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特点:
1、林荣昌老师 四十年 葫芦丝乐曲创作 结晶
2、曲佤哈文 十二年 葫芦丝教学积累
3、汇集 146 首 葫芦丝巴乌乐曲
4、高级葫芦丝乐曲 66 首
5、二十三种葫芦丝巴乌技巧介绍与综合练习
6、独创五星评分法
7、一级至十级的乐曲及配套技巧练习
8、八孔葫芦丝、双管巴乌指法表与相关乐曲
9、 人民日报出版社 集结出版
10、本书内容丰富,音符较大,保护视力
11、本书适合青少年葫芦丝考级、培训时使用
12、本书也能满足成年人从易到难学习,自娱自乐的要求
本书作者 林荣昌、曲佤哈文 祝愿大家六时吉祥,幸福安康!
《葫芦丝巴乌教学演奏精英导航》
后 记
曲佤哈文
葫芦丝,最初我只是迷恋它的音色,但这个爱好一坚持就是十多年,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在我身上得到了验证。并非音乐科班出身的我,倘若不是有幸遇上恩师林荣昌,就不会有今天的成绩。多年来恩师一直教导我:“谦逊做人,勤奋做事”、“德艺双馨德在前”、“弟子不必不如师,你们要能够超越老师,老师才是真的高兴”。这些话一直在我耳边回响,在恩师谆谆教诲下,我的葫芦丝教学道路越走越平坦。
前些年我只忙于自己的事业,而忽略了照顾父母。直到母亲病重才恍然大悟,追悔不已。为了不留下“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遗憾,我中断了两年的教学工作,尽心陪伴母亲。好在上天眷顾,母亲康复,教育事业才得以重新起航。此后,我不仅是为了更好的生活去赚钱,而是诚心诚意落实“德行、孝行”教育。从2010年开始,我把“孝亲尊师,知恩报恩”作为教学宗旨。本书中的乐曲《感恩》,就是我为教育学员而创作的葫芦丝乐曲。“百善孝为先,行孝要趁早”。我们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父母的恩德,我们所有的成绩背后都有他们的辛劳和汗水。
这本书是恩师林荣昌教学、作曲四十年的结晶,也是我用三年时间打谱成形的心血。希望本书能够帮助众多葫芦丝、巴乌教师开展教学,能培养出“德艺双馨”的葫芦丝、巴乌教学演奏精英。
哈文非常感恩这一路伴我成长的父母师长,感恩这一路的坎坷荆棘,感恩帮助收集资料的杨赞生老师,感恩帮助校对曲谱的丝竹轩同仁和出版社的诸位老师们。祈愿大家六时吉祥、幸福安康!
2014年10月 桂林 丝竹轩
序
林荣昌
来自天籁,远古乐粹,娓娓如梵语,袅袅似梵音。葫芦丝、巴乌柔曼清悠、飘渺醇甜、拨人心弦、触碰心魄的神韵,就是这般感人肺腑、沁润心田、令人遐想和神往的葫芦丝、巴乌是植根于云南众多少数民族簧片类吹管乐中的佼佼者,以其独特的音色,美妙的乐音,脱颖而出、独领风骚。该乐器虽已在云南各民族中传承数百年不衰。但是,能从边陲一些少数民族小群体的寂寞中走出来,风生水起地兴盛燎原于国内外,也仅仅是伴随着改 革开放以来近三十多年的事。一门艺术要走出深闺,走出村寨,走入广阔天地,总会几经风雨,曾经沧海。尽管任何一种乐器最初都是来自草根,葫芦丝、巴乌这件小小的少数民族草根乐器,从能够被大众认识到认可,从被接受到喜爱,最终能达到流行,风靡仍至大热的境况,它并非是一帆风顺、平坦通途的。也曾经历过蛮荒的开拓,坎坷和挫折、忧心和煎熬。在需要勇气、智慧和坚持的时候。是无数至诚酷爱葫芦丝、巴乌艺术的仁人,智者和热心执着的艺术家们,凭着对寻梦葫芦丝、巴乌艺术事业的担当与责任感。顶着在草根艺术热于“正宗”艺术时,所谓流派门户唯我之尊的偏见和非议,嘲讽和歧视的压力。无论是乐器的制作者们,传承者们,到音乐作品的创作者们,都怀揣着不惧怕被说三道四,与被诋毁贬低的容忍,让向着高高蓝天的葫芦丝、巴乌,这只风筝放飞梦想。正是由于禁住了艺术实践的考验,经历了不同观念的碰撞,抱定对传统民族文化坚守继承的信念,鼓足对草根艺术传承不懈努力,不畏艰辛的勇气,梦寐对葫芦丝、巴乌艺术春天期待和憧憬,凭自觉、自信,至死不渝的文化意识走到今天。伴随文化产业发展繁荣的机遇,艺术培训、艺术演艺市场凸显活力,特别是草根艺术较之高雅艺术更容易接到地气的优势,在文化艺术大繁荣、大发展的喜人大环境下,葫芦丝、巴乌艺术在花繁锦簇,群芳争艳的艺术春天里浴火重生,沐露喧妍,终赢得大众的认可、喜爱和定位。
艺海千帆竞,乐坛百卉馨。艺术要发展,竞技显魅力。不同的文化艺术是不同民族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历史文明的核心价值总和的体现。也是识别不同民族基因的试金石。不同民族的文化艺术体现着不同民族的精神和品格,是遗存着不同民族文化生态价值和文明图景。其精华部分都是不同民族自己通过生生不息的创造、传承、积淀而形成的各民族自己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作为葫芦丝、巴乌艺术界的一名资深老兵,今天能有幸目睹到源自云南的少数民族乐器葫芦丝、巴乌,能为中华民族乐坛的繁荣增色添彩。在祖国民族乐器大家庭中创出自己的辉煌,劈出一片新天地,筑起自己的丰碑。为此倍感欣喜、赞佩、宽慰和祝福。数十年间我为葫芦丝、巴乌这小小乐器曾写下了一些独奏作品,亲历过葫芦丝、巴乌的兴衰历程。面对世态变幻之无常,也曾沮丧后又重新点燃创作激 情,遭嘲讽后却反为民意认可,最终是时间给出了公道的评判。百感之余,回首审视今天的人们对葫芦丝、巴乌热爱普及、自娱自乐、寓教于乐的盛况,想着葫芦丝、巴乌艺术今天能张显出的耀眼光环,实不容易。它是艺术构架多元智慧激荡相关联的,是与众多拓荒者、演奏家、作曲家、乐器制作家、传承教育家们辛勤拼搏、默默奉献分不开的。怎能忘记这小小的少数民族草根乐器,自上世纪六十年代末从云南的边陲村寨走向全国,从小小竹楼,竹林深处走向海外。登上世界音乐艺术殿堂(维也纳金色大厅),奔向音乐艺术象牙之塔。历时五十载,弹指一挥间。可谓:五十春秋栉风沐雨、五十春秋挥汗耕耘、五十春秋披荆斩棘、五十春秋劈阡陌开清渠、五十春秋结硕果喜丰收、五十春秋评说纷芸、五十春秋尘埃落定。
传统的文化繁延、历史的文化积淀、学术的文化探索争鸣、作品的文化价值定论、艺术技法的突破创新、这些观念和认识,将继续地为搏击在漫长的艺术长河中的众多艺术家们带来诸多的文化思考,并在艺术的发展与求索中永往直前。任何艺术的文化价值定位,都是要通过不断地艺术实践,经历岁月沧桑的磨砺,禁得住时间的考验,才能最终透视到该艺术核心价值取向的前景。每一种艺术,只有经历了汗水与心血的淬火,方能铸牢坚实的根基。只有大浪淘沙才能洗筛出闪光的金子。鲁迅先生说过:“依傍和模仿,决不能产生真艺术”。艺术发展的求索需孜孜不倦的执着,艺术实践厚重的积淀需时间的煎熬与期待,艺术技法的精湛需闻鸡起舞的勤奋与坚持。其实任何艺术的规律永远依然是痛苦、新生、成长、成熟…….违背规律暂时得来的东西,也终将是昙花一现罢了。
我四十多年文化工作的艺术生涯,最幸运是能在少数民族众多的云南,这片少数民族艺术元素丰厚多样的沃土汲取营养、得到滋长。从年轻时起就跋涉在红土高原上,或体验生活、或采风、或调查、或参加民俗活动。常走进大山,走出村寨,也曾喝山泉、宿林间。各民族生态文化艺术的众多闪光点,燃起我艺术的暇想,激起我艺术创作的冲动,喷涌我艺术创作的灵感和源泉。曲佤哈文和我此次编撰的教学演奏一书中收录我一些不同民族风格的葫芦丝、巴乌音乐作品,就是对红土高原的感恩与回报。我对葫芦丝、巴乌艺术的热爱、推崇、传承也曾影响了一些酷爱艺术的年轻人。在我众多的学生中,曲佤哈文夫妇俩是我喜爱欣慰的品学兼优的弟子。记得哈文还远在海南念大学的那段日子,每年假期回云南时,都来找我学习。教他些葫芦丝、巴乌演奏技法和对不同风格作品韵味的把握,及一些经典曲目的演奏。当年的他,艺术才华、艺术资质虽不太出众,但他敦厚诚恳、踏实勤学的人品给我留下很好的印象。对他系统的授课中,他求知上进、勤学好问、刻苦钻研、坚持苦练。无论理论和技巧都扎扎实实、步履艰辛、一丝不苟、一步一个脚印而取得点滴成绩的。他对艺术的严谨执着态度,在艺术实践中碰到难点问题时,那种不放弃、不抛弃、孜孜不倦的韧劲儿是使我难以忘怀和深受感动的。最可喜的是,当他这些年已经系统全面地掌握了葫芦丝、巴乌这门艺术后,有建树、有成就时,却依然低调淡定、虚怀若谷、谦逊谨慎、感恩贤达、尊师贵德、潜心学问、求真笃行。近年来仍继续向艺术领域纵深发展,研习和声学、曲式学、配器法等,写出了自己创作的作品,并努力学习制作伴奏,目前虽经验不足,相信他通过恒毅的努力,今后一定会取得更大的成果。
在葫芦丝、巴乌艺术传承教学方面,这些年曲佤哈文是倾注了心血的。他的教学恪守严谨规范、踏实认真、循循善诱,赢得了众多学生及家长的好评和赞许的口碑。印衬着他尊道尚德、润物无声的品格。此次所编之书,也反映了他在长期教学实践中的心得经验和体会。在此基础上,我们立足将该书编写成大家方便教学、自学、演奏的参考书目。这也是弘扬葫芦丝、巴乌艺术事业至诚至性,孜孜耕耘的责任感和使命意识。
此书虽历经时日终已成形,然多有不足之处。谨盼该书能为广大的葫芦丝、巴乌爱好者,在艺术探索的道路上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编撰过程中,难免多有遗误疏漏之处,尚需葫芦丝、巴乌艺术同仁海涵、见谅,批评斧正。
本书能得于尽早出版,承蒙众多艺术家、作曲家关心支持,在此向他们致以最诚挚的谢意。
2013年孟秋 昆明
购买联系:QQ:曲佤哈文 404490744 手机:15977384972
http://item.taobao.com/item.htm?spm=686.1000925.0.0.7Dy0qv&id=44390972670
感谢及众多演奏家,作曲家和老马支持! 这本书四月份开始有配套光盘和书籍一起销售。
希望直接购买书籍的朋友们可以到淘宝搜索书名,目前暂时不支持直接汇款。
淘宝搜索书名就可以了,谢谢
恭喜林荣昌&曲佤哈文老师新书出版 期待哦
谢谢老马
多提意见,以后我会不断改进,,,
欢迎光临 葫芦丝专业论坛 (http://bbs.hulusi.com/) | Powered by Discuz! 6.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