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

[原创]老饕的葫芦丝习日记(连载中)

王厚臣《葫芦丝巴乌考级曲目精选》1到10级
集王厚臣老师最新创作的新曲中,还有伴奏和相应的示范,两个碟
本书因为受葫芦丝爱好者喜爱,所以这是第三版了


李春华教学精品书《葫芦情》春粉必备
全收录李春华老师的原创作品,演奏方法,曲目创作背景等等,
签名收藏必备,含十几首正版示范和相应的伴奏碟两张


张笑编著《张笑葫芦丝教程》第二版【含CD】
本书由张笑老师编著,并给全书的练习曲配上了相应的伴奏方便爱
好者从零开始学习,而且还有很多张笑老师的一些合奏曲。


乔志忱《葫芦丝的新技法和特殊指法》
乔志忱老师的作品,也即《葫芦丝高手之路》从零学起到精通,是
乔志忱老师毕生的作品,受到广大葫芦丝爱好者好评的书!


 

初见陶然

陶然是谁?陶然长得什么模样?

萦绕在脑海中多日的迷团终于在昨天解开。

与陶然初识是2月2日,几个月来,陶然老先生神龙见首不见尾,只闻其声,未见其形。吹得好口琴、埙、葫芦丝。具有极强的组织能力,口若悬河,声音极具磁性。

小子不才,佩服之至。妄加推断:老先生带眼的除了鼻子和耳朵什么都能吹响……

一直以为陶然应该是年纪比较大,比毅然要小,和毅然老师差不多,德高望重的样子。

但是老先生始终不出镜,认识快5个月了,仍然不识庐山真面目,搞的神神秘秘的。

于是乎,心里存留一个最大的梦想:有生之日见到陶然老先生本人,后死可矣。

也许是上帝的安排,也许是魔鬼的诱惑(这是我给老婆情书里的词),终于有一天,我见到了陶然。

永远值得纪念的日子:公元2008年5月25日

真情唱响,号在上边挂着,一边听着高手们的演奏,一边看着四川前线。

一个熟悉的声音在讲话,那是德高望重的陶老先生。有意无意的看了一眼视频(老先生从不出镜的),哈!这个人是谁?陶然吗?听声音肯定是的。

初见陶然。

说实在的,陶然比我想象中的年轻多了,虽然我知道他比我大十几岁,一副沉稳老练、机敏多智的样子。不由得心生敬仰。

其实陶然长得最像我单位里的大哥。一手把我从初到单位时的懵懂带到现在中层领导位置的老秘书,我一直尊敬的大哥(现在是政治处副主任)。真的很像的,都是短圆脸,眼睛不大但很有神,肤色不白但很健康,身材不高但很结实。给人以踏实放心的感觉。

一直欣赏陶然的睿智,一直欣赏陶然的口才,一直欣赏陶然的多艺,一直欣赏陶然的……

实在没话说的了,鼓掌!

感谢陶然的真情唱响房间,不仅让我结识了很多朋友,还懂得了很多为人处事的道理,增长了很多见识。葫芦丝技艺的长进是次要的。

关键是从此以后,真情唱响成了我的一个牵挂。单位的性质决定了我日常生活的封闭性,有时只有这个房间才能让我踏实平静下来,全身心的投入到喜欢的事情中去。何况还有如许多的朋友可以切磋,提高。

葫芦丝是一个纽带。

陶然就是纽带上的结。

初见陶然,感谢陶然。

——老饕2008年5月26日于办公室。

口阔吃遍天下,肠空文采非高。纵横美食充儒雅,狂妄自号老饕。 体胖牵强倜傥,词俗倦怠推敲。今生失意将就过,来世不再糟糕。

TOP

伤逝
老饕 发表于 2008-9-18 18:26:00

从来没想过会以这种方式延续我的日记。

昨天听到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哏老去世了!

痛心之至!

对于葫芦丝爱好者来说,哏老是泰山北斗,高不可及。且不说他为葫芦丝调式的统一、葫芦丝的普及与推广所做的贡献,单就他的演奏技巧来说,也是高山仰止的。

听说哏老对葫芦丝演奏最高技巧的评价是没有技巧,实际上是要把所有技巧抛开,用心来演奏,才是葫芦丝的极致。

正所谓:绚丽至极,归于平淡。

哏老的去世是中国民族音乐界的一个重大损失,中国葫芦丝界失去了一位里程碑式的人物。

就在葫芦丝在全国迅速风靡的时候,哏老却时值壮年而溘然长逝,这是所有葫芦丝爱好者都没有想到而不愿想到的。

到现在我还认为这是幻觉,可严酷的事实告诉我,哏老已经不在了。

今后不会再听到哏老的演奏了,网上的音乐是唯一的纪念。

愿哏老一路走好,原哏老安息!天堂中仍然飘扬着您的葫芦丝声。

谨以此文,以祭哏老:

南国胜地,爰有梁河,师出于此,技擅芦箫。

幼年求学,名扬四海,神乎其技,高山仰止。

行者闻之,驻足止步,绕梁三日,余音不绝。

潜心求索,乃心普及,桃李芬芳,艳若星辰。

是为天下,芦音阵阵,高堂深院,箫声习习。

后学晚辈,痴迷日蹇,常闻师名,心有所往。

奈何世事,难料因缘,天降噩耗,闻师仙去。

吊师为人,谦和惇厚,悉心教诲,贤名远振。

吊师神技,清风朗月,绚丽至极,归于平淡。

吊师钻研,承前启后,芦箫改良,调式一统。

吊师传承,致力推广,神州海外,莫有不识。

吊师壮年,溘然而逝,天下桃李,涕泪横流。

天妒英才,不与其寿,从此天下,再无师音!

呜呼哀哉,伏维尚飨。

口阔吃遍天下,肠空文采非高。纵横美食充儒雅,狂妄自号老饕。 体胖牵强倜傥,词俗倦怠推敲。今生失意将就过,来世不再糟糕。

TOP

境界
老饕 发表于 2008-11-19 13:09:00



老饕的葫芦丝经过大半年的煅炼,达到了一个境界。
羡慕不?不说,先卖个关子。
这种境界曾经有一位古人达到过,也是这种境界的始作俑者。
此人非他,乃是大名鼐鼐(或大名鼎鼎)的王安石王老先生。
这么说,王先生也是葫芦丝界的高手?
那个年头有没有葫芦丝先不说,单说王总理大臣到没到过云南都不一定,或
许只听说过葫芦秧、葫芦瓢、葫芦僧、葫芦庙。
葫芦丝?葫芦切成丝怎么吃?
用凉拌的啦!
(老饕你东拉西扯的说哪去了?跑题了知道不?)
哦。
那就闲言少叙,是书归正传!
话说王老爷子,堂堂的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文当属天下闻名。对诗词的鉴赏
当然首屈一指。
听说其最爱某位诗人的一句诗,云:风定花尤落。以其动中见静大加赞赏。
后又一诗人有诗句云:鸟鸣山更幽。与风句有异曲同工之妙。
于是王丞相将此二句亲书为一对联悬于中堂。足见其眼界之高也。
后数年,王丞相卸任归乡,游山玩水,得一诗,诗中有句:一鸟不鸣山更幽
。且颇为自得。殊不知与鸟句相异也,相去甚远,且苍白无力,毫无意境。


此王公手段之低也。
后人称王公之意境为:眼高手低。
老饕也是。
经过大半年的练习,听的曲子多了,对吹奏者的技术一耳朵就能听出高下,
或技巧运用不对路,可以说是个业余的批评家。
(老饕你不服你来,别老说别人!)
让我吹?别逗了,我还不知道我这两下子?嘴漏风、手发硬,糊弄外行还行
。动真格的?您另请高明。
偶的境界也是眼高手低。
也就比新手强一点(一个月之内的新手)。
还是短炼。
翻来覆去的就会那么几首,还都二把刀。难度低的不爱练,难度高的练不好
,高不成低不就,就卡在这瓶子脖中了,说白了就是噎着了。
灰心是不灰心,虽然进展不大,吹得难听,但还磨灭不了我对葫芦丝的
一片热爱(可不是吃凉拌葫芦丝儿)。
老饕会一直坚持下去。先保持眼高手低的境界,等这口顺下去了,估计就会
把眼高手低的“眼”和“低”这两个字扔进大海,然后冒充一下“高手”,
接着糊弄外行。


敬请期待。

口阔吃遍天下,肠空文采非高。纵横美食充儒雅,狂妄自号老饕。 体胖牵强倜傥,词俗倦怠推敲。今生失意将就过,来世不再糟糕。

TOP

吹葫周年祭
老饕 发表于 2008-12-31 19:29:00
本篇文章来源于『中国古曲网 』原文链接:http://blog.guqu.net/user1/424673/archives/2008/18744.html

吹葫周年祭

汗……!!!!!!!!……

标题起错了哪,应该是吹葫周年记。

不知不觉,学习葫芦丝已经整整一年了(还差5天)。

俺是按阴历算的了啦!一年三百六十日啊。不算闰月。

其实也没差几天,四舍五入算了。

……………………………………

原来的打算是每天一篇日记,后来想想也不太可能,肯定坚持不下来,后来想每周写一篇,也没坚持住,再后来……以至于全年的日记才廖廖数篇……

一年的时间基本上都晒网了,没打到鱼……

不过,葫芦是天天吹,嘴耕不辍!

嘴耕?猪八戒拱地啊!——旁观者云

谁说的?站出来!老娘和你拼了!老婆!拿菜刀来!——老饕卷起了袖子

算不算诙谐?呵呵!

还是在2008年的最后一天作个了结吧。

……………………………………

2008年是不平凡的一年,我国经受了重大自然灾害的考验,经受了重大突发事件的考验,经受了重大国际活动的考验。

……以上内容和老饕学习葫芦丝没有任何关系……

……以下才是正题……

虽说学习葫芦丝的初衷是逼上梁山,但这个小东西真的是非常招人喜欢,让老饕一见钟情,为了这个小东东,就连共枕多年的老婆也提出了抗议,曾一度将老饕驱逐被窝之外,也没改变老饕对它的痴迷。

技艺提高了一些,也能吹出不少名曲了,自认为大概能达到5级左右的标准,虽然能吹8、9级的曲子,自知之明还是有的。除此之外,葫芦丝对于老饕来说,还有三大好处、三大妙处、三大益处,还有三大坏处。

首先,葫芦丝的三大好处。

一是经济实惠。它不像钢琴、古筝、萨克斯,一动就成千上万,百八十块就能领回家,不至于心痛那点银子。

二是小巧玲珑。它不像吉它、二胡、琵琶,要么死沉,要么老大,轻巧灵便,胳肢窝一夹就可以带走,携带方便。

三是美观大方。就算不会吹,放在家里挂在那也是个摆设,算是附庸风雅。

其次,葫芦丝的三大妙处。

一是陶冶情操。当吹着一首喜欢的曲子,整个人都好像与葫芦融为一体,一首悠扬的乐曲从葫芦中飞出,那是一种浑然物外的超脱。

二是放松心态。累了倦了的时候,拿出葫芦吹上一曲,一切烦恼忧愁皆抛诸脑后,整个人都放松下来,不光放松精神,还放松脚……

三是结交朋友。自从学习葫芦以后,老饕的世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原本简单的两点一线,突然丰富起来。论坛上,UC中都结识了很多有着共同爱好的朋友,甚至一些大师级的人物都变得熟识,通过交流,得到了很多指点,对老饕葫芦丝技艺的提高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这句太官僚了,但确实是实话)。在这里感谢这些朋友:陶然、毅然、春晓、情歌、恋歌、龙女、找调、铜雀、渔人、阿支、溜溜、冥河、欣然、小舟、画……

(以上排名,字数多的在前,画别生气,谁让你起一个字的名字来着)

第三,葫芦丝的三大益处。

一是长肺活量。一年的练习,老饕的肺活量从原来的4300增长到4800(有体检报告为证)。春到草原最后那个长音一口气也能下来而不用循环换气(本来也不会)。

二是增强乐感。一年来,唱歌不再跑调(以前是老婆带沟里的),把握乐曲的韵味也有了一定的心得,不再像以前一样生硬干涩,所谓的有了一点味道。

三是减轻体重。每天两三个小时的吹奏,本来就爱出汗的老饕,更是大汗淋漓,尤其是近期吹奏的曲子难度越来越大,连急带累,体重大幅度下降。从原来的100公斤以上级降到95公斤级,并仍然有下降的趋势。遭到了老婆的表扬,说能抱住腰了,不然以前只能搂小拇手指头……(晕……)

最后,葫芦丝的三大坏处。

一是电费增加。每天泡聊天室,交流、跟伴奏、找谱子、传伴奏、上麦表演,电脑一开就是几个小时,从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生活经费的开支。(葫芦丝说:你乐意!但看在吹得挺用功的份上,算我一部分过失吧)

二是眼镜变厚。眼镜的度数长了50度,又加了点散光,大夫说这是年纪变大引起的,实在没什么坏处找了,记在葫芦丝的头上吧。(葫芦丝说:我招谁惹谁了,这也赖我?)

三是身体变垮。本来就整天坐办公室,回来还堆到电脑前,久而久之,腰肌劳损(实际上是跑步时累的)、椎间盘突出(实际上是擦地时闪的)、脚踝肿胀(实际上是打球时扭的)。(葫芦丝都哭了:这跟我有啥关系啊?太没有社会主义公德心哪!)

呵呵,总之,葫芦丝的出现,给老饕的生活带来了欢乐,相信也给我的朋友们带来了愉快,权衡一下,利大于弊(葫芦丝都哭上不来气了:你栽赃陷害),所以在明年,老饕还会一如既往的痴迷葫芦丝,顺便把葫芦丝的伴侣巴乌领回家,让他们夫妻团聚。

(葫芦丝破啼为笑:这还像句人话)

谢谢大家!发言结束!

附:顺便列出老饕学会的曲目:

自以为吹的不错的:《月光下的凤尾竹》《婚誓》《一个美丽的地方》《竹林深处》《篝火狂欢夜》《蓝色的香巴拉》《侗乡之夜》《竹楼情歌》《姑娘生来爱唱歌》《瑶族舞曲》……

正在巩固的:《春到草原》《断桥残月》《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渔歌》《多情的巴乌》……

没学还不会的:《……》×∞

还没创作出来的:∞×∞

…………………………

口阔吃遍天下,肠空文采非高。纵横美食充儒雅,狂妄自号老饕。 体胖牵强倜傥,词俗倦怠推敲。今生失意将就过,来世不再糟糕。

TOP

还将继续,敬请期待!
口阔吃遍天下,肠空文采非高。纵横美食充儒雅,狂妄自号老饕。 体胖牵强倜傥,词俗倦怠推敲。今生失意将就过,来世不再糟糕。

TOP

回复:(葫芦岭)楼主朋友是UC房的哪位啊,我也不时会去...

我是真情唱响房间的老  饕[真情唱响]
口阔吃遍天下,肠空文采非高。纵横美食充儒雅,狂妄自号老饕。 体胖牵强倜傥,词俗倦怠推敲。今生失意将就过,来世不再糟糕。

TOP

回复:(老饕)[原创]老饕的葫芦丝习日记(连载中)

2009年第一篇博文:春节杂记
老饕 发表于 2009-3-2 13:58:00
本篇文章来源于『中国古曲网 』原文链接:http://blog.guqu.net/user1/424673/archives/2009/19182.html

2008年已成过眼云烟,是欢笑还是泪水,是失落还是收获,相信每个人的心里都会清清楚楚。

老饕也不例外。

过去的就让他过去吧,哪来那么多后悔药吃?

(以上献给光辉灿烂的2008)

忙……

2009年的前两个月给人的就是这种感受。好在已经过去,想起来也老短暂了,(眼睛一闭一睁,一天过去了)×59=已经到3月了,嚎……

老饕发现每年都能遇到拿鸭子上架的事。去年就是因为演出老饕被逼无奈学了葫芦丝,以致于拿起来放不下(这小东东也确实招人疼)。春节期间,又遇到了这么一码子事……

还是演出!

也不知那个蛋、白、质(混蛋、白痴、神经质)出的主意,说领导爱听京剧,准备找三个人来唱《智斗》。

本来没老饕什么事,年前正在准备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事宜,本来和工会主席说好了,今年不是全省性的演出,我这事儿多,咱所里的联欢我就不上了啊。

工会主席答应好好的,可没几天就变了卦!

还是去年的那个阿姨,还是去年的那个小弟,还是去年的那个葛阁,正好一个阿庆嫂,一个刁德一,一个胡传魁,正宗的三位台柱。

他们三个消停的唱下来多好?也该着老饕点儿背,那个小弟嗓子发炎,而且还有其它的节目,和领导磨叽了好几天,不上了,正整缺一个人。

工会主席来找老饕,老饕头都大了……

按老饕的意见这个节目就不演了,人工会主席说了,不行,这次厅里领导来就来听这个沙家兵来了。

老饕说那浜字念“帮”

工会主席火了,我不管你是“兵”还是“帮”,反正你不上,没人会,这个节目上不来,影响厅里领导的情绪,咱负不起这个责任,急眼了我“兵帮”削你一顿。

我怕你了行不,你是领导,帽子比我大,厅领导帽子比你还大,这就是大懒支小懒,小懒干瞪眼,就听你的吧。

我手头的活谁干哪?郁闷……

人齐了,分配角色吧,我说就我这体型,就是胡传魁了。主席说了,下去的是刁德一,你就来这个。

我当时就疯了……

哪有我这样的刁德一啊?至少能毁那小弟两个半……

也不是演情景喜剧,搞点特殊的笑料什么的,这可是历史正剧,这要是放文革期间,老饕这么一演还不得挨斗啊。

我跟那哥哥商量,你来刁德一?怎么说你也比我瘦一圈。

哥哥说,这我还练了半个月哩,刁德一我可是一点也不会啊,再三四天就演出了,我可练不出来。

为了大局,老饕豁出去了。

京剧啊,可不是那么好唱的,和唱歌不一样,结果一天还没下来,老饕的嗓子就劈了……

余下两天排练的时候老饕就属于对口型。

还别说,工会主席挺照顾咱的,又给买药,又嘘寒问暖的。

我还不知道你那小心眼?不就是给你圆场子吗?唉,谁让咱俩铁了?还没少喝你的酒,这就叫吃人家的嘴短啊!

演出的前一天,中午找我吃饭。吃完了说,节目少点,是不是再吹一段?这一年了练得可以了吧?上午已经把你的葫芦丝独奏加进节目单了。

我想吐……

倒霉就倒霉这嘴上了……

上吧!

其实演出还是比较平淡的,扯着脖子嚎的刁德一,正常发挥的《春到草原》,要不是麦克出问题,应该算是圆满的。

回家连话都说不出来了。到诊所一看说嗓子和声带都肿了,需要休息。

这火上的。
本篇文章来源于『中国古曲网 』原文链接:http://blog.guqu.net/user1/424673/archives/2009/19182.html

口阔吃遍天下,肠空文采非高。纵横美食充儒雅,狂妄自号老饕。 体胖牵强倜傥,词俗倦怠推敲。今生失意将就过,来世不再糟糕。

TOP

素手纤纤,玉指尖尖,皓腕翩翩。

见笑靥怀羞,秋波婉转,柔情似水,吹气如兰。

檀口轻含,明眸微顾,芦箫脉脉寄关山。

凝心处,品妙音神韵,天上人间。

 

月色润染红颜,令姮娥生妒蔽广寒。

引和风飒飒,流连迷返,凤竹款款,剑舞翩跹。

疏星寂寥,柔云舒卷,晨雾扑朔竞贪欢。

曲难终,赏佳人如画,梦寐谪仙。

 

调寄《沁园春》

梦中听佳人吹月光下的凤尾竹


本篇文章来源于『中国古曲网 』原文链接:http://blog.guqu.net/user1/424673/archives/2009/19183.html

口阔吃遍天下,肠空文采非高。纵横美食充儒雅,狂妄自号老饕。 体胖牵强倜傥,词俗倦怠推敲。今生失意将就过,来世不再糟糕。

TOP

来个题外的:

素手纤纤,玉指尖尖,皓腕翩翩。

见笑靥怀羞,秋波婉转,柔情似水,吹气如兰。

檀口轻含,明眸微顾,芦箫脉脉寄关山。

凝心处,品妙音神韵,天上人间。

 

月色润染红颜,令姮娥生妒蔽广寒。

引和风飒飒,流连迷返,凤竹款款,剑舞翩跹。

疏星寂寥,柔云舒卷,晨雾扑朔竞贪欢。

曲难终,赏佳人如画,梦寐谪仙。

 

调寄《沁园春》

梦中听佳人吹月光下的凤尾竹


本篇文章来源于『中国古曲网 』原文链接:http://blog.guqu.net/user1/424673/archives/2009/19183.html

口阔吃遍天下,肠空文采非高。纵横美食充儒雅,狂妄自号老饕。 体胖牵强倜傥,词俗倦怠推敲。今生失意将就过,来世不再糟糕。

TOP

多情的巴乌
老饕 发表于 2009-3-3 11:20:00
本篇文章来源于『中国古曲网 』原文链接:http://blog.guqu.net/user1/424673/archives/2009/19186.html

年前就答应让葫芦丝和巴乌两口子重逢,老饕的体型可不是因食言而肥的。

到网上一通淘,淘到两支巴乌,一支G一支F,老饕喜欢的不得了,拿到后就爱不释手,在单位始终把玩,但不敢吹。

好容易挨到下班回家,又出了茬子……

巴乌有两支,葫芦却有六把(包括两支坏的),两伙都不干了,数量不符导致分配不均,说要实行一夫一妻制。

老饕狂喷鼻血……

于是只好让他们分居,免得互相争风吃醋……

***************************************************

其实没那么乱。

乱的是老饕。

以前净看别人吹巴乌,相当潇洒,以为很好玩,拿回来一试,满不是那么回事儿。

首先就是固定巴乌的问题。老饕还拿着巴乌当笛子吹,却忘了笛子是六个孔,其余的四个手指完全可以固定,而巴乌是七个孔,当吹中音6的时候手指要全部打开,剩余三根手指根本就固定不住。

连巴乌都拿不住,要吹好谈何容易?

于是开始郁闷………………

在网上疯狂的找吹巴乌的视频,又找和巴乌有关的帖子。

我就不信自己琢磨不出来!

苦心人,天不负,真让我给琢磨出点门道来,不过已经是三四天以后的事了。

确实是别扭,难怪老师们都说学巴乌急不得,这块热豆腐还真没吃成……

收获是有的,基本上能稳定了,差的就是熟练程度。唉!每次吹巴乌只一小会儿,手指就会酸痛的厉害,连吹葫芦丝都有了影响。

于是忍痛割爱,将其束之高阁。心血来潮时才拿出来吹一阵。

这不某天老饕吃错了药,心血上涌,把巴乌拿出来臭显,在UC房间里吹了一曲《天边》,一副洋洋自得的样子,用画的话来讲就是臭美中……

好久没有吹过一首完整的曲子了,画也在房间里。有美女在关注,心想好好表现一下,不能在美女面前失态啊。前面的99%都完成的算可以,虽说技巧什么的没出来,但总是没出什么大娄子。

老饕这个乐啊……

印象中有句话叫乐极生悲。

吹到最后一句,马上就要圆满了,八拍的长音吹了七拍半,就差半拍了。

接下来就是见证奇迹的时刻……

(此处需要10秒的掌声加欢呼)

手指一滑,巴乌硬生生从手中飞了出去……

划出一道美丽的弧线落到了桌子上……

囧……

相当的囧

画笑得花枝乱颤。

老饕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就算找到了一般的地缝也不是老饕这种型号的,老饕连掉马胡芦都能卡住,地缝算得了什么?

买块豆腐一头碰死好了……

就感觉脸上越来越热,视频中老饕是面如重枣。

估计有人点个什么红烧猴臀之类的菜,可以用来当主料……

画笑得都快背过气了,听了这么多年葫芦丝巴乌,也没见过能把巴乌吹飞了的。

终于见证了奇迹的发生……

老饕相当佩服自己的肺活量……

和厚脸皮……

本篇文章来源于『中国古曲网 』原文链接:http://blog.guqu.net/user1/424673/archives/2009/19186.html

口阔吃遍天下,肠空文采非高。纵横美食充儒雅,狂妄自号老饕。 体胖牵强倜傥,词俗倦怠推敲。今生失意将就过,来世不再糟糕。

TOP

发新话题
最近访问的版块

少数民族乐器网 - 联系我们 - 清除 Cookies - Archiver - WAP 桂ICP备14004534号

桂公网安备 45030402000077号

Processed in 1.083496 second(s), 10 queries .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5-21 0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