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马头琴的传说
[打印本页]
作者:
清风竹韵
时间:
2015-4-19 19:39
标题:
马头琴的传说
马头琴,因琴头雕饰马头而得名。《
清史稿
》载:"胡琴,刳桐为质,二弦,龙首,方柄。槽椭而下锐,冒以革,槽外设木如簪头似扣弦,龙首下为山口,凿空纳弦,绾以两轴,左右各一,以木系马尾八十一茎扎之"。可知,马头琴原来也有龙首。此早在《元史》卷71《礼乐志》有载:"
胡琴制如
火不思
,卷颈,龙首
二弦
,用弓捩之,弓之弦为马尾。"据岩和有些历史资料中显示古代蒙古人开始把酸奶勺子加工之后蒙上牛皮,拉上两根马尾弦,当乐器演奏,称之为"勺形胡琴"。当前很多专家认为这就是马头琴的前身。
马头琴由
共鸣箱
、琴头、琴杆、
弦轴
、
琴马
、
琴弦
和琴弓等部分组成,共鸣箱呈正梯形,也有极个别
的做成六方形或八方形,琴箱框板多使用
色木
、
榆木
、
花梨木
、
红木
或
桑木
等硬杂木制成,上下两框板的中央开有装入琴杆的通孔,左右侧板上分别开有出音孔,琴箱正背两面蒙以马皮、牛皮或羊皮,皮面上彩绘民族图案为饰,也有正面蒙皮、背面蒙以薄木板的。琴头、琴杆多用一整块色木、花梨木、红木或
松木
制作。琴头呈方柱形,顶端向前弯曲,造型为雕刻精细的马头,既有奔马的马头,也有立马的马头,有的是在琴杆上端直接雕出,也有的是雕好以后粘上去的。弦槽后开,多有槽盖,两侧横置两个弦轴(左右各一)。弦轴又称把子,采用
黄杨木
或琴杆木料制作,轴杆为圆锥体,轴柄呈圆锥形、八方形、瓜棱形或扁耳形,圆锥形 轴柄外表刻有直条瓣纹,便于拧转,有的轴顶为圆球形。琴杆为半圆形柱状体,前平后圆,正面为按弦指板,上端设有山口,下端装入琴箱上下框板的通孔中。皮面中央置木制桥形琴马。张两条马尾弦,两弦分别用40根(里弦)和60根(外弦)左右长马尾合成,两端用细丝弦结住,上端缠于弦轴,下端系于琴底的尾柱上。琴弓用藤条或木料制作弓杆,两端拴以马尾为弓毛。
经过多年的传承,马头琴也随着时代发展,进行了多项改 革。在二十一世纪出初马头琴演奏的形式也慢慢发生了变化,从以前呆板的演奏变成了视觉表型的艺术。2005起初由
神骏乐团
站立式演奏方法开始,而且乐团在音乐上做了大胆的变化,使得音乐的气氛更为大气 在表演上灵活自如 更具有活力 ,体现了具有年轻活力的马头琴演奏方式。这样经过多年的改良渐渐形成了一套完美演奏形式。而随后有许多马头琴演奏员渐渐模仿变为站立演奏,使得马头琴的流传更为广泛。
国家非常重视
非物质文化遗产
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蒙古族马头琴音乐经
国务院
批准列入第一批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2009年4月,蒙古族马头琴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
非物质文化遗产
名录。
布林
为蒙古马头琴继承
阿斯汗,汉名包洪声,和爱人多兰卓格都是青年马头琴演奏家,优秀音乐制作人,中国马头琴学院会员,大庆民族歌舞团(杜尔伯特蒙古族歌舞团),杜尔伯特马头琴普及中心教师,大庆市师范学院马头琴教师。曾多次代表中国文化部及黑龙江文化厅出访各国参加《中国文化周》国际文化交流及演出活动,2004年为世界五百强企业表演马头琴独奏,2014年12月21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办大型蒙古原创音乐MV专辑《女神湖》发布音乐会,活动嘉宾有著名歌唱家德德玛以及白岩松,布仁巴雅尔,齐峰,朝克,曲比阿乌,乌兰托娅,格格,彝人制造,降央卓玛,呼斯楞,安达组合,白云,等圈内朋友及前辈的祝福。
作者:
竹林古筝
时间:
2015-4-20 08:00
好听死了,太喜欢了,微信上已经听了,真的是百听不厌,谢谢王老弟的分享。
作者:
竹林古筝
时间:
2015-5-19 22:03
怎么没有人来欣赏?
作者:
yf英子
时间:
2015-5-19 23:06
引用:
原帖由
竹林古筝
于 2015-5-19 22:03 发表
怎么没有人来欣赏?
我来了,真的好听,一边听曲一边干点静心的事更美!,谢谢清风分享的美曲
作者:
欢乐一族
时间:
2015-5-20 04:10
静静的聆听,慢慢的享受。
作者:
妙音漂漂
时间:
2015-5-23 11:48
醉了。好听极了,都想拉了
作者:
阳春白雪
时间:
2015-5-23 15:37
引用:
原帖由
竹林古筝
于 2015-5-19 22:03 发表
怎么没有人来欣赏?
俺来了,好听极了
作者:
梅花香
时间:
2015-5-24 21:49
看标题还以为是“马头琴的传说”只要这首蒙古歌曲,不过只要是马头琴,俺都灰常稀饭。
作者:
闲云野鹤512
时间:
2023-8-4 15:09
喜欢马头琴的传说
欢迎光临 葫芦丝专业论坛 (http://bbs.hulusi.com/)
Powered by Discuz! 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