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无锡人,一笑老师的二泉情韵是非学不可,自己也非常喜欢这个弦律。欢迎大家拍砖。
http://bbs.hulusi.com/attachment.php?aid=87391&k=379f1dbfff198db5d58a48eeac5c5748&t=1414848557
[attach]87432[/attach]我用的就是这款马牌精品降B录的。
阿炳(1893~1950):原名华彦钧,民间音乐家,江苏无锡人。
1893年8月17日阿炳出生在无锡雷尊殿旁“一和山房”。父亲华清和(号雪梅)为无锡洞虚宫雷尊殿当家道士,母亲秦氏出身农家,曾嫁与秦家,婚后不久便守寡,与华清和的结合遭到族人痛骂,在阿炳出生一年后便悒郁而死。阿炳一生下来就被父亲送至无锡县东亭镇小泗房巷老家托族人抚养,8岁后带回道观,取学名华彦钧,小名阿炳,并被送入私塾读书。
华雪梅精通各种乐器和道家音乐。而阿炳幼时便表现了罕见的音乐天赋,在他10岁那年,父亲便教他迎寒击石模拟击鼓,练习各种节奏(后成为当地有名的司鼓手)。12岁那年,阿炳开始学吹笛子,父亲经常要他迎着风口吹,且在笛尾上挂铁圈以增强腕力,后来索性将铁圈换成了秤砣;阿炳在学二胡的时候,更加刻苦,琴弦上被勒出血痕,手指也拉出了厚厚的茧,阿炳演奏用的二胡的外弦比一般弦粗壮得多,这与他常年练习分不开的。17岁时,阿炳正式参加道教音乐吹奏,他长得一表人才,还有一副好嗓子,被人们誉称为“小天师”。
1914年,华雪梅去世,阿炳成为雷尊殿的当家道士,与堂兄华伯阳轮流主管雷尊殿的香火收入。后由于经营不善,阿炳又染上恶习,生活逐渐潦倒,在他34那年,双目相继失明,因生活所迫,流浪街头,卖艺为生。1939年,阿炳与江阴农村寡妇董彩娣结为夫妇。
1950年夏,中央音乐学院杨荫浏、曹安和教授专程来无锡为阿炳演奏录音,此时阿炳已完全荒弃音乐达三年之久,经过三天的练习,分两次录音,共留下《二泉映月》《听松》《寒春风曲》三首二胡作品和《大浪淘沙》《龙船》《昭君出塞》三首琵琶作品。后《二泉映月》、《大浪淘沙》获二十世纪华人经典音乐作品奖。
1950年9月,中央音乐学院民乐系拟聘阿炳为教师,但当时他已身患重病,无力应聘,
阿炳在音乐上的成就,远远超越了家传师承的藩篱,博采众长,广纳群技,把对痛苦生活的感受,全部通过音乐反映出来。他的音乐作品,渗透着传统音乐的精髓,透露出一种来自人民底层的健康而深沉的气息,情真意切,扣人心弦,充满着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以上为度娘里搜到的材料,注意阿炳的住址:无锡东亭镇,而我的住址:无锡东亭东华公寓
,我到他家五分钟。我爷爷辈的经常说起阿炳,以前还一起谈过话,给过他钱。百度上很多东西都不全面,至于他为什么最后生活穷困,而又在什么状态下创作了二泉印月,所要表现的内心情感是什么?我是略知一二的,有兴趣的朋友我们单独聊
。
录音效果也特别好
听着舒服
收藏学习了
牛
太美了/。味太浓了。。欣赏。学习。花花大把来。。。
“一出手,就知道有没有”南可老师第一句出来就让人向往。高手!学习了。
南可老师出手不凡,演奏水平高超,情感处理和乐曲理解正点,曲子引用江苏三经典民歌:"茉莉花""拔根芦柴花""无锡景"结合"二泉映月旋律,这四种音符正是南可老师最熟悉的,演奏起来比其他地方的朋友更得心应手,当然跟南可老师有音乐高素养分不开.<二泉情韵>能得到江苏朋友\无锡朋友的认可,我感到很欣慰,谢谢你们的支持!
因为打了广告,我都不好意思进来顶了,能不能不要吹这么好,和一笑老师的原版一样了
向南可老师学习,收藏欣赏并学习!
献花
原帖由 一笑 于 2014-11-2 16:29 发表南可老师出手不凡,演奏水平高超,情感处理和乐曲理解正点,曲子引用江苏三经典民歌:"茉莉花""拔根芦柴花""无锡景"结合"二泉映月旋律,这四种音符正是南可老师最熟悉的,演奏起来比其他地方的朋友更得心应手,当然跟南可老 ...
非常感谢陈祖仁老师能来亲自点评,真的非常喜欢您写的这首曲子,可惜我还不会作曲,如果有这么一天,我一定到杭州去与你畅谈个三天三夜。
欣赏南可老师吹奏的无锡韵味美曲,好听哦!
.我的许多发小现在都住在锡惠公园周边,离二泉相当近,只可惜他们不会吹葫芦丝
呵呵,阿炳一生中搬了许多次家呀,其中日本占领无锡前后,他就住在大自鸣钟旁边的图书馆路上,那儿也是我童年时代的家(只隔了几个门)哦.所以,拍阿炳电视剧的时候,日本飞机扔炸 弹,我的老邻居们都客串了一把逃避躲藏的群众演员哎.现在那儿的老房子早都拆了对吗?矗立起了阿炳的雕像和二泉映月曲谱的雕塑是吗?
原帖由 阳光快乐 于 2014-11-3 20:31 发表欣赏南可老师吹奏的无锡韵味美曲,好听哦!
.我的许多发小现在都住在锡惠公园周边,离二泉相当近,只可惜他们不会吹葫芦丝
呵呵,阿炳一生中搬了许多次家呀,其中日本占领无锡前后,他 ...
是啊,你什么时候回无锡来啊?咱们都到二泉去喝一口二泉泡的茶啊(只能意会,不能明说)。
哈哈,谢了,南可老师,想到二泉,就完全明白你的意思了。
| 欢迎光临 葫芦丝专业论坛 (http://bbs.hulusi.com/) | Powered by Discuz! 6.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