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丝竹新韵】 [打印本页]

作者: 因心    时间: 2005-2-24 16:15     标题: 【丝竹新韵】

1.丝竹新韵 杨春林曲 江南丝竹是流行于江苏、上海、浙江地区的民族器乐合奏形式,由于使用乐器为丝弦乐器和竹管乐器,所以人们称它为“江南丝竹”。江南丝竹乐曲的旋律大多数为轻快流畅、连绵起伏、优美典雅,著名的“江南丝竹八大名曲”在民间广泛流传。 《丝竹新韵》这首乐曲以江南丝竹传统的手法、风格、结构形式,在创作中刻意出新,力图为江南丝竹再添新韵。 2.北方民族生活素描(第三乐章《渔歌》 第四乐章《冬猎》) 刘锡津曲 乐曲描绘了一幅北方各少数民族充满生活气息而又形象各异的风情画。曲共分四段。其中第三段——渔歌描写了以捕鱼为生的赫哲人在渔舟晚归时的欢乐歌声和愉悦心情。第四段——冬猎描写了居住在大小兴安岭的鄂伦春人的狩猎场面。 3.春江花月夜 秦鹏章、罗忠榕编曲 (指挥:秦鹏章) 《春江花月夜》是中国著名的传统乐曲,原为古代的琵琶大曲,名《夕阳箫鼓》、《浔阳夜月》、《浔阳琵琶》等。1925年,上海大同乐会的柳尧章和郑觐文首次将其改编成民乐合奏。而后由秦鹏章、罗忠榕先生改编的民族管弦乐曲,更以其婉转优美的旋律,起伏流畅的节奏,精巧淡雅的配器,使此曲不胫而走,成为民族管弦乐的典范之作。 4. 打歌 郭亨基曲 乐曲描写云南滇西巍山地区土族打歌时的欢庆情景。流传于巍山地区的土族“打歌调”以Re、Do、Soi三个音构成,再配合即兴唱词“打歌来来,打歌来来”,欢快活跃,别具风格。   5. 望春风 (《台湾民谣组曲》之二) 杨春林编曲 根据流行于台湾的名曲《望春风》改编而成。编者充分调动了各种配器手段,极大发挥了各类乐器的特点和色彩,使乐曲深沉悠扬、清新自然,令人听后回味无穷。 6. 喜悦 顾冠仁曲 中国江南苏州一带既说又唱且弹的曲艺“评弹”,深受人们的喜爱。《喜悦》这首乐曲吸收评弹唱腔优美、圆润的特色和伴奏华丽、跳跃的特点,创造出两个对比性的主题,并由极富特色的“评弹过门”穿插其间。整首乐曲结构灵活多边、此起彼伏、诙谐幽默、引人入胜。   7. 望果节之夜 张坚曲 望果节是西藏人民庆祝丰收的传统节日,全曲用西藏地区特有的音乐曲调,以优美的旋律,铿锵的节奏,表现了西藏人民载歌载舞、喜庆丰收的场景。 8. 蜀宫夜宴 朱舟、俞抒、高为杰曲 该曲创作与1981年。乐曲根据成都市郊五代前蜀王建(907-918在位)墓所刻二十四幅乐舞石刻图象,虚拟蜀宫夜宴的歌舞场面,具有独特的曲调和艺术构思。全曲由三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夜空宁静,月色清凉,乐工侍宴,宾主在典雅的乐声中就席;第二部分,女乐表演《霓裳羽衣物》;第三部分,变化再现第一部分的旋律,宴毕送客。结尾的旋律有感伤的余韵。曲作者为求再现古代《霓裳羽衣舞》的音乐,参考了宋代姜夔《白石道人歌曲》中的《霓裳中序第一》曲谱及白居易诗《霓裳羽衣舞歌》等有关文献。在素材的使用、曲式的设计、乐队的编制、配器等方面都做了有意义的探索。 ******************************************************* 1. http://www.artsruc.com/musicruc/mycd1/szxy.mp3

2. http://www.artsruc.com/musicruc/mycd1/yg.mp3

2. http://www.artsruc.com/musicruc/mycd1/dl.mp3

3. http://www.artsruc.com/musicruc/mycd1/cjhyy.mp3

4. http://www.artsruc.com/musicruc/mycd1/dg.mp3

5. http://www.artsruc.com/musicruc/mycd1/wcf.mp3

6. http://www.artsruc.com/musicruc/mycd1/xy.mp3

7. http://www.artsruc.com/musicruc/mycd1/wgjzy.mp3

8. http://www.artsruc.com/musicruc/mycd1/sgyy.mp3


作者: 烟花烫    时间: 2005-2-28 21:28

绝赞

春江花月夜

我最喜欢的诗

我最喜欢的曲子

每天睡觉前必听的曲目


作者: 燕翅山居士    时间: 2005-3-2 06:56

很好!
作者: 情森森    时间: 2005-3-2 23:51

很美.


作者: 竹坞百合    时间: 2011-10-6 19:11     标题: 回复下载音乐

很喜欢杨春林的作品,找了好久这张专辑,谢谢您的分享!
作者: 葫芦星水    时间: 2011-10-16 09:59

细细介绍作品..........




欢迎光临 葫芦丝专业论坛 (http://bbs.hulusi.com/) Powered by Discuz! 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