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冰山上的来客》的主题典《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原来是一首塔吉克族著名民歌。1998年9月中旬,中央电视台《大西北》剧组第二摄制组,在拍摄帕米尔高原上一座哨所的时候,邀请阿米尔和古兰丹姆的扮演者一同前往,与战士联欢。在那里,我们听到了塔吉克民间艺人吟唱的《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原版,并且录了像。这个歌的背后原来是一个凄惨的爱情故事。故事大致是这样的,在丝绸之路尚且红火的年代里,塔吉克人居住的地方,恰好在丝绸之路的南路。一个年轻俊美的塔吉克青年,在一个骆驼队从他的村口经过的时候,为驼铃声所吸引,加入到了骆驼队的行列,当了一名脚夫。
从古都长安到荷兰的鹿特丹,漫长的丝绸之路有8,000公里长。自从这个青年加入之后,丝绸之路上便有了歌声,人们常常能看到,一个面色苍白的塔吉克青年,骑在骆驼背上,一边弹拨热瓦甫一边歌唱的情景。丝绸之路要穿越干旱荒凉、险骏闭塞的阿富汗高原。在那个年代里,喀布尔城中,阿富汗国王有一个美丽的女儿,正待闺中。,公主的美丽远近闻名,而靠骆驼队的传播,她的名字更是越传越远。为自己的掌上明珠选择怎样的一个丈夫呢?国王犯了难。最后,他打发使者向四方贴出告示,选定一个吉日,公开招亲。
这一天,喀布尔城中人满为患。40个国家的王子都来了,都带有各自国家的金银财宝。来的最多的是些平民青年,他们带来的是才智。当这个戏剧性的场面接近尾声,国王和公主面对满殿的优秀青年举棋不定的时候,一个独特的竞争者出现了。阿富汗高原上,残阳如血。从陡峭的山脊,走下来一支过往的驼队。驼队中有一个面色苍白的塔吉克青年,一边弹拨热瓦甫一边吟唱,那歌声和琴声宛如仙乐飘来。
驼队在大殿门口停下了。青年打了一声口哨,长长的驼队像中国的长城一样突然扑倒,青年从驼背上下来。青年戴着一个白色的毡帽,腰间扎一根草绳,肩上搭一副褡裢,完全是个流浪汉的样子。他走上前来深深地道一个万福,然后说:尊贵的国王,美丽的公主,从帕米尔高原远道而来的脚夫向你致敬。我没有财富可以向人夸耀,我也笨嘴拙舌不善机智,我为你带来的礼物是一首歌,这支歌儿的名字叫《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说罢,青年深情地看了姑娘一眼,调了两下琴弦,开始歌唱。歌儿像风一样在大殿里,在喀布尔城中飞旋起来。这是一个人用自己的心灵在歌唱,用8,000公里的路途中所收留的全部感情在歌唱。听到这歌声,所有的人都惊呆了,意识到了人原来可以如此美好,如此高兴,如此纯洁。歌声停息以后,当所有的人还沉溺在歌声中的时候,公主一跃身从她的座椅上跳下来,奔向青年,两片朱唇火热地胶着在青年的嘴上。“就是他,父王!”公主叫道。尽管阿富汗国王也为这塔吉克青年的歌声所吸引,尽管阿拉伯世界历来是产生天方夜谭的地方,但是,让一个尊贵的公主下嫁给一个贫穷的流浪汉,显然是一件不合适的事。因此,国王恢复理智后,断然地拒绝了这塔吉克青年的求婚。“给他一点赏银,让他上路吧!”国王叫道。说完以后,背转了身子。但是两颗年轻的心已经不能分开了。公主已经深深爱上了这个远道而来的流浪汉。虽然被强行分开,但是。回到闺中以后,第二天,第三天,公主的耳旁老是回响着那慑人魂魄的歌声。出外探风的使女告诉她,那青年并没有走,他每天都在宫门外面痛苦地歌唱,歌声就是从那里传过来的。于是,公主央求使女晚上将青年引到她的后花园来约会。
在那个有月光的喀布尔城的夜晚,在丁香花香气四溢的花园里,当这对青年正在幽会的时候,他们被国王的卫队发现了。塔吉克青年没被割掉头颅,这是公主跪下求情的缘故,可他被逐出了喀布尔城。至高无上的喀布尔王还宣布,这个青年永远不准进入喀布尔城,当他所服务的驼队经过阿富汗境内时,必须绕开这座都城。塔吉克青年唱着他的歌上路了。《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这首爱情歌曲,里面竟蕴藏着多少痛苦的感情,这时他才体会到。从古都长安到荷兰的鹿特丹,8,000公里的古丝绸之路上,青年的驼队走到那里,这歌声便唱到那里。在夜晚的篝火旁,青年一边歌唱着,一边热泪盈眶。他的每一声吟唱都像杜鹃啼血。
这个故事的结局是一个悲惨的结局。终于,在风一样的行走中,在某一次的歌唱中,心力交瘁的青年倒毙在了一座沙丘上。他的尸体被同行的脚夫们埋葬,第二年,当这支驼队从这里经过,同行们想对他祭奠一番时,沙丘已经被风吹走,他消失得好像从来不曾存在过似的。
但是《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这首歌流传了下来,并且成为塔吉克民族的文化瑰宝。青年自从有了喀布尔城那一场事情之后,再也没有回到他的帕米尔高原故乡。那歌儿,是过往的脚夫们8,000公里丝绸之路上口口相传,最后传唱到帕米尔的。
当杰出的音乐家雷振邦先生为《冰山上的来客》搜集音乐素材的时候,接触到《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这支歌。当时他一定为这首歌的那种凄楚那种哀伤那种纯真所震撼,于是将它稍加改编,成为这部电影的主题曲。继而,这支歌成为20世纪的经典歌曲之一。原版的《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似乎更纯真、质朴一些,或者说,更好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