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 12345
发新话题
打印

李缜和李春华吹的《牧歌》你喜欢模仿那一个的,为什么?

王厚臣《葫芦丝巴乌考级曲目精选》1到10级
集王厚臣老师最新创作的新曲中,还有伴奏和相应的示范,两个碟
本书因为受葫芦丝爱好者喜爱,所以这是第三版了


李春华教学精品书《葫芦情》春粉必备
全收录李春华老师的原创作品,演奏方法,曲目创作背景等等,
签名收藏必备,含十几首正版示范和相应的伴奏碟两张


张笑编著《张笑葫芦丝教程》第二版【含CD】
本书由张笑老师编著,并给全书的练习曲配上了相应的伴奏方便爱
好者从零开始学习,而且还有很多张笑老师的一些合奏曲。


乔志忱《葫芦丝的新技法和特殊指法》
乔志忱老师的作品,也即《葫芦丝高手之路》从零学起到精通,是
乔志忱老师毕生的作品,受到广大葫芦丝爱好者好评的书!


 

李春华越来越独了。、、

我是2001年听说了李春华,当时他有个技巧,虚指颤音,这个类似揉弦的技巧让我很喜欢,那时开始接触葫芦丝和巴乌。时隔多年,我再听李春华,老实说,我觉得他是创作的大师,很有灵感、层次感,他的创作往往在格局上比较大,也富有创新精神和融合的高度。但最近听他本人的演奏,我觉得有些问题。他老是将很多转折过渡句吹奏得很重,包括一些吐音也是。音乐的表现始终要结合情境需要。也不知他是否国外音乐交流多了,企图将葫芦丝表现得更大气?

葫芦丝就是葫芦丝,她不是其他乐器。最终,她要回归本质和特色,才是纯正的葫芦丝。越是民族的,才越是世界的。

TOP

我听了

1分52秒左右,那个2、1、2的回旋滑音类似马头琴,很有味道。。。我学过马头琴,对这个感受有点深。

TOP

呵呵,2018年我这个回复居然镇楼了,自我纠正一下,李镇版本那个滑奏属于半孔滑奏,与叉指叠滑有有些相似的原理。这种技法用好了特别有味道,比如《孤独的黑骏马》不一定非用李春华那个版本,李思才老师吹奏时运用的半孔滑音就特别有味道。 另外,我个人粗鄙的见解,《牧歌》这首乐曲李镇的版本一点都不做作,很自然,清新,婉转,典型的有心情的沉淀,我就喜欢这个版本,李春华的表现细节更精益求精,更华丽,富有朝气。

TOP

《牧歌》从教学和推广上,李的版本更好,李镇的版本对巴乌的音质表现处理更细腻。但从我的感受上,我其实更喜欢徐版,引子、正歌部分,对滑奏和自由性表达,更具有草原风格

TOP

我听了几十遍李镇老师的牧歌,百听不厌,李春华的我只听了一遍还没听完,个人观点不喜勿喷,音乐没有敌对,只是适合和符合,各自的欣赏水平不一样!!!!!!请各位师尊包容,我不是有意冒犯!!!

TOP

 46 12345
发新话题
锘�

少数民族乐器网 - 联系我们 - 清除 Cookies - Archiver - WAP 桂ICP备14004534号

桂公网安备 45030402000077号

百度统计

Processed in 1.088490 second(s), 7 queries .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4-2 2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