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

“改谱”与“调式”

王厚臣《葫芦丝巴乌考级曲目精选》1到10级
集王厚臣老师最新创作的新曲中,还有伴奏和相应的示范,两个碟
本书因为受葫芦丝爱好者喜爱,所以这是第三版了


李春华教学精品书《葫芦情》春粉必备
全收录李春华老师的原创作品,演奏方法,曲目创作背景等等,
签名收藏必备,含十几首正版示范和相应的伴奏碟两张


张笑编著《张笑葫芦丝教程》第二版【含CD】
本书由张笑老师编著,并给全书的练习曲配上了相应的伴奏方便爱
好者从零开始学习,而且还有很多张笑老师的一些合奏曲。


乔志忱《葫芦丝的新技法和特殊指法》
乔志忱老师的作品,也即《葫芦丝高手之路》从零学起到精通,是
乔志忱老师毕生的作品,受到广大葫芦丝爱好者好评的书!


 

大家争论的够火热,都是谈自己的体会,交流学习心得,淡定淡定。再说,我们都是上了年纪的人了,别应了老太太那句话,都成了“倔老头儿”了,哇哈哈。 大部分西乐器采取固定调演奏,大部民乐器采用首调演奏。葫芦丝 我还是赞成首调演奏,尽管我全部都采用固定调(筒音作5)演奏。抛开调式等音乐理论不谈,街坊老师说得好,首调演奏是一种习惯,他说的很客观。大家看看我们的民乐,很多都是采用首调演奏方式。这不是说,采用固定调演奏就完全不能演奏出韵味,但是有一定难度。如果你用固定调演奏所有曲子都到了炉火纯青的程度,那你真的够了不起。情况往往不然。尤其是民乐,尤其是独奏民乐器,为了更准确的反应具体的民族特色,基本都是采取首调演奏方式。 笛子、葫芦丝乐器的某些曲子,用固定调演奏还能过得去,要是民族弦乐器,就不一定如意。论坛很多人都拉过二胡、板胡甚至京胡什么的,就那两种定弦法52和63说,著名二胡曲《赛马》使用63定弦法演奏的,你可以试一下,改,52定弦法来演奏,肯定能够演奏的,本来是6.35 6.35 ,我们要演奏成5.24 5.24 ,你看问题出来了,味道不一定好出来,原因是自己的习惯。京胡就更突出了,大家皆知,二黄用52,西皮用63,那用固定调演奏,恐怕要大师级的大师也未必可以。 尤其是,我们民乐记谱大都采用简谱首调记录,我们在演奏一支曲子前,都会熟悉曲谱,当用固定调方式演奏时,可能会有障碍,如果再出现很多半音阶,那就更要命了,恐怕读谱都读不出心中的旋律来,所以,在可能的情况下,还是提倡首调演奏方式。 原上草老师说的也不错,我们都老了,要是把这么多指法全都全部都熟悉到信手拈来的程度,那恐怕很难很难。所以,就我们为了老来乐的老朋友,应该不要那么多束缚,怎么顺手就怎么来。葫芦丝不是弦乐器,有些固定调演奏还是能够达到预期效果的。我学习的灞柳情、黄土情等都是采用固定调方式演奏的,不是自己喜欢什么方式,什么方式就好,而是情非得已,谁让我们老了呢?哈哈!

TOP

引用:
原帖由 蓝天白云ly 于 2012-8-6 14:23 发表 改谱可以说是不懂艺术不求上进的心态。学葫芦丝练几种指法都不去练还谈什么提高啊?我们这里吹婺剧(和徽剧同辈是京剧的前辈)的人笛子可吹五六种指法(筒音5 61 2  3)而且很纯熟。说句不中听的话把一首曲子改 ...

 

        哈哈,不怎么赞同朋友“改谱可以说是不懂艺术不求上进的心态”的说法。觉得吧,不求上进说的对,但是不懂艺术说的有点过、有点主观了。

        论坛上的会员大概有四种情况,一是葫芦丝专家,二是从事葫芦丝教学的教师(包括院校的、民间的),三是音乐院校的学生和打算规范学习葫芦丝的爱好者,四是纯自娱自乐型的葫芦丝爱好者。

        四类之外的朋友,专家和院校教授们自不必说,其他的建议还是采用首调方式,多掌握几种指法,因为这毕竟是我国音乐专家们根据我国民族音乐特色沿用下来的主要方式。五声音阶、宫商调是我国民族音乐特色形成的,工尺谱,以至后来引进的简谱,也都是比较适合我们民族音乐特色的记谱方式,所以,民乐器一般都采用首调、简谱。如果用五线谱固定调方式不是不可以,而是对于某些调式会出现很多半音阶,这在感性上真的不好接受。民乐琵琶、阮等乐器采用五线谱固定调方式是可以的,因为它的品位都是半音阶。这里有很多朋友都精通钢琴,想必没有一个人使用简谱,因为它也是半音阶结构。因此,葫芦丝就那么几个孔,采用首调演奏法是合理的。

        四类的朋友们,提倡首调方式,多学几种指法。但是因为只是自娱自乐,尤其是纯自娱自乐的老年人,大可不必拘泥于固定调或是首调方式,更不要因为一些朋友、老师们否定固定调就觉得自卑,自己觉得怎么方便就怎么来。

        欣平老师应网友要求,按照固定调(筒音作5)辛辛苦苦翻译过来很多曲子,功不可没,我很感激他。他为四类中的一些不习惯首调演奏的朋友们提供了极大方便,急人所急呀,大家应该支持!别说风凉话!我身边一位朋友,他吹《灞柳情》就是按照固定调演奏的,如果楼主老师您还坚持固定调和首调是懂艺术或不懂艺术的评判标准的话,那么可以到呱呱做个小竞赛如何?让大家来评判您的艺术性高,还是他的艺术性高?

        我的回帖没有别的意思,我是想希望大家在积极探时,要讲道理,不要压人,别轻易否定人,更不要贬低人,您要知道论坛面对的不是一个层次,而且,大家集聚到这里来,都是兄弟、是朋友、是缘分!     

TOP

引用:
原帖由 龙城住我 于 2012-11-20 12:44 发表        回复木叶老师 “如果楼主老师您还坚持固定调和首调是懂艺术或不懂艺术的评判标准的话,那么可以到呱呱做个小竞赛如何?让大家来评判您的艺术性高,还是他的艺术性高?”   ...

 

 

        您这是什么话?您要是反对我的观点,可以直说,我是直人,您的话说的太婉转了,我理解不了。

TOP

发新话题
最近访问的版块
锘�

少数民族乐器网 - 联系我们 - 清除 Cookies - Archiver - WAP 桂ICP备14004534号

桂公网安备 45030402000077号

百度统计

Processed in 1.093876 second(s), 9 queries .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4-9 2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