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标题: 简析葫芦丝音高与指法的基本原理 [打印本页]
作者: 水滴石穿 时间: 2025-4-29 20:30 标题: 简析葫芦丝音高与指法的基本原理
(一)音高发声原理
吹管类乐器的音高基于以下物理原理:管中空气柱越短,其振动频率越高;空气柱越长,则频率越低。所以,开孔位置决定了音高。管乐器具有多个音孔,手指遮按音孔,或敞开音孔,就产生不同的空气柱长度,从而发出不同的音高(主音)。当然,精确的主音还需要用科学仪器进行标定和调试。
对于葫芦丝,距离葫芦底部最近的开孔(不妨简称为最近开孔)基本上决定了空气柱长度,因为吹奏的空气流主要是从最近开孔散发出来。所以,最近开孔决定了音高(即主音高)。
虽然最近开孔决定了音高,但其余孔的开闭对音高也有影响,因为有少量气流是从其余音孔里散射出来。所以,手指按住其余音孔,就对主音频率产生了影响(通常是降低频率),这是吹奏半音的基本原理。
例如,同时按住葫芦丝第六、 七两孔,则最近开孔为第五孔,产生音高为 3,这时,如果再按住几个其余音孔(即按住第一孔到第 四孔中的几个孔),就会使音高有所降低,降低幅度接近半个音程,因此近似获得 了b3 (即#2)的音高。(见图1)
有了主音和半音,就使得管乐器能够演奏完整的曲子。
(二) 不同指法的原理
之所以存在筒音作5的指法,是因为设计制作的各个位置上的孔,所产生的音高关系,符合5 6 7 1 2 3 4 5 6的音程关系,即相距半音程和全音程的排列方式。这种孔距排列基本上是所有吹奏类管乐器的通用和默认形式。(下划线5、6、7表示低音)。
任何葫芦丝默认的调子就是指筒音作5的调子。同一个葫芦丝,各孔位置已经固定,但通过不同的按孔方法,可以获得不同的调子(非默认调),其原理也是通过不同的按指形式,拼合出该非默认调子的音程关系。
参考筒音为5、1、2的指法(见图2),以此类推。
欢迎光临 葫芦丝专业论坛 (http://bbs.hulusi.com/) |
Powered by Discuz! 6.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