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2001年听说了李春华,当时他有个技巧,虚指颤音,这个类似揉弦的技巧让我很喜欢,那时开始接触葫芦丝和巴乌。时隔多年,我再听李春华,老实说,我觉得他是创作的大师,很有灵感、层次感,他的创作往往在格局上比较大,也富有创新精神和融合的高度。但最近听他本人的演奏,我觉得有些问题。他老是将很多转折过渡句吹奏得很重,包括一些吐音也是。音乐的表现始终要结合情境需要。也不知他是否国外音乐交流多了,企图将葫芦丝表现得更大气?
葫芦丝就是葫芦丝,她不是其他乐器。最终,她要回归本质和特色,才是纯正的葫芦丝。越是民族的,才越是世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