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麦先言麦。这支曲子是用自己改制的麦克风(话筒)录的,其中话筒头是从“现代M-200”上拆下的;“话放”是用两只三极管和几只电阻、电容搭成(净成本2元不到),4.5V直流供电(三节五号电池),封装后的大小与两只火柴盒相当。
录音描述:
1、录音软件:Audition-v1.5绿色汉化版。
2、录音输入端口:AC97集成声卡麦克输入(Mic in)。
3、录音信噪比:噪声电平:-37 dB;录音电平(最大):0 dB,信噪比:37 dB (注:录音电平应尽可能大,但不要超过0 dB,这样录出的曲子更富于质感)。
4、录音轨后期处理:①变调:降B->降A(伴奏原调);②降噪:降噪电平(比率)100;③混响(外挂插件) :Ultrafunk fx -> Reverb -> Sonitus:fx -> stereo slap-back;④多轨音量均衡(试听调整)后混录(混缩)。
补充说明:录音时,如果有条件的话最好用声卡的线路输入口(Line in),因为它频响宽、失真小、噪声也很低。但是它对输入信号的电平要求很高,一般需要在话筒后串接“话筒放大器”才能正常录音。以前丝竹老师说用卡拉OK机的输出信号录音,偶认为可以尝试一下。用一根音频线(普通的屏蔽线)连接卡拉OK机输出和声卡线路输入,卡拉OK机设置成无EQ和混响,录音软件设置成线路输入、电平最高,然后边吹葫芦边调整音量电位器,使录音软件的录音电平为最佳状态。
有关录音效果的分析这里就不啰嗦了,不过可以透露一下的是,偶在录音时将伴奏开得很响——喜欢,几乎听不到葫芦的声音——无我,吹劲也随之增强——酣畅,以至于将葫芦低音区(do到so)吹沙,高音区(la)吹破~,呵呵~有点像杨坤的嗓音~臭屁美呢~(杨坤磁性十足的嗓音极富特点,小豆沙包般略带沙哑的质感声音总在恰到之处划上几个破音,令你陡然后背一凉)。
K3erF3Ve.wma (1.45 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