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原帖由 yanzi_8255 于 2009-9-19 23:40 发表 葫芦岭大哥,这个小果子有没有学名啊,我怎么觉得你发的这个熟透的好像是蓝莓哦,我找找蓝莓的图片,找了图片仔细一看,不是。好想有本大百科全书,有很多植物的图片,名字和介绍啊,有次在和朋友在街上看到树上 ...
燕子,我又考了回古:学名叫:山捻子、桃金娘,还可做药:
桃金娘,常绿灌木,属双子叶植物纲桃金娘目桃金娘科,别名有山稔、岗稔、稔子、当梨、山乳等。
桃金娘广泛分布於中国华南粤、闽地区,多为野生灌木,高一米左右,叶对生,卵形。花单生叶腋,花期为七月至八月。果实为浆果,未成熟时为绿色,八月至十月间成熟,成熟时则变成红色或者紫黑色,手指般大小,成熟时果肉红色,味甘,可食用。
桃金娘果实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其根可入药,药性平,味甘涩,活血通络,收敛止泻,主治风湿骨痛、腰痛;其叶子也有药用价值。
在优美动听的希腊神话中,桃金娘被尊为爱神阿芙洛狄蒂的圣花。由此而来,希腊古时的新娘们都喜欢佩戴桃金娘花叶编织的婚冠。
昨天晚上临睡前,老是想起了家乡的点点滴滴。想的最多的就是关于山捻子的,想的多了就在迷迷糊糊中睡了过去。虽然现在离采摘山捻子的时间过去好久了,但我还是写了和大家分享下。
捻子是岭南的一种山岭佳果,倒捻子,又名倒黏子、都捻子,也叫山捻、岗捻等,学名则叫桃金娘,属桃金娘科,常绿灌木,夏开淡红色花,浆果大如樱桃,熟时暗紫色,产于我国福建、广东、广西、海南、台湾等地。其得名之由,盖因其“子如软柿,头上有四叶如柿蒂,食者必捻其蒂,故谓之倒捻子”。又因其子状如乳头,海南别名叫“山乳”(“乳”读若“尼”)。对其茎叶花果的描述,还是古书中来得生动。唐刘恂《岭表录异》:“倒捻子,窠丛不大,叶如苦李,花似蜀葵,小而深紫。”“其子外紫内赤,无核,食之甜软,甚暖腹,兼益肌肉。”宋苏轼《海漆录》卷五云:“吾谪居海南,以五月出陆至藤州,自藤至儋,野花夹道,如芍药而小,红鲜可爱,朴薮丛生,土人云倒捻子花也。至儋则已结子如马乳,烂紫可食,殊甘美,中有细核,并嚼之,瑟瑟有声。”要言不烦,而状之历历,今人已难有此笔墨了。苏轼南贬,竟得与此山花野蔌结缘,固然不时为他添一份惊喜,亦其地其物之幸也,故读之尤觉亲切。
家乡在粤北,粤北最多的就是山,到处都可以看到山上有着许许多多的山捻子树。五、六月份,是山捻子开花的季节,那花粉白嫩红,聚拢一堆,很好看。山稔子的花,花瓣多为五六瓣,中间围着几枚黄色的花蕊。整朵花红扑扑的,样子与桃花很相似,但较之桃花,却少了几分妖娆,多了几分质朴。
花期过后,山捻子开始结果。果实一开始是青色的,很小的一个,以后会慢慢随着成熟就变大。这个时候的山捻子是没有多大的吸引力的,因为即没有花好看,也不能采摘,所以要过上一段时间,大概是七月份左右就有些山捻子成熟了。在我家乡有句话是这样说的:七月半,捻子红一半,八月半,捻子乌大半,九月重阳,捻子上蜂糖。意思就是说,在农历七月十五的时候,捻子已经红了一半了,到了八月十五了,捻子整个都黑了,家乡话黑就叫“乌”,就是红的深了,像葡萄一样,就变成黑色了,而到了九月重阳的时候呢,捻子是最甜的时候,可以和蜜糖相比,所以才叫“上蜂糖”,形象的意思就是说捻子都抹上了蜂糖了。呵呵。
到了果实熟了的时候,真正热闹的时候终于来了。小的时候在印象中都是母亲会在捻子熟了的时候会抽时间去山上摘捻子给我吃,当然是比较小的时候了,弟弟出生后都是我自己去摘的了。母亲摘的捻子都是又大又甜的,而我自己摘的却是只熟了一半的。怎么也无法相与比较的,而以后长大了后才会慢慢的知道是怎么一回事。
上小学了,在捻子熟了的季节,总是盼望着星期天的来临,因为那时候放假只有星期天才有的放的,而星期六是没有假放的,因为到了那一天可以去摘捻子。星期六晚上临睡时,都会告诉父母在明天早晨早一点叫自己起床,或者是叫其他的小伙伴来自己家里后一起去山上摘捻子。因为早晨太阳还没有出来的时候,捻子上沾满了露水,这个时候的捻子是最好吃的,而且如果迟了点去了,捻子都会被其他的人摘完了,当然了,过两天或者一天那些还没有完全熟透的又会有了,但是自己却上学了,这是不愿意看到的。
人凑齐了,带上篮子、布袋、竹篓等等其他装捻子的东西,就开始想大山进发。在山上摘捻子的时候,可以看出每个山头都有人的,在每个山头上,还可以看到平时比较要好的伙伴都在一起的,但是不是呆在一起,都是分开的,还有说的明白的,这一片是谁谁谁的,那一片是谁谁谁的,不能过界。如果山上在冬天的时候不小心被烧光了,那么捻子树会第一时间把山上绿化完,过上两三年,那里的捻子树上结出的果实会又大又甜,因为这是毁山上的植物才造成这样的。
而摘的时候有时候也不会那么的顺利的,如果不好运,就会遇上马蜂窝,要是遇到了,就只有赶紧的跑呀跑,后来才知道要蹲下去草丛里。记得有个伙伴因为躲马蜂手都摔断了,不过现在都好了。小的时候我没少被马蜂蛰,但是在那山沟沟的地方,在那个年代,苹果,梨、香蕉等水果对于山里的小孩子来说那是可望不可及的,甚至是连望都没望过,根本就是一种奢侈的东西,而因为捻子是大自然恩赐的礼物,谁都可以去摘取。这就是为什么被蛰了还是会去摘。而有的还会把摘到的捻子拿去集市里卖,把开水壶的盖子反过来, 5 毛或者 1 元一盖子,或者是用竹子做成的量筒,而拿去卖的一般是小孩和老人居多。
在山上摘的时候一般大家都不怎么吃的,都希望把自己摘的捻子摘了带回家去和家人分享。刚开始去摘的时候,自己摘的大多都是没有完全熟透的,而父母也会打趣说自己从来就不知道怎么去摘捻子,还是等母亲自己去摘了吃吧。吃山捻子,除了整个放嘴里外,还有一种吃法,就是在捻子的顶端挖个小洞,用拇指和食指肚轻轻揉搓,把里边的果肉挤进嘴里,最后剩下一个空皮囊,像吹气球似的使它鼓起,然后用力一拍,“啪”的一声,声音响脆。不过,这一般都是在肚子吃得比较饱的时候做的事。而也由于是小的时候,吃的时候没有节制,往往会吃到饱为止,而山捻子吃多了的后果就是会便秘,因而也产生了好多的笑料,而由于写出来不雅观,我就不多叙述了。
山捻子还可晒干了用来浸酒,以制成捻子酒。民间有“十蒸九晒”之说。据《本草纲目》和《中药大辞典》记载:“捻子果含有黄酮甙、酚类、氨基酸、有机酸和多种维生素、糖类等,具有养血、乌发、壮髓、固精、止血、涩肠、明目、强筋骨、补血安神、祛风活络、滋阴壮阳的功能。”所以,用蒸、晒过的捻子浸成的酒——捻子酒,有很好的药用价值。到了过年过节或者是平时的自斟自饮的时候都会常常出现在百姓平常人家的餐桌上。
而近几年的时候,听父母偶然说起的时候,才知道街上卖的捻子已经和那时候卖的不一样了。我问为什么,父母说,现在摘捻子的人都把箩筐直接挑进山里了,把半熟或熟了的捻子一锅端了,熟的就赶紧拿去卖,而不是很熟的就放到夜里才把捻子拿出去“打露水”,就是让露水沾满捻子,这样到了第二天就会看到是熟了的,但是味道却是不甜的,再也没有以前街上的小孩和老人卖的那样了,现在不单单是老人来卖,连一些青壮年的都参与了,而且卖的都渗了虚假的东西了,这说明时代在进步的同时,民风又退了一步。
现在家乡的山都被开发了,因为以前的松树都被砍完了,变成光秃秃的了,被人承包后全种上了按树,山捻子也不向以前满山遍野都可以看见了,山捻子正慢慢的消失中,城市中也会逐渐的残留下它的身影,山里都如此,何况城市呢?
这都是比较久的事情了,现在印象都有点模糊了。现在都是凭着记忆写的,因为自从读了技校后我就再也没有上过山上去摘过山捻子了,现在都过了 7 年了,好长好长的时间了,很是怀念那时候的日子,童年和儿时的点点滴滴,都是每个人美好的回忆。
曾经的那些青色的、淡红的山稔子是否会汲足水分而一夜乌黑晶亮呢?我,不知道!
[
本帖最后由 葫芦岭 于 2009-9-20 00:32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