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一日,佛率领弟子们从舍卫国转植一批树到孤独国去。南行途中,他们看到路边堆集着一堆白骨。佛突然五体投地,对着这堆枯骨恭恭敬敬地大礼参拜。
弟子问:“您贵为三界大师,四海之父,全天下的信徒都要朝拜您,为什么您要对这堆枯骨行这么大的礼呢?”
佛说:“我们虽然是出家人,久已不问世事,可是眼前这一堆枯骨,说不定就是我的先人,正因为这个我才行了大礼啊!你们看,如果把这堆枯骨分成二份,颜色白重量重的,便是男人的骨头,颜色黑重量轻的,便是女人的骨头。”
弟子问:“奇怪,如果这个男人活着,衣衫鞋帽穿戴齐整,当然一看就知道是个男子之身,而活着的女人,喜欢涂脂抹粉衣着美丽,全身散发着兰麝的香气,自然一看就知道是女流之身。可是人死了之后,无论男女都是一样的白骨,您叫弟子们又怎么能分得清楚性别呢?”
佛说:“这世间的男子,往往偏重于理智,经道之念深扎心底,他的骨头就会颜色发白而重量重。而世间的女人,大多沉溺于感情,她们把生儿育女视为天职,每生一个孩子,就用乳汁去养育他。这乳汁是她自己身上的精血变的,每养大一个孩子就需要八斛四斗精血,她怎么会不憔悴呢?所以女人的骨头就会变成黑色,重量也会变轻啊!”
弟子听到这话,不禁垂泪悲泣:“母亲的恩德,我们怎么才能报答啊!”
佛说:“母亲十月怀胎的过程何等辛苦啊!怀胎第一个月时,生命就象青草上的露珠,朝不保夕,清晨聚积在草尖上,到中午便消散了;怀胎第二个月,就象凝酥;怀胎第三个月,就象凝血;到第四个月,孩子稍成人形了;第五个月,孩子在母亲腹中生成了五胞。什么是五胞呢?头、两肘、两膝各为一胞;第六个月,孩子在母亲腹中六精齐开。六精是眼、耳、鼻、口、舌、意;第七个月,孩子在母亲腹中长出了三百六十个骨节,八万四千个毛孔;第八个月,孩子开始有了意识,这就是九窍;第九个月,腹中孩儿需要吸收五谷精华,母亲身体里的精血就会全部凝结成胎儿的食料;第十个月,孩子才长成降生。如果这孩子是孝顺的,他会握拳合掌,安祥出生,不让母亲吃太多苦。可如果是五逆之子,他会挣破母胎,扯母心肝,踏母跨骨,象千刀搅腹,又似万箭钻心,让母亲吃尽苦头。这样的孩子更应该记得母亲的十恩:第一怀胎守护恩,第二临产受苦恩,第三生子忘忧恩,第四咽苦吐甘恩,第五回干就湿恩,第六哺乳养育恩,第七洗濯不净恩,第八远行忆念恩,第九深加体恤恩,第十究竟怜悯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