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

没有葫芦丝的民族器乐电视大赛

王厚臣《葫芦丝巴乌考级曲目精选》1到10级
集王厚臣老师最新创作的新曲中,还有伴奏和相应的示范,两个碟
本书因为受葫芦丝爱好者喜爱,所以这是第三版了


李春华教学精品书《葫芦情》春粉必备
全收录李春华老师的原创作品,演奏方法,曲目创作背景等等,
签名收藏必备,含十几首正版示范和相应的伴奏碟两张


张笑编著《张笑葫芦丝教程》第二版【含CD】
本书由张笑老师编著,并给全书的练习曲配上了相应的伴奏方便爱
好者从零开始学习,而且还有很多张笑老师的一些合奏曲。


乔志忱《葫芦丝的新技法和特殊指法》
乔志忱老师的作品,也即《葫芦丝高手之路》从零学起到精通,是
乔志忱老师毕生的作品,受到广大葫芦丝爱好者好评的书!


 

1、对应该举办“少数民族器乐大赛”。 2、葫芦丝作品还需提高,技巧再丰富些,至今还没有有关葫芦丝与乐队的协奏曲。

TOP

非常支持9楼Zhyf朋友的分析!
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

TOP

赞同九楼朋友的分析,非常客观、理性、实事求是。

TOP

葫芦丝如雨后春笋

[ 本帖最后由 天若有琴 于 2009-8-24 19:58 编辑 ]

TOP

比如本次参赛 的新疆民族乐器好像叫热瓦浦,内蒙民族乐器马头琴,它们都是我国两个大的少数民族的代表乐器,使用人数和知名度以及影响力都比较大。而葫芦丝以前仅在云南苗族,彝族,侗族等几个人口较少的民族中流传。可能是它的流传的地域面积和人口都相对较少,影响力还比较小吧。所以这次没能参赛——这只是我本人的揣测。要只是汉民族乐器参赛,直接叫汉族乐器大赛得了。

TOP

引用:
原帖由 wangfh0512 于 2009-9-2 15:02 发表 比如本次参赛 的新疆民族乐器好像叫热瓦浦,内蒙民族乐器马头琴,它们都是我国两个大的少数民族的代表乐器,使用人数和知名度以及影响力都比较大。而葫芦丝以前仅在云南苗族,彝族,侗族等几个人口较少的民族中流传。 ...

 

       少数民族的乐器并非绝对没有,但通常是在“非传统组合项目”或“其他类”中出现的;在“非传统组合”项目和“其他类”中,出现的少数民族乐器好像也不止马头琴和热瓦浦,也有其他少数民族乐器,“其他类”最后进入决赛的有新疆的热瓦浦,弹的曲目好像是《西班牙舞曲》(记不太准了)。

       至于为什么取名“民族器乐大赛”,我的理解,那是相对于西方乐器而言的。

TOP

我也很认真的看了这届的民族器乐大赛从半决赛到决赛。在半决赛上有一个环节是才艺展示,好几位选手才艺展示展示了葫芦丝和巴乌。对于葫芦丝爱好者看到在这么一个规模庞大的民乐比赛中葫芦丝的演奏只能作为才艺确实很是有点伤心 。不知道是主委会嫌弃葫芦丝这个乐器的简单还是认为葫芦丝没有资格登上大雅之堂的资格啊?其实有仔细看过网上那个李春华大师在风华国乐中吹奏《打跳欢歌》的视频,还有曾经在风华国乐中出现的《渔歌》、《竹林深处》的吹奏就都能够体会得出葫芦丝、巴乌的优美和独有的云南韵味。其实我认为无论哪一种民族乐器都有它不同的特点和独有的音色,只要演奏者有足够的音乐功底加上演奏时心灵的体会,没有什么乐器不能参加进大赛中。希望下一届的民族器乐大赛中能在其它类的组别中看到葫芦丝和巴乌。 [ 本帖最后由 rainbow菲菲 于 2009-9-4 12:15 编辑 ]

TOP

赞同rainbow菲菲的看法。我也这么认为。不论是传统还是非传统,我真希望在下一届民族器乐大赛中葫芦丝能够参赛,而不是以才艺展示的形式出现。

TOP

我看了评委有一个王次恒,笛子评委。介绍只是说:国家一级演奏员。根本没提葫芦丝什么事。是上边不重视、还是没高手报名参赛?真不明白,真不甘心。满怀热情、希望看,满头冷水失望回。葫军新兵草上

TOP

说起王次恒评委,我倒想起另一位评委——李松评委。他是研究并制作葫芦丝的,不知道演奏怎么样。就是他还能给葫芦丝爱好者一点安慰——毕竟还有一位葫芦丝方面的评委。

TOP

发新话题
最近访问的版块
锘�

少数民族乐器网 - 联系我们 - 清除 Cookies - Archiver - WAP 桂ICP备14004534号

桂公网安备 45030402000077号

百度统计

Processed in 1.072983 second(s), 7 queries .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4-8 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