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原帖由 蓝天白云ly 于 2012-8-6 14:23 发表
改谱可以说是不懂艺术不求上进的心态。学葫芦丝练几种指法都不去练还谈什么提高啊?我们这里吹婺剧(和徽剧同辈是京剧的前辈)的人笛子可吹五六种指法(筒音5 61 2 3)而且很纯熟。说句不中听的话把一首曲子改 ...
哈哈,不怎么赞同朋友“改谱可以说是不懂艺术不求上进的心态”的说法。觉得吧,不求上进说的对,但是不懂艺术说的有点过、有点主观了。
论坛上的会员大概有四种情况,一是葫芦丝专家,二是从事葫芦丝教学的教师(包括院校的、民间的),三是音乐院校的学生和打算规范学习葫芦丝的爱好者,四是纯自娱自乐型的葫芦丝爱好者。
四类之外的朋友,专家和院校教授们自不必说,其他的建议还是采用首调方式,多掌握几种指法,因为这毕竟是我国音乐专家们根据我国民族音乐特色沿用下来的主要方式。五声音阶、宫商调是我国民族音乐特色形成的,工尺谱,以至后来引进的简谱,也都是比较适合我们民族音乐特色的记谱方式,所以,民乐器一般都采用首调、简谱。如果用五线谱固定调方式不是不可以,而是对于某些调式会出现很多半音阶,这在感性上真的不好接受。民乐琵琶、阮等乐器采用五线谱固定调方式是可以的,因为它的品位都是半音阶。这里有很多朋友都精通钢琴,想必没有一个人使用简谱,因为它也是半音阶结构。因此,葫芦丝就那么几个孔,采用首调演奏法是合理的。
四类的朋友们,提倡首调方式,多学几种指法。但是因为只是自娱自乐,尤其是纯自娱自乐的老年人,大可不必拘泥于固定调或是首调方式,更不要因为一些朋友、老师们否定固定调就觉得自卑,自己觉得怎么方便就怎么来。
欣平老师应网友要求,按照固定调(筒音作5)辛辛苦苦翻译过来很多曲子,功不可没,我很感激他。他为四类中的一些不习惯首调演奏的朋友们提供了极大方便,急人所急呀,大家应该支持!别说风凉话!我身边一位朋友,他吹《灞柳情》就是按照固定调演奏的,如果楼主老师您还坚持固定调和首调是懂艺术或不懂艺术的评判标准的话,那么可以到呱呱做个小竞赛如何?让大家来评判您的艺术性高,还是他的艺术性高?
我的回帖没有别的意思,我是想希望大家在积极探时,要讲道理,不要压人,别轻易否定人,更不要贬低人,您要知道论坛面对的不是一个层次,而且,大家集聚到这里来,都是兄弟、是朋友、是缘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