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

也谈葫芦丝的带伴奏表现形式

王厚臣《葫芦丝巴乌考级曲目精选》1到10级
集王厚臣老师最新创作的新曲中,还有伴奏和相应的示范,两个碟
本书因为受葫芦丝爱好者喜爱,所以这是第三版了


李春华教学精品书《葫芦情》春粉必备
全收录李春华老师的原创作品,演奏方法,曲目创作背景等等,
签名收藏必备,含十几首正版示范和相应的伴奏碟两张


张笑编著《张笑葫芦丝教程》第二版【含CD】
本书由张笑老师编著,并给全书的练习曲配上了相应的伴奏方便爱
好者从零开始学习,而且还有很多张笑老师的一些合奏曲。


乔志忱《葫芦丝的新技法和特殊指法》
乔志忱老师的作品,也即《葫芦丝高手之路》从零学起到精通,是
乔志忱老师毕生的作品,受到广大葫芦丝爱好者好评的书!


 

俺认真地看了刘老师这篇专业性很强的文章,也浏览了各位老师的回帖,朋友们讨论的很热烈,这首先让人感到我们论坛的学术气氛很浓厚。有句话说: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 俺对音乐方面知识积淀很浅,但就俺个人而言,俺非常同意丝声笛韵老师的观点。(俺在呱呱有个名字叫丝韵笛声 )

TOP

谢谢刘老师这么精彩的好贴和各位跟贴老师的争鸣意见,敬佩, 学习了。

TOP

赞同老师的观点。。值得思考

TOP

这位朋友的说法自然有道理 , 不过,时代是在进步的 , 再说 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拥有一个乐队现场伴奏的~你也说了 经过电声可以美化葫芦丝音乐,你让葫芦丝掌握了与时俱进,不也是一门艺术?

TOP

艺术性 什么叫艺术性 就像一周立波秀 周立波说的高雅艺术一样吗!别人听不懂的就叫高雅艺术吗~?

TOP

学习,受益。

 个人以为:

 1、葫芦丝演奏的好坏与有无话筒没有多大关系,因为话筒没有增加和减少什么。

 2、对伴奏的过分依赖,的确会让演奏者忽视对葫芦丝演奏本身的揣摩。但,带伴奏的葫芦丝曲也是一种艺术。

 3、现场直播永远不会有后期制作的好。

 4、葫芦丝似乎没有进入大雅之堂,不是因为葫芦丝艺术性不够,主要是因为机遇不够(怀才不遇),如果它的发源地在北京,大约已经是国粹了。

TOP

回复 28# 桂乡之夜 的帖子

关于第四点“葫芦丝似乎没有进入大雅之堂,不是因为葫芦丝艺术性不够,主要是因为机遇不够(怀才不遇),如果它的发源地在北京,大约已经是国粹了”,感觉问题很复杂,葫芦丝自身的原因也许要多一点。

TOP

鸿飞老师对于葫芦丝音乐伴奏的评论观点新颖、站得住!顶!顶!顶!

TOP

看了刘鸿飞和村野听箫老师及各位朋友的帖子,讲的很好,说明大家都在关心葫芦丝的发展,对此我也谈点感想。

         一、葫芦丝要登大雅之堂肯定要涉及伴奏形式的问题,也涉及一个演出层次问题,比如在正式的音乐厅、大剧院,尤其到国外演出,用伴奏就必须用器乐伴奏,或是无伴奏,放伴奏MD人家是不会接受的。国内在葫芦丝这方面已经有人做了很多工作,著名作曲家、音乐家周成龙先生(欢乐的泼水节作者)2010年策划并和其他著名作曲家一起精心编配了12首葫芦丝经典名曲的民族乐队演出版,并组织滇沪两地专业音乐家、演奏家在上海进行了现场排练演出,并制作了真正民族乐队伴奏、舞台演奏版的光盘,这说明葫芦丝离登上大雅之堂又进了一步。

        二、对于我们广大的葫芦丝爱好者来说,电声伴奏不失是一种最实际也最容易实现演奏交流的伴奏形式,至于采用伴奏和无伴奏各自的优点几位老师都讲得很明白了,要根据曲子的特点来决定,但是毕竟采用有伴奏的曲子占大多数,在伴奏的烘托下也可以使我们得到更好的乐感和气氛,所以在一般的小型演出上也经常使用,无可厚非。当然如果用乐队来伴奏更好了,但那就是要看条件、能力和水平了。

        三、“二次创作”民间叫‘死谱活吹’是指在不改变原作旋律、节奏、和总体风格的基础上,可以根据演奏者的对音乐的理解、运用灵活、巧妙的技巧去表达和演绎,在采用电声伴奏时,除了自由段落的时值不可改变外,其他的“二度创作”空间是不受影响的,在自由段落时值上也就权当是和伴奏的一种排练。试想;即使你有一个乐队,你也一样需要很长时间去进行排练,总不能到现场让乐队盯着你即时发挥吧。

        四、关于现场演奏和录音棚技术处理美化的问题,与演奏现场声学环境和音响设备、调音技术有很大关系。可以说凡是采用音响设备,无论是扩音还是录音都需要在混响时间、频率均衡甚至通过激励器去美化或者说改善听觉效果,以弥补现场声学特性的不足。世界上不用任何扩音设备的音乐厅都是经过高级声学设计的,从空间反射、观众人数,自然混响时间,建筑材料等各方面都是经过科学计算的,那是真正自然的、最佳声学环境下的原汁原味,世界著名的也就那么几个,我们随便找个剧场是不会达到那种效果的。所以说这个问题涉及很多复杂的技术问题,现场演奏听着不美,声音干涩,涉及环境、设备、技术等等~~~,遗憾的事情太多了,追求完美是需要强大的技术和物质后盾的。

       

TOP

个人倾向葫芦丝无伴奏演奏,最能体现葫芦丝的原始特色。

TOP

发新话题
锘�

少数民族乐器网 - 联系我们 - 清除 Cookies - Archiver - WAP 桂ICP备14004534号

桂公网安备 45030402000077号

百度统计

Processed in 1.079744 second(s), 7 queries .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4-6 2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