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曲子应该是傣风神韵的前身,同样也是敬爱的哏德全老师作的。也就是《葫芦丝巴乌实用教程》第61页那
一首全按作4的小曲子,小静女大师以前用大降E调吹过,韵味十足,非常喜欢

向她学习,我
用F调来一首试试。我是完全按照谱子吹的,学得不够精,大家多多包涵。。。。。。


下面说说吹这首曲子的感受,虚指颤音是体现这曲韵味的重要因素之一,由于这首曲子的伴奏相对于傣风神韵
的慢板来说显得较快一些,因为乐曲的要求是遇2音全都要加虚指颤音,所以遇到2音的时候加的虚指颤音一定要
快,我是用左手的无名指直接打第四音孔半孔的,一般人来说,这个手指是最懒的,最不灵活的,所以我要练灵
活它。个人觉得经常练一下这类曲子的话,你的左手无名指的灵活性将会大大提高。
再者,是低音6的处理(哏老师演奏的那种我起名叫它“虚指叠滑音”),我也学得马马虎虎,我是这样演奏
这技巧的,左手食指和右手食指一起快速开孔和迅速关闭形成下滑,直到6这个音出现。左手的中指和无名指原地
不动,气息方面,凡是遇6需要虚指叠滑的时候要加强一点气息,比其他的音出力一点点,突出这个音,和其他的
音造成少许的强弱对比;由于这首曲子的伴奏相对于傣风神韵的慢板来说显得较快一些,所以要求也要高一些,又要
快又要演奏出“虚指叠滑音”。纯属瞎谈,如有雷同,纯属巧合。如说得不对我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