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来谈谈个人的看法。
首先 很多比赛带伴奏的也是初赛清吹,决赛伴奏。几乎没有全部都跟伴奏的。复赛的清吹已经考察了学生的清吹能力了。决赛跟伴奏是考验学生的另外一个能力。
其次 组合比赛不跟伴奏又很多问题。大部分的组合节目都有很多表演和与观众的互动。这也是评分标准之一,没有伴奏这些都无法完成了。所以,组合基本都是全部带伴奏的。
第三 就算是清吹本身也是又问题的。比如曲子上面都有明确的标注乐曲的速度。比赛的学生如何把握速度,如果速度快了或者慢了,如何扣分?还有评委本身的问题。评委能否做到曲子的速度是多少,学生的演奏速度不对是否能发现?曲子中有的节奏不准,如长音吹长了或者短了一点点能不能听出来?有一次我在观摩比赛的时候看到有一个选手清吹的,得了当场次的最高分,但是我听他的长音几乎没有一个是准的!还有现在很多葫芦丝曲子有不同的伴奏,编曲是有不同的。比赛中也见到应为伴奏编曲的问题,清吹时候评委不知道怎样的编曲而把学生扣了很多分,原因是“吹错了”
最后 补充一点,评委本身的问题。就像刚才第三里面说的。评委本身的问题。学生的演奏曲目都是自选,评委在评定水平的时候,主观占了很大的因素,毕竟现在没有统一标准,所以得分不可能很客观。另外评委是不是对学生有可能演奏的曲子都很熟悉。根据我个人的感受,如果自己没有去自己演奏和研究的曲子是根本没有资格去评定好坏的!目前我们大家熟悉的评委中有几个是全面把握乐曲的!说的有不对的地方请包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