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12
发新话题
打印

摄影基础--谈测光(摘)

王厚臣《葫芦丝巴乌考级曲目精选》1到10级
集王厚臣老师最新创作的新曲中,还有伴奏和相应的示范,两个碟
本书因为受葫芦丝爱好者喜爱,所以这是第三版了


李春华教学精品书《葫芦情》春粉必备
全收录李春华老师的原创作品,演奏方法,曲目创作背景等等,
签名收藏必备,含十几首正版示范和相应的伴奏碟两张


张笑编著《张笑葫芦丝教程》第二版【含CD】
本书由张笑老师编著,并给全书的练习曲配上了相应的伴奏方便爱
好者从零开始学习,而且还有很多张笑老师的一些合奏曲。


乔志忱《葫芦丝的新技法和特殊指法》
乔志忱老师的作品,也即《葫芦丝高手之路》从零学起到精通,是
乔志忱老师毕生的作品,受到广大葫芦丝爱好者好评的书!


 

偏振镜是一种以两层玻璃相粘合,中间夹一种有极细的杆状结晶体的胶膜,这种胶膜对光线能起到偏振作用,所以叫做起偏振膜。当横面振动的光通过偏振镜后,成为单向的振动,其他方向的振动部分或全部吸收,所以通过偏振镜后的光波,只有和镜内晶体丝平行方向的平面振动。 在使用偏振镜拍摄时,应将偏振镜安放在摄影镜头的前面,通过取景器一边观察一边转动镜面,以便观察消除偏振光的效果。当观察到被摄物体的反光消失时,既可以停止转动镜面。 偏振镜在摄影创作中有那些用途? 偏振镜在摄影创作中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用途: 消除或减弱光滑物体表面的反射光 在拍摄表面光滑的物体,如玻璃器皿、水面、陈列橱柜、油漆表面、塑料表面等,常常会出现耀斑或反光,这是由于光线的偏振而引起的。在拍摄时加用偏振镜,并适当地旋转偏振镜面,能够阻挡这些偏振光,借以消除或减弱这些光滑物体表面的反光或亮斑,更好地表现出被摄体的细节和质感。 控制天空亮度,使蓝天变暗 偏振镜具有阻止天空的明朗光线的作用,当偏振镜的方向与太阳光构成90° 时,其空中的明朗光线受阻;当偏振镜的方向构成0°或180°时,不起偏振作用。由于蓝天中存在大量的偏振光,所以用偏振镜能够调节天空的亮度,加用偏振镜以后,蓝天变的很暗,突出了蓝天中的白云。偏振镜是灰色的,所以在黑白和彩色摄影中均可以使用。 可作中性灰滤光镜使用 由于偏振镜是灰色的,如果将两片偏振镜相叠加,就能阻止一部分光线的通过,起到中性灰滤光镜的作用。使用时,如果能转动两个偏光轴之间的夹角,便可获得不同程度的阻光率。 提高彩色影像的色纯度 使用偏振镜能够消除光滑物体的反光和耀斑。物体表现的反光或耀斑不但使这部分影像失去了质感,同时也明显地降低了被摄体的色彩的色纯度,消除了被摄体表面的反光和耀斑,同时也就不同程度地改善了彩色影像的色纯度。 使用偏振镜时应该注意什么?


1) 使用偏振镜后应适当增加暴光量。因为偏振镜具有一定的阻光作用,同时偏振胶膜中细杆壮结晶丝在制法上有所不同,因而其透明度也不一同,所以暴光因数也不一样,一般来说其增加的倍数约为2-4倍。


2) 注意不要让光线直接照射到镜头上,以免发生光晕现象,使用时最好加上遮光罩。

 
3) 使用时应不断转动镜面以获得最佳的效果。

4) 在人工光源照明下拍摄物体或翻拍时,可在光源前加用偏振板,或在镜头上加用偏振镜,但偏振板不能用在摄影镜头上,偏振镜也不能用在光源前。因为这二者的形状大小均不同 ,其性能也略有差异,所以不能混用。

 

偏振镜又称偏光镜,分为圆偏(CPL)和线偏(PL)两种,偏振镜是相机的附属配件。光线本身是一种电磁波,经反射和漫射之后,某个方向的振动会减弱,从而成为偏振光,因而,光滑物体表面的反光和天空的漫射光就是偏振光,而这些光线会影响摄影成像的清晰度。偏振镜可以选择让某个方向振动的光线通过,于是使用偏振镜可以减弱物体表面的反光,可以突出蓝天白云和压暗天空,在静物摄影和风光摄影中,偏振镜十分有用。

http://yeqing850203.blog.163.com/

TOP

干脆把这个做成一个综合帖吧

葫芦丝淘宝店链接: http://hulusi520.taobao.com/

邮购业务联系QQ: 46686663 微信:hulusi9988

TOP

数码相机黑白照片拍摄技巧

数码相机黑白照片拍摄技巧数码因为宽容度小,表现不出黑白银盐那么多的灰阶层次,是有一些缺陷。但最基本的,纯黑、纯白以及中间调还是可以拍出来的,当然层次没有银盐那么多,表现力差一些。因此在拍的时候更要注意曝光,我一般的感觉:高光过度不能超过2级,暗部不足不能低过3级,因此最大宽容度也就在5级以内。

意思是在你要拍的范围内,如果你想表现画面的每一个细节,最亮的地方和最暗的地方曝光值差别要在5级以内。举个例子:用点测光,以光圈优先模式拍摄,设定光圈F5.6,如果画面上最亮的一点为快门速度1/500秒,那么最暗的一点快门速度不能低于1/8秒,否则暗部就无法看到细节了。这个宽容度数据应该是单反数码的,对于普及型DC,因为CCD更小,宽容度还要小!所以为什么同样4M像素,1/1.8吋CCD的相机表现出来的画面素质会好过1/2.7吋的。除了噪点因素外,宽容度的差别是很大的。

了解了DC的曝光特性,再回过头来说如何曝光。实际上,自然环境条件下,绝大多数场景的光比(就是最亮和最暗的亮度之比)都远远超过5级,而且我们拍一张片,并不是都需要把所有的细节都表现清楚。因此,通过确定恰当的曝光组合来表现摄影者的创作意图就很重要了。这方面的泰斗当属美国的亚当斯,他创立的分区曝光法是摄影技术上的一个里程碑。要详细说清楚分区曝光法恐怕不是这个小帖子能解决的,但其原理其实并不复杂:无论胶片还是CCD,其感光宽容度都小于自然环境的光亮度范围,亚当斯把最亮(纯白)到最暗(纯黑)分成10个区域(后期他又进一步划分成11区),通常黑白银盐胶片可以表现的是7个区域左右,彩色负片大致可以表现6区,彩色反转片和DSLR的CCD大致可以表现5区,而一般的普及型小数码大概也就可以表现4~4.5区了。

因此在拍摄的时候,首先根据拍摄意图,确定你要的中间调(即所谓18%灰,也就是相机测光的计算依据)在何处,然后再对画面需要保留细节的最亮处和最暗处点测,看其亮度是否超出上述表现范围,如果超出了,你就需要想办法啦!比如逆光人像,如果以人面部测光为准,背景高光必然严重过亮,如果需要高光有细节,就必须提高人面部亮度以缩小整个画面的亮度差,通常我们可以用闪光灯补光或者反光板补光。再举个相反的例:阴天外拍人像,光线太平,拍出来的人物没有立体感,特别是在黑白照片上,更是全部灰成一片,这时候需要用闪光灯或者外拍灯提高人物亮度,如果把灯光打在人面部,仍然以面部曝光为准的话,背景亮度自然就不足而暗下去,这样主体就很鲜明地凸现出来了。

在拍摄风景的时候,我们常常遇到这样的场景:蓝天白云加上青山绿水,人眼看起来非常美的风光,可拍回来的照片要不就是蓝天白云,下面一片漆黑,要不就是青山绿水,天空一片死白,这也是一种典型的实际景物亮度超出感光材料(胶片或者CCD)宽容度所导致的,传统的解决方法是加偏振镜或者中灰渐变镜减掉一部分天空的亮度,缩小亮度范围,使成像亮度在可表现范围内。另一种方法特别适合DC,就是拍两张,一张以天空曝光为准,一张以地面曝光为准,然后在Photoshop中两张合成。注意此办法最好用三角架以保证两张片拍摄的位置不改变,否则在后期合成中会很麻烦。

由上所述,了解拍摄画面上各个区域的亮度信息对得到一张曝光适当的图片非常重要,因此点测光功能是非常有用的,现在绝大部分的普及型数码相机上都有点测光,当然这个“点”的面积和传统意义上的“点”测光比较似乎大了些,但一般情况下也够用了。使用点测光需要注意的有两点:一是任何测光都是基于反射率18%灰板条件,也就是说按照测光值曝光得到的是一个灰度为18%的图像,18%灰度大致上接近中国男性手背。二是得到测光值后确定的曝光两硬是以画面要求的中间灰调为中心,要保留的细节应该在正负两级亮度范围内。举个例子说明:拍一朵阳光下的花,背景是树丛,逆光拍摄。首先确定我们要表达的内容:一是花,需要有相当完整的细节;二是背景的树丛,希望与花有明显色调、灰度的变化,如果花是浅色的,则希望背景是深色以突出花,关于构图及色彩配合这里暂不考虑。好,我们怎么拍呢?首先,直射阳光下,花瓣上被照亮部位的亮度会非常高,和其他未被照亮处相比,其亮度差常常都超出CCD所能表达范围,这样直接拍出来的片子,要不就是花上有一块块毫无细节的死白,要不就是有一团团一片漆黑什么也看不到黑斑。解决这个问题其实也很简单,准备一块白纱,描图用的硫酸纸更好,在被摄体上面将阳光柔化,减小明暗光比,这样就可以保证花的明、暗部都在曝光宽容范围内,都可以表现出足够的细节。

其次我们不希望花的背景与花亮度或者色调相近,这样会造成主体不够突出,一个手段是采用大光圈中长焦镜头或者微距镜头雾化背景,另一个方法就是选择背景在背光面,这样因为亮度不足,在以花曝光为准的情况下自然暗下去,当然,背景也不一定是越暗越好,有时候适当的细节对于表现主题也是大有帮助。

最后说说黑白摄影中的曝光问题,黑白摄影没有色彩的因素,完全靠亮度变化来表达,因此黑、白、灰的组成在一张照片上都是必不可少的,除了构成影调的变化外,不同亮度的线条、面积也是画面构成的核心要素。而且黑、白、灰在很多情况下也是相互对比表现出来的。因此在拍摄黑白片时,更需要准确了解画面上的亮度构成与对比因素,根据创作意图来确定曝光组合。

黑白摄影特别需要注意的是一些在人眼中看起来差别很大的东西,在黑白世界中却难以区分,比如红花绿叶,在彩色世界里对比非常鲜明,但在黑白条件下,都表现为灰,而且亮度相差很小,因此在拍摄时,如果要表现红花绿叶的差别,就需要采用滤色镜,当然DC拍的彩色在转黑白时候可以通过选取红色通道,丢弃掉其他通道,再转为黑白的办法。

[转自东北风摄影网]

http://yeqing850203.blog.163.com/

TOP

搖黑卡.搖黑卡的原則就是遮住亮的部位(一般是指天空部分).例如天空正確曝光是1
秒.暗部地方(一般是指地上物)的正確曝光時間是3秒.搖黑卡就是遮住亮部地方約2秒.
使整體曝光達到正確.
 
黑卡遮挡只是處理直線的反差(例如天空與海平面交界).但若是遇到
山巒或大樓等不規則的物體.黑卡遮挡會留下一些黑卡線.這樣也不完美.處理方法
就是利用ps裡的圖層疊圖方法來解決.

机位不动,按照天空和地面的不同曝光量拍两张片,然后在PS里面图层叠加,这样天空和地面都得到完美曝光

和胶片的多重曝光一样的作用
 

搖黑卡應該不是很困難.只要快門1秒以上成功率就會提高.常搖自然就會.
關於後期,儘量減少最好.這樣片子才會乾淨.
流程如下:
先用canon 的dpp程式修改一些基本功能.(飽和度.曲線.白平衡).
然後存檔為16bit(此項非常重要)的tiff檔(約40幾mb).然後再用photoshop
修改.有時用到圖層疊圖.遮羞片等功能.

http://yeqing850203.blog.163.com/

TOP

 14 12
发新话题
最近访问的版块

少数民族乐器网 - 联系我们 - 清除 Cookies - Archiver - WAP 桂ICP备14004534号

桂公网安备 45030402000077号

Processed in 1.077188 second(s), 9 queries .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4-6-3 2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