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吐其实我们常用,比如李春华老师的《打跳欢歌》中的快连音“65 35 231 2 21 61 16 56 161 2 3212 32 35 6”。用气吐等作音头替代舌单外吐演奏慢板,我觉得应该是葫芦丝的发展方向。这个过程,笛子也曾经经历过。
说到“喉吐”,发音“虎”,来弹动小舌头。这种其实不常用,但当抒情时,尤其到了高潮,恰恰有两个分句,情感不能中断,中间需要换气,第二个分句怎么吹?用哪种吐都不好使,这时用喉吐,就有效果了。发“be”、“pe”音的笛子叫唇吐。
舌单内吐大家常用,因为确实好听好用。笛子的发音是“曲”,我常用“徳”,觉得更绵些、更利索些.。一个出气,一个不出气,都差不多。舌尖的和舌后的用途不一样。
腭吐很好用,几乎每句都能用到。功能很多。比如《欢歌弦舞》连音“6535 2312 2161 1656 3”。再比如我们常用的“1661(低音)”滑音,等等。用了和不用就是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