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赴云南参加中国第二届葫芦丝寻根之旅活动之体会 [打印本页]

作者: 依山傍水    时间: 2015-8-29 22:06     标题: 赴云南参加中国第二届葫芦丝寻根之旅活动之体会

<P style="TEXT-INDENT: 28pt; MARGIN: 0cm 0cm 0pt; mso-char-indent-count: 2.0; mso-pagination: widow-orphan" class=MsoNormal><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COLOR: black; FONT-SIZE: 14pt; mso-bidi-font-family: 宋体; mso-font-kerning: 0pt">芒市文体新广旅局主办,德宏弘韵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云南明典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德宏州葫芦丝协会承办,云南勐巴娜西珍奇园有限公司、云南报业有限公司协办》。<SPAN lang=EN-US> &lt;</SPAN>安徽省马钢老年大学的葫芦丝演奏者为观众吹响葫芦丝<SPAN lang=EN-US>&gt;</SPAN>。由上可见,葫芦丝的家乡是多么重视我们这次的“寻根之旅”。<SPAN lang=EN-US><BR>    6</SPAN>、拜师学艺之旅。我们马钢老年大学“寻根之旅”一行朋友,这次来云南最主要的目的之一就是学习葫芦丝的技艺,请大师帮助我们在葫芦丝教学中与到的问题解惑答疑。这次活动中,冯晓黎秘书长特意安排云南省葫芦丝教育家,葫芦丝制作传承大师,葫芦丝演奏大师龚家铭教授亲自给我们马钢老年大学的朋友教学他的独门技艺“循环换气”,由于大师现场的身传言教,让我们马钢的朋友得到大师的真传。著名的葫芦丝词曲作家,云南省葫芦丝巴乌学会副会长曹鹏举先生,为我们一行朋友阐述了葫芦丝演奏的风格,各民族葫芦丝演奏技巧使用的特点,用葫芦丝演奏草原风格曲子及其长调等技巧的方法等等。中国葫芦丝巴乌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著名的葫芦丝及管乐演奏家何源教授,专门为我们马钢一行的朋友上了一堂葫芦丝专业知识和教学技巧的答疑解惑课。给我们大家解除了不少疑惑,统一了大家对一些技巧的模糊认识,提高了朋友们对葫芦丝技巧使用的使用水平和理论水平。由于葫芦丝大师们的谦和及有问必答的大师教学风格,让我得到了莫大的感悟。我今后要向大师们学习,在马钢老年大学领导下,和马钢葫芦丝教学团队的朋友们一道,尽我们最大努力,共同为我们马钢葫芦丝的教学和葫芦丝文化传承做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SPAN><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2pt; mso-bidi-font-family: 宋体; mso-font-kerning: 0pt" lang=EN-US><?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o:p></o:p></SPAN></P>
<P style="TEXT-ALIGN: left; TEXT-INDENT: 42pt; MARGIN: 0cm 0cm 0pt; mso-char-indent-count: 3.0; mso-pagination: widow-orphan" class=MsoNormal align=left><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COLOR: black; FONT-SIZE: 14pt; mso-bidi-font-family: 宋体; mso-font-kerning: 0pt">此次“寻根之旅”,主办方分别给我们安排了三场葫芦丝演出,其中一场是我们马钢老年大学葫芦丝专业学员自己独立的在勐焕大金塔广场舞台上给观众表演。在这场演出中,我们的吹奏水平虽然不是很好,但是我们得到了锻炼,这也是向葫芦丝家乡的父老乡亲们的汇报,能在勐焕大金塔演出,这是葫芦丝家乡的父老给我们的最大荣誉和鼓励!另外两场是交流演出,一场是在德宏州所在地芒市的勐焕大金塔广场,此场演出,汇集了德宏州葫芦丝教学系统,葫芦丝演奏团体的各路葫芦丝演奏名家和高手。著名的葫芦丝教育家,葫芦丝演奏家龚家铭教授亲自带弟子与我们马钢葫芦丝学员同台演出。第二场交流演出是在葫芦丝发源地梁河帮盖村,当地的多位大师也是与我们同台演奏。通过这几场交流演出,我们深感葫芦丝发源地的葫芦丝文化底蕴的深厚,大师们精湛的表演技巧,给我们以后葫芦丝学习和提高起到极大的示范和促进作用。我们马钢老年大学葫芦丝专业的一行学员,在与大师们同台的两场演出中,了解到葫芦丝艺术的博大精深</SPAN><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COLOR: black; FONT-SIZE: 14pt; mso-bidi-font-family: 宋体; mso-font-kerning: 0pt">,看到了我们的不足之处,让我们开了眼界。同时也得到了各位专家和大师对我们的好评和鼓励。在每场演出中,都能听到当地葫芦丝家乡的乡亲们的热烈掌声及热情的赞扬和鼓励。何源教授和曹鹏举大师以及冯晓黎教授对我们马钢老年大学葫芦丝的表演给予了极大的肯定,他们一致认为“就目前像马钢老年大学有<SPAN lang=EN-US>1</SPAN>百多位葫芦丝学员规模的国企老年大学还是不多见的”。并对我们分年级,分层次,分内容的葫芦丝教学形式也给予了极高的评价。让我们一行倍受鼓舞。<SPAN lang=EN-US><BR>    </SPAN>由于我们马钢老年大学的朋友和各位大师们同车行,同吃住近七天,几天来大家相处的情谊很深,我们在通过大师们一言一行的点滴中,了解到各位大师们的知识是那么的渊博,为人是那么的谦和正直,尤其是拳拳爱国之心更让我们从心底佩服和尊敬。在和大师们共同生活的数天里,大师们对我们的教诲,我们将永远铭记。在最后行程的两天,云南省葫芦丝巴乌副会长曹鹏举大师和中国葫芦丝巴乌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何源教授向我们提及到,“你们马钢老年大学葫芦丝吹的那么好,以后在外面要用葫芦丝宣传自己的马钢和家乡,你们要有马钢自己能吹又能唱的曲子,并愿意帮助我们来实现这个愿望。大师们的一些话,让我们激动不已。各位大师们这样对马钢的深情和关心,我们同车一行的马钢老年大学葫芦丝专业的朋友内心十分感动。葫芦丝的他们对马钢的这份发自内心的情,得到了我们全体一行马钢葫芦丝专业学员的热烈掌声!大家纷纷邀请大师们到我们马鞍山,到我们马钢,到我们马钢老年大学做客!回忆当时情景我至今心情还难以平静。<SPAN lang=EN-US><BR>    </SPAN>此次云南之行,深深感觉到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葫芦丝是民族乐器的一种,她虽发源于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但是华夏的瑰宝无论源于中华大地那个方向,她终将传播到整个华夏大地。天国的云南!美丽的自然,善良勤劳而又爱国的云南朋友们,我这次到云南“寻根之旅”荡涤了我的心灵,震撼了我的情感。葫芦丝的缘,民族兄弟的情------云南,我还会再来!<SPAN lang=EN-US><BR style="mso-special-character: line-break"><BR style="mso-special-character: line-break"></P><o:p></o:p></SPAN></SPAN>
<P style="TEXT-ALIGN: left; TEXT-INDENT: 28.5pt; MARGIN: 0cm 0cm 0pt; mso-pagination: widow-orphan" class=MsoNormal align=left><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COLOR: black; FONT-SIZE: 14pt; mso-bidi-font-family: 宋体; mso-font-kerning: 0pt">这次“寻根之旅”活动无论吃住行,还是专业知识和文化的交流,都给我们留下了及其美好的映像。此次活动还丰富了我们对云南人文地理的了解,增加了我们对云南的近代和古代历史的了解。在此,我代表马钢老年大学一行的朋友们再次感谢冯晓黎秘书长!感谢云南省音协云南省葫芦丝巴乌学会!感谢何源老师!感谢曹鹏举老师!                    <SPAN lang=EN-US><o:p></o:p></SPAN></SPAN></P>




欢迎光临 葫芦丝专业论坛 (http://bbs.hulusi.com/) Powered by Discuz! 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