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引用Balance1204在2009-3-21 1:42:01的发言:
吹葫芦丝啥时候变成一种工作了? 如果真是这样,那就太可悲了.
“Balance”朋友,不知您所说的“工作”指的是什么?是指王老师来给大家辅导吗?还是其他什么意思?所谓的“可悲”就更不理解了。不知怎么会有这种感觉!
三年来,西安的葫芦丝爱好者们聚在一起,互相学习,共同提高,充实了生活,愉悦了身心,结识了朋友,增进了友谊,大家都感到有这样一个集体很快乐。而西安葫芦丝队伍的迅速壮大和发展,正是走了一条专家和群众相结合的道路。正是由于王老师和其他各位老师及一些热心葫芦丝活动朋友们的无私奉献和热情奔波,才使西安的葫芦丝群众活动搞得有声有色,才有了一定的凝聚力,才有了今天的具有四百多会员的“陕西省葫芦丝巴乌专业委员”。王老师牺牲他宝贵时间为大家写了二十多首合奏曲,并经常和其他老师到各分会去给大家辅导,原“联谊会”及各分会的负责人也为组织好大家的活动而积极努力。所有这些,大家都是分文不取,都是尽义务,甚至还要倒贴。如果把王老师和大家做的这一切看作是“工作”,那么这些也都是为了我们共同的爱好,为了有更多的人获得快乐而“工作”。自然,从中我们也已感受到了这种快乐。这种精神值得提倡和发扬,值得赞誉而不是责难,我们希望有更多的热心人为此而努力“工作”。有的会员说:“等咱们老了,大家住到一个养老院,大家还在一起吹葫芦丝,还在一起玩”。这种发自内心的语言,正反映了会员们的心声。只有融入到这个集体中,只有真诚的为大家奉献,才能真正体会到这种“快乐”而不是“可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