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 12345
发新话题
打印

初评此次葫芦丝大赛的功利!

王厚臣《葫芦丝巴乌考级曲目精选》1到10级
集王厚臣老师最新创作的新曲中,还有伴奏和相应的示范,两个碟
本书因为受葫芦丝爱好者喜爱,所以这是第三版了


李春华教学精品书《葫芦情》春粉必备
全收录李春华老师的原创作品,演奏方法,曲目创作背景等等,
签名收藏必备,含十几首正版示范和相应的伴奏碟两张


张笑编著《张笑葫芦丝教程》第二版【含CD】
本书由张笑老师编著,并给全书的练习曲配上了相应的伴奏方便爱
好者从零开始学习,而且还有很多张笑老师的一些合奏曲。


乔志忱《葫芦丝的新技法和特殊指法》
乔志忱老师的作品,也即《葫芦丝高手之路》从零学起到精通,是
乔志忱老师毕生的作品,受到广大葫芦丝爱好者好评的书!


 

初评此次葫芦丝大赛的功利!

   前方传来此次昆明葫芦丝大赛的消息,从电话中了解到此次大赛虽然盛况空前,但是在某些方面还是体现出了一些不和谐及拉、靠现象!有些孩子的报名表里除标注指导老师外,另外会备注一些葫芦丝知名人士的名字,以尽可能的方式来影响评委评分。同样的曲目,在吹奏水平及表现水平差不多的情况下,明显那些备注了知名人士的选手会得到高很多的比分。在现场的家长虽然不见得会吹,但是至少也能听出哪些是吹的好的,哪些是不好的,都反映有此类现象。另外还有比赛选手复赛与决赛用同一首曲子,章程中很明确规定了复赛与决赛需不同曲目,这样的选手一样都得到评分,且不在个别现象。还有作为评委,让自己的学生在自己做评委的赛场比赛,虽然评分会去掉高低分,但不可否认的是,考虑到面子问题,势必会影响在场其他评委的打分吧。另外还有些话,就不方便说了。以上几点,让那些没有背景,没有知名人士做后盾的选手情何以堪。去年在北京的燕山比赛已经领教过一次了,没想到这次的昆明赛依然是这样。看来以后这种比赛的确没必要再参加了。哎,让孩子把葫芦丝当个兴趣吧!!!!!

-----------一个没有靠山的比赛选手的家长

TOP

本来对葫芦丝有着非常强烈的爱好,一次北京,一次昆明,实在让一个葫芦丝迷伤透了心啊!哎!!!!!!!!!!!!!!

TOP

看来葫芦丝比赛也到了拼干爹的时代了!

TOP

对于比赛,平常心对待吧
不会吹葫芦丝,别称我为老师啊,求求了~~

TOP

让那些没有背景,没有知名人士做后盾的选手情何以堪。说的很对,去的一般都挂着某名家名号,吹的再烂也会考虑到面子问题,给个金奖

TOP

去年在北京,楼主实地现场亲身经历了评委在打分过程中产生的亲情分,关系分,更有家长在现场提出了质疑,虽然最后不知是否得到了解决,但是在赛场外,与很多的家长在交流中都谈到了评委们在打分时的不公平,虽然此次昆明赛赛制改为现场亮分,楼主虽不在现场,但从家属在现场的回馈看,短信里只有一句话“社会太黑暗了,我们是没戏的,以后也别参加什么比赛了”。

TOP

淡定··淡定··平常心对待

TOP

如果真是这样的话,统统都在误人子弟啊。。。。。。。。

TOP

作为没参与比赛的局外人说说我自己的想法吧。我个人认为最终还是实力说话。参赛、不管是任何比赛,靠前面的几个总是吃亏得不到高评分的,这是普遍规律。我朋友这次也在昆明比赛,也没拿到理想的成绩。他水平也挺高的。不过心态却很好。比赛有了收获,锻炼自我了就是最好的。其实您可当吸取经验教训,交流学习,开阔眼界,并不是说去比赛就是冲着得金奖啥去的,我个人还是觉得重在参与的好。锻炼孩子的自信与胆量,提高孩子的演奏水平,知道比自己好的同学大有人在所以会想着积极练习,下回就有经验了。如果真是苗子,是真材实料的没有靠山一样也会被挖掘,是金子总会发光的。不怕评委看不到,是吧?把心态放平点。我以前也参加过比赛,确实厉害的高手多,比赛没想要怎么样什么奖,体验这个宝贵的学习过程。说的不对,楼主见谅噢

TOP

TOP

 41 12345
发新话题
最近访问的版块
锘�

少数民族乐器网 - 联系我们 - 清除 Cookies - Archiver - WAP 桂ICP备14004534号

桂公网安备 45030402000077号

百度统计

Processed in 1.124924 second(s), 10 queries .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4-9 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