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关于葫芦丝的音域与流行歌曲的一点肤浅认识 [打印本页]

作者: 易启葫芦丝    时间: 2014-9-15 15:25     标题: 关于葫芦丝的音域与流行歌曲的一点肤浅认识

我是一个刚买葫芦丝10个月的葫芦丝新手,我觉得我还没入门,不敢发表自己的拙见。但为了在此论坛赚个积分,好让我能看别人更多好贴,只有硬着头上了。
刚开始在公园跑步时,就听公园里一群葫芦丝迷在那里集中吹葫芦丝,吹的就是流行歌曲,但是太难听了,真像五音不全还常跑调的人在唱歌,我纳闷!难道葫芦丝的音阶都不准吗?
后来在网上听了李春华老师的葫芦丝演奏,在心里的感觉真是两重天。李老师的演奏真是太好听了。葫芦丝真有其它乐器无法比拟的美妙,独具特色。
于是我在网上找到这个网站,同时也找老马买了一个288元的C葫芦。可拿到手一吹,还真不是好玩的,这东西能吹得好听,也能吹得难听啊!
第一感觉,葫芦丝确实是个音阶不准的乐器,筒音是个跑调的音。
当我学完基本音后,再按网上老师说的方法吹流行歌曲。结果进入第二感觉阶段,葫芦丝是个五音不全的乐器,这是因为,网上老师教我们吹流行歌曲遇到超过音域的方法就是藏头去尾,例如吹高音1,就用最高音6代替,或者用中音1代替高音1,也有人称之为“改编”。
第三个感觉就是有的音,如果不用正确的方法吹,音准也不太准。
因此,刚吹葫芦丝时,它就是个五音不全还常跑调的人。
经过学习才知道,葫芦丝虽然简单,但也很难伺候。学习它人为的原因太多。在电子琴上弹一个音就是一个完整的准确的音。可在葫芦丝上要吹好一个音却是一辈子的事,不是吗?高手也练长音。
也正是因为“吹好一个音是一辈子的事”的原因,才让人觉得,学习吹葫芦丝尤如修行,只有持之以恒的练下去才能吹好每一个音,才能达到一个高的境界。
葫芦丝音域不宽,以筒音为5为例,只有从低音5到中音6,加上低音3,总共只有10个音。其中的半音还要使用技巧来实现。我觉得葫芦丝并不适合吹音域宽的流行歌曲,虽然用上述说“改编”的方法可以把一首歌吹下来,但听起来的感觉太难受了。这种“改编”并不是音乐本身的需要。如果一个作曲家对一首流行歌曲从音乐本身的需要为葫芦丝改编,那就是另一种真实的创作了,另当别论。
葫芦丝不宽的音域,是葫芦丝发明者发明它时就那样了。是本身固有的特点,虽然相对于音域来说是个缺点,但是也从另外一个角度造就了它的一个优点,也就是简单易学的特点。
葫芦丝不宽的音域不适合演奏流行歌曲,但更适合演奏民族歌曲,更能够体现民族音乐的特点。在当今器乐发达的今天,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才是其它器乐所不能代替的。
因此,我觉得我们学习葫芦丝应该用它来吹适合它的歌曲,也就是经典的葫芦丝名曲、专为葫芦丝写的曲谱、其它音域在葫芦丝音域范围内的歌曲等。如果不是特别喜欢非要自娱自乐不可的话,一般不要演奏不适合的歌曲。


作者: 南可    时间: 2014-9-16 07:01

说得好,跟我的观点一致的,严重支持!
作者: 北京-老葫芦    时间: 2014-9-16 13:58

楼主说的正确,支持
作者: 音乐村民    时间: 2014-9-16 16:51

进入第二感觉阶段,葫芦丝是个五音不全的乐器,这是因为,网上老师教我们吹流行歌曲遇到超过音域的方法就是藏头去尾,例如吹高音1,就用最高音6代替,或者用中音1代替高音1,也有人称之为“改编”。

 ——上述现象,正应了我们中国一个著名的成语“削足适履”(宁可剁了脚指头,也非要穿上这只鞋 ),这不是在推广葫芦丝,而是在糟蹋葫芦丝!!!


作者: 大笨虫    时间: 2014-9-16 17:36

嘿嘿,这个话题似乎不能一概而论哈:

 

-- 经典的【月光下的凤尾竹】里,就用了把高音1用中音6或者中音1来代替才能演奏,但仍然是大家公认的葫芦丝名曲;还有大家都喜欢的名曲【蝴蝶泉边】。。。

-- 哏老师就演奏过不少脍炙人口的流行曲包括邓丽君的曲子;李思才老师也吹不少非常动听的流行曲儿;

 

不管什么曲子关键是最后的效果要动听和谐!可能吹曲者自己的基本功还不够,即便是基本曲子的把握都还不够到位,同一首歌曲的可以唱出专业水平也可以跑调八百里,更多可能是吹曲人(歌唱者)的问题?和吹的是傣曲抑或流行曲的关系不大。偶们乡下有句俗话:字写不好嫌笔不顺手,不会游水赖小溪弯曲

 


作者: 远韵    时间: 2014-9-16 22:22

讲到这里,加键葫芦丝或双管巴乌的优点就凸显了。
作者: 易启葫芦丝    时间: 2014-9-17 10:58     标题: 回复 4# 音乐村民

你说的很对,把这一现象升华为社会普遍规律,“削足适履”真的不可取。
作者: 易启葫芦丝    时间: 2014-9-17 11:00     标题: 回复 5# 大笨虫

我觉得你说的是我上述认为另当别论的话题。 对一首流行歌曲从音乐本身的需要为葫芦丝改编,那就是另一种真实的创作了,另当别论。
作者: 三峡木鱼石    时间: 2014-9-17 20:37

读了易启朋友发表的看法,觉得从他听到看到的想现象角度来讲,有道理。玩葫芦丝或推广葫芦丝决不能“削足适履”。但那些老头老太太们自娱自乐、老有所乐的“跑调”也好,“五音不全”也好,并不重要!他们毕竟是在玩。难道我们硬要让那些老头老太太吹的像如果老师、丝琴老师那样优美动听吗?(当然易启朋友也不是这个意思)但是,那些正牌的葫芦丝老师或推广人就得注意易启朋友提到的现象了。建议全国的葫芦丝巴乌协会、委员会定期组织相关专门的葫芦丝艺术学术研讨会,在百家争鸣的基础上,尽可能的规范葫芦丝艺术(包括葫芦丝技巧、作曲等)。目前,葫芦丝教学、或人们对葫芦丝演奏技巧的理解、运用可谓五花八门,千奇百怪。这虽然不是坏事,但也说不上是好事!我以为,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吹奏葫芦丝纯粹就是好玩。但是对于马老师、如果老师、丝琴老师……;对于魏仕健老师、乔志忱老师、王厚臣老师、赵洪啸老师……就不同了。我们非常希望老师们、专家们重视易其朋友提出的这个问题。愿葫芦丝巴乌艺术在保持其传统优点、特色的基础上,扬长避短、推阵出新。另,大笨虫老师意见很有价值!
作者: 葫想丝    时间: 2014-9-18 22:59

葫芦丝音域不宽, 是葫芦丝的特点,不能简单理解为是缺点。 能不能吹流行歌曲?能!哏老师就演奏过不少脍炙人口的包括邓丽君的曲子,好听的不得了,大家可以去听听。 这说明, 功夫到位流行曲完全可以吹, 而且可以吹成经典的 。能不能见流行曲都能拿来就吹,大家伙早就发现了,不能! 流行歌曲不是为葫芦丝而作的 ,葫芦丝的音域不宽自然就有选曲子的问题 , 关键是选曲,明知不可为而为之,那不是葫芦丝的问题! 从另外的角度看, 葫芦丝音域也有游刃有余的一面,正如楼主仅吹数月就已经非常敏锐的发现的——在于演奏专门为它创作或改编的曲子,因为这个特点,反过来极大地刺激了葫芦丝独奏曲的创作或改编,目前在民族乐器中独领风骚!马老师的这个论坛,几乎隔几天就有创作或改编的独奏曲子发表就是明证 。 其它音域宽的民族乐器就没有如此,这音域不宽呀,真的就没有给吹葫芦丝的丝友们带来幸运吗?玩别的民乐器能有这样多的新曲子吗。至于由于技术不到位跑调,则任何乐器都有这个问题,不独属于葫芦丝,就不用纠结了。
作者: 易启葫芦丝    时间: 2014-9-20 08:32     标题: 回复 9# 木鱼石 的帖子

说得好.自娱自乐均可随意.但从专业角度应该引起专业人员的重视.
作者: 易启葫芦丝    时间: 2014-9-20 08:33     标题: 回复 10# 葫想丝 的帖子

是啊,希望能见到更多更好的葫芦丝编曲.




欢迎光临 葫芦丝专业论坛 (http://bbs.hulusi.com/) Powered by Discuz! 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