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君曾經兩年在業余時間里給外國人當漢語教師,那陣子每天回家批改外國人寫的漢語作文,就像是看卓別林的片子,常常笑得批改不下去,笑得周圍的人跟他一起眼淚爆流。我們常常嘲笑外國學生把“大使館”寫成“大便館”,把“自習室”寫成“自洗室”,把“母牛”寫成“婦女牛”,把“司機”寫成“死雞”。更有甚者一次一個外國學生把“飛機”寫成了“飛雞”,他的作文就寫成了“我坐飛‘雞’來到了北京‘雞’場。
課堂里的外語笑話確確實實就是個笑話,大家在課堂內一笑了之。但如果一個城市街道上的外文路標指示、或旅游景區的外文介紹、或一家餐館的萊譜,或一個賓館飯店的外文標識用錯字搞出了笑話,將不是一件可笑的事,而會大大影響我們城市的形象,有時還會引起一些不必要的誤會。
萊譜:
“日式炒烏冬”在一份菜單上被翻譯成了“用白天的方式炒黑色的冬天”
“榨菜肉絲面”被翻譯成“被擠得流眼淚的肉絲面”;
“驢打滾”(一種卷芯甜點) 譯成了“Donkey rolling in mud”
“夫妻肺片”(川菜) 譯成了“Husband and wife's lungs ”
“四喜丸子”翻譯成“四個高興的肉團”(Four glad meatballs)
“猴魁茶”翻譯成“第一只猴子茶”(Number one monkey-tea)
“童子雞”翻譯成了“還沒有性生活的雞”(Chicken Without Sexual Life)
傳統的“開陽白菜”變成“蝦干炒白菜”翻譯成英文變成“The shrimp fucks the cabbage”。
“一些菜譜竟把“宮保雞”翻譯成“公家強暴雞”(Government abuse chick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