33 1234
发新话题
打印

《李春华四首葫芦丝作品演奏分析》

王厚臣《葫芦丝巴乌考级曲目精选》1到10级
集王厚臣老师最新创作的新曲中,还有伴奏和相应的示范,两个碟
本书因为受葫芦丝爱好者喜爱,所以这是第三版了


李春华教学精品书《葫芦情》春粉必备
全收录李春华老师的原创作品,演奏方法,曲目创作背景等等,
签名收藏必备,含十几首正版示范和相应的伴奏碟两张


张笑编著《张笑葫芦丝教程》第二版【含CD】
本书由张笑老师编著,并给全书的练习曲配上了相应的伴奏方便爱
好者从零开始学习,而且还有很多张笑老师的一些合奏曲。


乔志忱《葫芦丝的新技法和特殊指法》
乔志忱老师的作品,也即《葫芦丝高手之路》从零学起到精通,是
乔志忱老师毕生的作品,受到广大葫芦丝爱好者好评的书!


 

《李春华四首葫芦丝作品演奏分析》

《李春华四首葫芦丝作品演奏分析》

(根据2009年8月在天津蓟县青少年宫讲座整理)

刘 健

《打跳欢歌》

(一) 作品介绍:李春华 曲,作品根据云南纳西族“打跳”音乐改编而成,“打跳”是纳西族的一种集体性的歌舞形式,音乐丰富多样,主要的节奏形式为“三步一跺脚”。

(二) 演奏说明:此曲属于现代作品类作品,结构遵循:引子—快板---中板---快板的创作模式,各部分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技巧运用复杂多变,要求演奏者要有深厚的演奏基础,其次就是对节奏情感的把握,三步一跺脚的强弱感为:f---mf---f---ff

(三) 曲式结构(略)

(四) 演奏讲解

引子:描绘纳西族地区的自然风光,群山环绕,层层薄雾在山间飘荡。此引子比较简短,尤其是注意复滑音的运用,其次是虚指颤音,叠音、波音等手指技巧,此引子重要的是把握好气息的控制,整体上的强弱线为:mf—p—f—pp—p—mf—mp—f—p—mf—pp

A段:此部分为三段体,其中a部分为稍加变化重复,b部分引入对比材料,a’变化重复a部分。乐曲一开始便导入三步一跺脚的节奏形式。演奏时注意指法的灵活性与气息强弱控制的结合。波音演奏需要轻巧而灵活,打音演奏需要轻巧而有力,b部分是新材料的运用,在强弱关系上较a部分要弱,要凸显对比性,b部分每小节的第二拍的“断吐音加波音”演奏是其特色。a’部分是a部分的变化再现,再一次引入主题,强化主题。

B段:与A段形成鲜明的对比,基本节奏模式也加以改变,但始终以羽调式为主。c部分的演奏仍是波音、叠音、断吐音技巧的相互交替,要注意连音线的衔接运用。(9—16)小节是连接部分,由此改变调性,由c部分的羽调式转至了连接部分以级进旋律的角调式结束,演奏时强调强拍上弱音位上的波音技巧。连接部分结束后是变化的c部分,即c’部分,基本节奏形式没变,技巧模式较为固定,最后以变化再现主题a’结束。

C段:此段是由两部分组成的二段体,分为明显的d、e两部分,其中d(1—8)小节,分为上下完整的两个乐句,每一小节内音符紧凑,技巧变化频繁,滑音、叠音、虚指颤音、打音复加使用,因此要特别注意手指上的技巧。e(9—18)小节与d部分形成对比,滑音运用较多,尤其是复滑音的运用。整体上此部分为抒情段落,速度中庸,演奏时气息控制较弱。

A’段:为A段的变奏,尤其是节奏的变奏,在演奏上,三吐音与双吐音的大段演奏是本段的重点、难点,吐音要轻巧有力且不过分,注意舌头的灵活性与手指指法的有机结合,建议在练习时先以慢速为主,逐步的练习到快板速度。

《蓝色的香巴拉》

一、作品介绍:李春华 作曲,作品有着浓郁的西 藏音乐风格

二、演奏说明:此曲属于现代作品类作品。具有青藏牧区特有的风格特点,因此在演奏此曲时要把握好地域风格特点,特别要注意一种技巧—插指颤音,演奏方法为快速开闭上方二度以上的音孔,其余手指保持原味,这种技巧类似马头琴式的颤音效果,是表现藏蒙音乐的重要技巧。

三、曲式结构(略)

四、演奏讲解

A段:此段为二段体,分为a、b两部分,其中a(1—8)小节,b(9—16)小节,a部分有四个乐句,承接关系为起承转合,要特别注重低音3的运用,由于低音3所用气息较弱因此要注意气息的强弱控制,再者就是插指颤音的运用,这是突出作品风格的标志性技巧。B部分同为四个乐句的方整形结构,特别注意4音的气息控制,由于4音在葫芦丝上略显沉闷,不像其他音那样明亮,所以要尽量使4音演奏的圆润柔美。从整体上A段速度较慢,意在描绘藏区的自然风光,演奏此部分要将自身引入到藏区那种宽阔明亮的意境中去。

B段:分为明显的c、d两部分,其中c(1—8)小节,b(9—16)小节,同为方整型结构,c部分有着固定的节奏型,小节内拍子的强弱关系要处理得当,在演奏上注意低音3至低音5的气息控制,最后一拍的波音运用具有特色效果,所以手指指法要灵活,b部分是重复A段中的b部分,像是主题的再现,有强化主题的作用。

C段:分为完整的d、e两部分,其中d(1—8)小节,e(9—16)小节。此段引入新材料,与前一段在速度、节奏上形成对比,此部分要特别注意各派强音位上的力度,这是应当注意的细节问题,节奏型非常固定,气息的运用要连贯,吐音与连线要演奏的完美到位。E部分打破十六分音符节奏型用双吐演奏的惯例,用单吐演奏加强音符的颗粒性,断吐演奏要轻巧、干净、利索,在演奏时要防止咕音的出现。

A’段:为A段的加花再现,所谓的加花是运用在技巧上的,尤其是演奏时长为两拍的插指颤音,因此演奏此部分要有很好的运指能力。

断桥残月》

一、作品简介:李春华 曲。作品以江苏民歌《孟姜女》音调为素材,具有强烈的江南民族风格。全曲共有以下几个标题:愁绪、凄婉的,倾诉的,控诉的,宣泄的,坚挺的。虽然以断桥、残月为意象,但主要是以描写心境为主的,意在表现一种自强不息的性格

二、演奏说明:此首乐曲不像描写北方风格那样的高亢,也不像描写西南少数民族地区风格的欢快明亮,江南风格的特点在于细腻、柔美,好像江南少女白皙的皮肤一样,因此这首乐曲宏观上始终要把握的就是气息控制,虽然在乐曲中有着大量的双吐段落,所以吐音的控制不能过分。

三、曲式结构(略)

四、演奏讲解

引子:作者在作曲时别具匠心,巧妙的引用竹笛名曲《姑苏行》的旋律素材,波音的运用加上冗长的气息,将江南秀丽典雅的风格体现出来

A段:分为两个部分,a部分和a1部分,a1是a的再现变化,其中a(1—8)小节,a1部分(9—18)小节,a部分引申《孟姜女》的民歌音调,气息起伏变化不大,技巧的运用比较单一,正迎合了此段“倾诉”的感情特点,像在平铺直叙诉说心里话,a1部分变化再现a部分注意波音的运用。

连接段:速度中庸,注意节奏型的控制,尤其是长颤音的运用,手指指法要灵活。

B段:分为明显的三段,其中b段(1—18)小节,c段(19—31)小节,d段(32—51)小节,B段以固定节拍的旋律进行,要求做到两点,一是三吐音的清晰明亮,,特别是低音5的吐音用气强度问题,第二点就是注意部分小节上的连音线。c段的难点是快速双吐,要逐句练习才能将此部分演奏的完美,强调TK音的清晰性。d段的速度要比c段的速度快,双吐音难度加大,除去吐音的清晰度、运指灵活外,还要强调力度强弱的对比性。

C段:(1—18)小节,像是主题的变化,速度回归至慢板,特别强调之处有两点,一是波音技巧的运用,手指要灵活,二是力度的把握,因为是结束段,因此要注重强弱的演奏处理。

《雪莲花开》

一、作品简介 李春华曲,此首作品是一首有着浓郁的新疆风格的作品,雪莲花是生长在雪山上的一种植物,作者以雪莲花为主题意象,意在借雪莲花坚韧、洁白无瑕的性格展现边疆人民通过自己劳动的双手建设家园,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二、演奏说明:此曲是葫芦丝作品中具有一首里程碑式的作品,主要有一下几个特点:1、用西南少数民族的乐器表现西北地区的音乐风格,在创作和演奏上属于一种突破创新2、充分利用葫芦丝的隐喻,尤其是半音体系的运用,打破了葫芦丝常演奏五声性旋律的模式,是葫芦丝具备了能够演奏多民族风格的一种乐器3、从演奏上去讲,在充分体现葫芦丝本身神韵的同时,也对演奏者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即严格的气息控制力,熟练地运指能力,强烈的节奏意识能力,民族风格的把握能力。

三、曲式结构(略)

四、演奏讲解

引子:此部分带有散板性质,注重变化音的运用,低音升5的指法为半按第一孔,此音比低音5略高,比低音6略低,重要的是注意气息的强弱控制,其中一个难点就是从低音6到低音升5的滑音,手指一定要把滑音做到位。

A段:分为完整的a、b两个乐段,其中a乐段(1—8)小节,主要的技巧是打音、叠音与虚指颤音,另一难点是半音的按孔,在第四小节有一个低音升5到低音4的进行,从低音升5到低音4的进行关键是气息与手指的有机搭配,手指按孔半实半虚,气息的运用与低音3差不多,在第1—2小节,2—3小节有跨小节的连音线,是延留音的进行,即从前一小节的弱拍到了后一小节的强拍,因此演奏这一部分节奏、节拍、速度的控制就显得格外重要了,b段承接a部分,旋律线条整体上行,仍以半音进行为主,控制好气息和节奏型的运用。

B段:分为c、d两个部分,其中c部分(1—24)小节,d部分(25—31)小节,c部分以固定的节奏型进行,三吐音、单吐音与连音线的综合运用,由于4音指法的繁琐性,需要演奏者加强练习。D部分为双吐音,要注意两点问题,一是双吐音的轻巧性,二是手指指法的灵活性,每一个音符都必须演奏的清晰到位,节奏特征要明显,半音要清楚。

C段:变化再现b部分,中等速度,注意虚指颤音的运用。

TOP

好吧,这沙发俺代青总收了
.      无处不在,故无处不去;原本就在,故何有来去!

TOP

下载来研究学习一下,谢谢刘老师。

TOP

下载学习感谢楼主
用心学用情吹   

TOP

谢谢老马为葫友们提供这類觧折文章。刘老师辛苦了…老马劳心了。假期收获頗多,给辛勤耕耘在‘葫地’的老师们敬

TOP

来看看学习了,谢谢刘键老师。
为了健康    为了快乐    为了友谊    为了和谐    吹起迷人的葫芦丝     让我们永远永远在一起

TOP

谢谢,老师辛苦了
让我们怀揣着对葫芦丝的热爱,共同走到一起来!

TOP

解说的太好了

TOP

谢楼主分享

TOP

宝贵经验分享,值得大大滴赞扬~~ 放大一哈来阅读

 

 

《李春华四首葫芦丝作品演奏分析》
(根据2009年8月在天津蓟县青少年宫讲座整理)
刘 健

 

 

《打跳欢歌》

 

  (一) 作品介绍:李春华曲。作品根据云南纳西族“打跳”音乐改编而成,“打跳”是纳西族的一种集体性的歌舞形式,音乐丰富多样,主要的节奏形式为“三步一跺脚”。

  (二) 演奏说明:此曲属于现代作品类作品,结构遵循:引子——快板——中板——快板的创作模式,各部分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技巧运用复杂多变,要求演奏者要有深厚的演奏基础,其次就是对节奏情感的把握,三步一跺脚的强弱感为:f—mf—f—ff

  (三) 曲式结构(略)

  (四) 演奏讲解

  引子:描绘纳西族地区的自然风光,群山环绕,层层薄雾在山间飘荡。此引子比较简短,尤其是注意复滑音的运用,其次是虚指颤音,叠音、波音等手指技巧,此引子重要的是把握好气息的控制,整体上的强弱线为:mf—p—f—pp—p—mf—mp—f—p—mf—pp

  A段:此部分为三段体,其中a部分为稍加变化重复,b部分引入对比材料,a’变化重复a部分。乐曲一开始便导入三步一跺脚的节奏形式。演奏时注意指法的灵活性与气息强弱控制的结合。波音演奏需要轻巧而灵活,打音演奏需要轻巧而有力,b部分是新材料的运用,在强弱关系上较a部分要弱,要凸显对比性,b部分每小节的第二拍的“断吐音加波音”演奏是其特色。a’部分是a部分的变化再现,再一次引入主题,强化主题。

  B段:与A段形成鲜明的对比,基本节奏模式也加以改变,但始终以羽调式为主。c部分的演奏仍是波音、叠音、断吐音技巧的相互交替,要注意连音线的衔接运用。(9—16)小节是连接部分,由此改变调性,由c部分的羽调式转至了连接部分以级进旋律的角调式结束,演奏时强调强拍上弱音位上的波音技巧。连接部分结束后是变化的c部分,即c’部分,基本节奏形式没变,技巧模式较为固定,最后以变化再现主题a’结束。

  C段:此段是由两部分组成的二段体,分为明显的d、e两部分,其中d(1—8)小节,分为上下完整的两个乐句,每一小节内音符紧凑,技巧变化频繁,滑音、叠音、虚指颤音、打音复加使用,因此要特别注意手指上的技巧。e(9—18)小节与d部分形成对比,滑音运用较多,尤其是复滑音的运用。整体上此部分为抒情段落,速度中庸,演奏时气息控制较弱。

  A’段:为A段的变奏,尤其是节奏的变奏,在演奏上,三吐音与双吐音的大段演奏是本段的重点、难点,吐音要轻巧有力且不过分,注意舌头的灵活性与手指指法的有机结合,建议在练习时先以慢速为主,逐步的练习到快板速度。

 

 

《蓝色的香巴拉》

 

  一、作品介绍:李春华 作曲。作品有着浓郁的西 藏音乐风格

  二、演奏说明:此曲属于现代作品类作品。具有青藏牧区特有的风格特点,因此在演奏此曲时要把握好地域风格特点,特别要注意一种技巧—插指颤音,演奏方法为快速开闭上方二度以上的音孔,其余手指保持原味,这种技巧类似马头琴式的颤音效果,是表现藏蒙音乐的重要技巧。

  三、曲式结构(略)

  四、演奏讲解

  A段:此段为二段体,分为a、b两部分,其中a(1—8)小节,b(9—16)小节,a部分有四个乐句,承接关系为起承转合,要特别注重低音3的运用,由于低音3所用气息较弱因此要注意气息的强弱控制,再者就是插指颤音的运用,这是突出作品风格的标志性技巧。B部分同为四个乐句的方整形结构,特别注意4音的气息控制,由于4音在葫芦丝上略显沉闷,不像其他音那样明亮,所以要尽量使4音演奏的圆润柔美。从整体上A段速度较慢,意在描绘藏区的自然风光,演奏此部分要将自身引入到藏区那种宽阔明亮的意境中去。

  B段:分为明显的c、d两部分,其中c(1—8)小节,b(9—16)小节,同为方整型结构,c部分有着固定的节奏型,小节内拍子的强弱关系要处理得当,在演奏上注意低音3至低音5的气息控制,最后一拍的波音运用具有特色效果,所以手指指法要灵活,b部分是重复A段中的b部分,像是主题的再现,有强化主题的作用。

  C段:分为完整的d、e两部分,其中d(1—8)小节,e(9—16)小节。此段引入新材料,与前一段在速度、节奏上形成对比,此部分要特别注意各派强音位上的力度,这是应当注意的细节问题,节奏型非常固定,气息的运用要连贯,吐音与连线要演奏的完美到位。E部分打破十六分音符节奏型用双吐演奏的惯例,用单吐演奏加强音符的颗粒性,断吐演奏要轻巧、干净、利索,在演奏时要防止咕音的出现。

  A’段:为A段的加花再现,所谓的加花是运用在技巧上的,尤其是演奏时长为两拍的插指颤音,因此演奏此部分要有很好的运指能力。

 

 

《断桥残月》

 

  一、作品简介:李春华 曲。作品以江苏民歌《孟姜女》音调为素材,具有强烈的江南民族风格。全曲共有以下几个标题:愁绪、凄婉的,倾诉的,控诉的,宣泄的,坚挺的。虽然以断桥、残月为意象,但主要是以描写心境为主的,意在表现一种自强不息的性格

  二、演奏说明:此首乐曲不像描写北方风格那样的高亢,也不像描写西南少数民族地区风格的欢快明亮,江南风格的特点在于细腻、柔美,好像江南少女白皙的皮肤一样,因此这首乐曲宏观上始终要把握的就是气息控制,虽然在乐曲中有着大量的双吐段落,所以吐音的控制不能过分。

  三、曲式结构(略)

  四、演奏讲解

  引子:作者在作曲时别具匠心,巧妙的引用竹笛名曲《姑苏行》的旋律素材,波音的运用加上冗长的气息,将江南秀丽典雅的风格体现出来

  A段:分为两个部分,a部分和a1部分,a1是a的再现变化,其中a(1—8)小节,a1部分(9—18)小节,a部分引申《孟姜女》的民歌音调,气息起伏变化不大,技巧的运用比较单一,正迎合了此段“倾诉”的感情特点,像在平铺直叙诉说心里话,a1部分变化再现a部分注意波音的运用。

  连接段:速度中庸,注意节奏型的控制,尤其是长颤音的运用,手指指法要灵活。

  B段:分为明显的三段,其中b段(1—18)小节,c段(19—31)小节,d段(32—51)小节,B段以固定节拍的旋律进行,要求做到两点,一是三吐音的清晰明亮,,特别是低音5的吐音用气强度问题,第二点就是注意部分小节上的连音线。c段的难点是快速双吐,要逐句练习才能将此部分演奏的完美,强调TK音的清晰性。d段的速度要比c段的速度快,双吐音难度加大,除去吐音的清晰度、运指灵活外,还要强调力度强弱的对比性。

  C段:(1—18)小节,像是主题的变化,速度回归至慢板,特别强调之处有两点,一是波音技巧的运用,手指要灵活,二是力度的把握,因为是结束段,因此要注重强弱的演奏处理。

 

 

《雪莲花开》

 

  一、作品简介 李春华曲。此首作品是一首有着浓郁的新疆风格的作品,雪莲花是生长在雪山上的一种植物,作者以雪莲花为主题意象,意在借雪莲花坚韧、洁白无瑕的性格展现边疆人民通过自己劳动的双手建设家园,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二、演奏说明:此曲是葫芦丝作品中具有一首里程碑式的作品,主要有一下几个特点:1、用西南少数民族的乐器表现西北地区的音乐风格,在创作和演奏上属于一种突破创新2、充分利用葫芦丝的隐喻,尤其是半音体系的运用,打破了葫芦丝常演奏五声性旋律的模式,是葫芦丝具备了能够演奏多民族风格的一种乐器3、从演奏上去讲,在充分体现葫芦丝本身神韵的同时,也对演奏者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即严格的气息控制力,熟练地运指能力,强烈的节奏意识能力,民族风格的把握能力。

  三、曲式结构(略)

  四、演奏讲解

  引子:此部分带有散板性质,注重变化音的运用,低音升5的指法为半按第一孔,此音比低音5略高,比低音6略低,重要的是注意气息的强弱控制,其中一个难点就是从低音6到低音升5的滑音,手指一定要把滑音做到位。

  A段:分为完整的a、b两个乐段,其中a乐段(1—8)小节,主要的技巧是打音、叠音与虚指颤音,另一难点是半音的按孔,在第四小节有一个低音升5到低音4的进行,从低音升5到低音4的进行关键是气息与手指的有机搭配,手指按孔半实半虚,气息的运用与低音3差不多,在第1—2小节,2—3小节有跨小节的连音线,是延留音的进行,即从前一小节的弱拍到了后一小节的强拍,因此演奏这一部分节奏、节拍、速度的控制就显得格外重要了,b段承接a部分,旋律线条整体上行,仍以半音进行为主,控制好气息和节奏型的运用。

  B段:分为c、d两个部分,其中c部分(1—24)小节,d部分(25—31)小节,c部分以固定的节奏型进行,三吐音、单吐音与连音线的综合运用,由于4音指法的繁琐性,需要演奏者加强练习。D部分为双吐音,要注意两点问题,一是双吐音的轻巧性,二是手指指法的灵活性,每一个音符都必须演奏的清晰到位,节奏特征要明显,半音要清楚。

  C段:变化再现b部分,中等速度,注意虚指颤音的运用。


阿门阿前一颗葡萄树,阿嫩阿绿滴刚发芽,蜗牛背着那重重的壳儿呀,一步一步滴网上爬~~

TOP

 33 1234
发新话题

少数民族乐器网 - 联系我们 - 清除 Cookies - Archiver - WAP 桂ICP备14004534号

桂公网安备 45030402000077号

Processed in 1.092852 second(s), 8 queries .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4-11-22 1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