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

小议《葫芦丝演奏的舞台形象》

王厚臣《葫芦丝巴乌考级曲目精选》1到10级
集王厚臣老师最新创作的新曲中,还有伴奏和相应的示范,两个碟
本书因为受葫芦丝爱好者喜爱,所以这是第三版了


李春华教学精品书《葫芦情》春粉必备
全收录李春华老师的原创作品,演奏方法,曲目创作背景等等,
签名收藏必备,含十几首正版示范和相应的伴奏碟两张


张笑编著《张笑葫芦丝教程》第二版【含CD】
本书由张笑老师编著,并给全书的练习曲配上了相应的伴奏方便爱
好者从零开始学习,而且还有很多张笑老师的一些合奏曲。


乔志忱《葫芦丝的新技法和特殊指法》
乔志忱老师的作品,也即《葫芦丝高手之路》从零学起到精通,是
乔志忱老师毕生的作品,受到广大葫芦丝爱好者好评的书!


 

小议《葫芦丝演奏的舞台形象》

 

    看过一些葫芦丝舞台表演的视频,中肯地说,舞台形象好的表演者寥寥,我想,这和平时学习中,对形体表达缺乏重视有直接原因,大家都在一味地练技巧,吹曲子,可真正上台表演,即使演奏很成功到位,表情和肢体语言却很木讷,舞台形象和乐曲的旋律不能融为一体,就显得很不协调,听着顺耳,看着不顺眼,估计就是这个效果。

怎样调整好舞台形象,我认为心态至少调整到我站在舞台上演奏是带给观众美的享受的,自己都紧张不舒展,怎能让观众松弛愉悦呢?客观地说,葫芦丝音乐的肢体表达确有难度,因为双手的演奏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手”这个肢体表达关键部位的发挥。小提琴的激扬、钢琴的洒脱、笛子的风度,你看,都和双手及肢体姿势的发挥直接干系,不过,当我们客观分析葫芦丝演奏的特点时,就可以根据葫芦丝音色的特点,设计出属于葫芦丝的肢体语言,有的朋友可能说设计出的动作是否做作不自然呢?这个问题我认为从自然到不自然需要一个过渡,无规矩不成方圆,如果任由自己发挥,可能自己觉得洒脱,可舞台形象并不好,设计动作就是摒弃多余的动作,使动作更富美感。我也有过几次舞台演奏的经历,我的感受是在一个大型晚会现场,人山人海,如果不加入优美有感染力的肢体动作,葫芦丝演奏节目很难拉动晚会气氛,我想很多有过演出经历的朋友会和我有同样的感受,轻柔和喧闹本身就是一个悖论,良好的肢体语言能很好地调和这个矛盾。对乐曲的优美演奏加上准确的肢体语言,这才是成功的舞台演奏。

希望此篇小文能给初学葫芦丝的朋友提个醒——在学习葫芦丝的同时,也注重舞台肢体语言的练习,为将来登台演出打下好的基础。

TOP

引用:
原帖由 竹林古筝 于 2009-9-1 18:17 发表 分析 的很好,但一般女孩的表现力较强,形体语言也好表现,男的真不好表现。

       竹林古筝说老师说的很在理,由于葫芦丝的音色特点,肢体语言更要突出“柔”的一面,对于男士来说就不太好把握这个尺度了,但我想只要认真琢磨,还是有一个尺度是合适的,而且这个过程需要在舞台上实际表演的不断磨合!

[ 本帖最后由 阳光不锈2006 于 2009-9-2 19:14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燕山春柳 于 2009-9-1 18:37 发表 说的有理。

谢谢,只是想给大家提个醒!谢谢您的关注!

TOP

引用:
原帖由 葫芦岭 于 2009-9-1 18:40 发表 这个真要好好研究,大家都探讨一下

嗯!我觉得也有必要探讨下,各抒己见,创建属于我们葫芦丝的规范舞台表演动作,呵呵!

TOP

引用:
原帖由 柳皮笛 于 2009-9-1 19:35 发表 总结得非常好。我想学葫芦丝之前,应该先去学舞蹈。

有舞蹈功底真会好上加好呢!了解舞蹈的一些节奏和体态也是有好处的!这样的表演才会有专业水准!

TOP

引用:
原帖由 葫芦岭 于 2009-9-1 21:51 发表 这个真的不好做,如果过分讲究动作,必然会影响吹奏,但如果没动作,又很很难推动演出的气氛,我感觉最好是有拌舞,一来可以分散大家对你的注意力,减轻自己的心理负担,更好的吹奏,二来通过舞蹈衬托曲子的意境与气 ...

葫芦岭老师的这个办法也很可行,美其名曰——障眼法,哈哈。我想通过训练,动作和演奏应该是合二为一的,自己都觉得别扭的时候,观众看着肯定很不舒服;如果在有伴舞的情况下,加入一点自己相得益彰的动作,也会使整个节目更协调!

TOP

引用:
原帖由 laobi51 于 2009-9-2 08:41 发表 广东深圳蒋莉老师、刘光明老师和李春瑞老师、东莞倪志平老师带的大批学生,都比较注意舞台形象,在演奏中加上一些活泼适度的肢体语言。阳光不锈提出这个问题,值得老师和初学者们重视!

      吴老师说的很有道理,初学者多加注意会形成好的台风,不好的动作便于改正!如果教师能把肢体语言的教学加入到日常的教学中,那当然更是“全面发展”了~~

TOP

引用:
原帖由 清风竹韵 于 2009-9-2 09:10 发表 其实大部分业余演奏者可能过度注意演奏技巧了! 对姿势,眼神和一些必要的肢体语言不是很重视! 根本没有和观众交流的想法。这真个值得注意的问题!

清风竹韵老师两点提得非常好:1、业余演奏者更要多加注意舞台形象。因为专业演员舞台经验丰富,即使平时不练习肢体语言,在舞台上的表现也会较自然,业余爱好者可能就不成;

                                                 2、眼神!这个也非常重要,这是一个与观众交流的窗口!眼神不能太飘,也不能太板,要有神!

TOP

引用:
原帖由 小小青蛙 于 2009-9-2 19:15 发表 舞台形象好给观众的感觉很重要

看来青蛙姐是感同身受啊!呵呵!

TOP

发新话题
锘�

少数民族乐器网 - 联系我们 - 清除 Cookies - Archiver - WAP 桂ICP备14004534号

桂公网安备 45030402000077号

Processed in 1.078676 second(s), 9 queries .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4-6 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