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从民族软音源有感葫芦丝的音域改进 [打印本页]

作者: 街坊    时间: 2014-10-22 10:42     标题: 从民族软音源有感葫芦丝的音域改进

最近我接触了一些民族软件音源,其中吹管类的有笛子、箫、唢呐、葫芦丝,管子等,这些音源都是采样音源,是用真实乐器采样下来的真实音色,其中葫芦丝的音域是两个8度(当然采样音色还可以把音域作的更宽),但是当我用midi吹管控制器(电吹管)去试演奏葫芦丝音色时,感觉无论如何也达不到葫芦丝的这7个孔的吹奏可控性,所以吹出来的东西没法和葫芦丝的表现力相比,音色肯定是葫芦丝的音色,音域也足够宽了(吹管控制器可以控制七个8度的音高),但为什么葫芦丝曲吹不好听呢,问题就在这操控性能上,换句话说我觉得就是离开了葫芦丝的这7个孔,操控性就大打折扣,尤其我们民乐的一些传统吹奏技法就无法自如运用,所以表现不出你想要的效果(就像我用唢呐音色吹的那《黄土情》一样,音是唢呐音,但吹不出唢呐的效果,没法听),所以我想在音域和音乐性的问题上,还是要把音乐性放在首位,无论葫芦丝的音域怎么改进,还要保持我们民族吹管乐器的开孔特点,否则再宽的音域也难演奏出民族特色来。


作者: 芦韵春华秋实    时间: 2014-10-22 16:45

实践出真知啊。楼主通过比较得出的结论,我想是最可信的。葫芦丝的音色的确是让人很爱的。我想低音5的不稳定、中音4的飘飘忽忽以及中音5和6的气息使用特殊性,就是他可爱的地方,这是其他乐器不可能具有的客观特点。至于解决音域问题,听了很多8、9孔葫芦丝以及加键葫芦丝演奏的曲子,也无可厚非。电萨管(电吹管)模拟也好、采音也罢,是达不到原乐器的效果的。
作者: 北京-老葫芦    时间: 2014-10-24 15:00

手控的魅力是所有按孔乐器的灵魂,笛子、唢呐、笙、管、箫、葫芦丝、巴乌等乐器失去了手控就失去了它的特色。
作者: 乐之花    时间: 2014-11-1 13:43

以上三位分沂的很是到位
作者: 刘本    时间: 2014-12-22 18:29

分析得有道理,学习了!




欢迎光临 葫芦丝专业论坛 (http://bbs.hulusi.com/) Powered by Discuz! 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