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马老师有空放到灌水区。谢谢!
2015.5.29
一首乐曲改变了一个人的生命轨迹
——张 贺葫芦丝讲座后记
老吴
我与张贺老师素未谋面,只是在他发表《打跳欢歌》教案时心生敬佩。跟这位西北汉子握手时觉得,以后老夫就叫他“张贺”,不须称“老师”——太年轻了嘛!190斤的大块头,红光满面、颜值十足。白T恤、灰短裤加上酷呆的“火箭”发型,健康、阳光、壮硕、时尚!
才三十出头,身兼宁夏葫芦丝协会会长、山西葫芦丝协会会长的张贺,“两边飞”够忙的,“业余”爱好竟然是玩“越野”,令我这个曾经在五指山原始森林里闯荡了6年、摆弄过美军中吉普的“野老”立马觉得他“牛”什么的!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
张贺的故事呈现了他独特的个性。这是一种被某些励志案例称为“成功人士”的与众不同的个性。
在宁夏一座化工厂的家属区的小平房里,张贺度过了他的童年。父母下班回到家,张贺看到的是父母工衣上被硫酸烧蚀的破洞。
自幼喜欢音乐,张贺学了竖笛、手风琴。家境不好,买不起乐器,只好以每月30元的价格租用手风琴。后来又苦练了竹笛。
因为在电视剧《新白娘子传奇》中听到了美妙的葫芦丝乐曲,“一见钟情”地迷上了这种乐器。
冥冥中,张贺的一生似乎都注定要托付给神奇的葫芦丝。
17岁,张贺以第二名的优异成绩考上了一所大学的笛子本科专业。入校报到后,跟校长说特喜欢葫芦丝。没想到校长回了一句:那不是乐器。张贺当下就决定离开这所学校。
几经周折,张贺打通了李春华老师的电话。李老师说:要真正学好葫芦丝,就到云南来。
2005年秋,张贺来到昆明,第一件事是拜见李春华老师。在李老师指导下,系统学习葫芦丝艺术。张贺悟性高,肯钻研,备受李老师器重。云南艺术学院浓厚的民族文化氛围,使张贺得益匪浅,他的竹笛、葫芦丝技艺日渐精湛,还牵头组建了大学葫芦丝社团。
毕业后,张贺选择到山西太原创业。开头住的是潮湿的地下室,老鼠横行,一早醒来,会发现拉在身上的老鼠屎。。。。。。
后来几年,张贺参加了几届全国葫芦丝大赛,都斩获金奖。。。。。。
再后来,张贺就带出了不少学生,普及民族音乐做出了相当可观的成效。。。。。。就担当了两个省区的葫芦丝协会的会长。。。。。。就玩单车、玩摩托、玩越野。。。。。。
成功者永不放弃,放弃者永不成功——这是一条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
在李老师的得意门生中,张贺大概算作“开山弟子”,被戏称为“大师兄”。
张贺“讲话”很会“看对象”。参加讲座的多为学历高、“葫历短”的老年初学者。讲演中,张贺不用文稿,侃侃而谈,大受欢迎,所有的听众讲座结束时都成为了“贺粉”。
讲座中,张贺示范演奏的乐曲有:《打跳欢歌》、《断桥残月》、《竹林深处》、《有一个美丽的地方》、《月光下的凤尾竹》、《心经》、《竹楼情歌》、《清清玉湖水》等。
如何能够持之以恒地学好葫芦丝,张贺借用了一位老师的说法:一是要有兴趣;二是要有MP3;三是要有小音箱。
怎样解决“憋气”,张贺示范嘴角“隐性”放气。也解释循环换气方法可用。
张贺主张,要“轻松地吹奏”,“演奏喜欢的乐曲”;“ 环境、磁场会影响演奏者的情感。演奏时要有思想、有画面感”;“要重视小曲子的练习,力求吹出韵味。不一味追求高难乐曲。”
葫芦丝给我们带来开心、快乐和健康。我们身边也许也有一些笛子迷、葫芦丝迷。他们是否也会像张贺一样“幸运”地成为一位葫芦丝音乐艺术的佼佼者呢?
年轻人的前面,路很长,充满不确定因素。许多结果,看来是偶然的,其实为其铺垫、充填的都是一些必然的因子。
看那双能够牢牢操控越野车方向盘的手,也能在葫芦丝上面似精灵舞蹈般美不可言地跳跃,我们就知道张贺成功背后所付出的一切。
愿张贺在葫芦丝艺术上有更多的建树,多来广东作客!
二○一五年六月一日草记[attach]92356[/attach][attach]92357[/attach]
热烈祝贺张贺老师的讲座成功举办。很欣赏张老师的为人和才华,愿您今后的路越走越宽哦。
吴老师好文笔,把张贺老师写活啦!俺也报名当“贺粉”,还要当“吴粉”哈
欢迎光临 葫芦丝专业论坛 (http://bbs.hulusi.com/) | Powered by Discuz! 6.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