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葫芦丝教育学原理.绪论二》 刘健 著 [打印本页]

作者: 金葫芦刘健    时间: 2014-8-15 23:07     标题: 《葫芦丝教育学原理.绪论二》 刘健 著

一、不明确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作为教育目的的一个层次,指的是在一定阶段内,教师根据教学计划进行教学活动,并达到一定的成果。一般来说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前必须根据学生的实际要求和学习动机进行科学的规划,并一步步的按照计划来实现目标的完成。当学习者选定学习葫芦丝时,都具有一定的学习动机。其中最基本的就是娱乐性与功利性两种,娱乐性指的是学习者对葫芦丝感兴趣,希望通过对葫芦丝的学习能够掌握一定的音乐知识,吹奏一些自己喜爱的乐曲,达到一种自娱自乐的目的,这样的群体在中老年年龄段较为普遍;二是功利性动机,这种动机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是通过葫芦丝的学习,能够掌握一门乐器的演奏,或者是将葫芦丝作为一种入门乐器,逐渐的过渡到其他乐器的学习;二是通过葫芦丝的学习,了解音乐方面的相关知识,熟练的演奏好葫芦丝并能够长期的坚持向更深处发展,在各种活动中能够展现自己在这方面的才华,在将来的升学、就业中能够具有一技之长,这样的群体在中小学幼儿阶段、大中专院校、参加工作的年轻人群体中较为普遍。在当今的葫芦丝教学中,教师很少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机,因此就很难以制定出切实有效的教学目标,以至于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或中途退学的现象,使葫芦丝在一定程度上很难以做到推广和普及。还有一种狭隘的观点就是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很多人认为葫芦丝是一件速成的乐器,能够在短时间内就能够很快的掌握,这种速成的观点最终导致的是学生的基本功不扎实,在向更深层出学习是会感到十分的吃力,这也是导致学生学习兴趣降低的原因。

二、狭隘性的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指的是教师按照教学计划根据教材及学生的学习情况教授给学生的知识、技能,同时也是学生所要学习并掌握的知识和技能。任何事物内部的各要素之间都具有关联性,音乐也不例外,就其学习一门乐器而言,学生所掌握的并不是仅仅会演奏,更多的是通过对此乐器的学习,能够更深入广泛了解与乐器相关的音乐知识。对于葫芦丝的教学内容来说,从整体上应当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掌握葫芦丝的演奏及相关技能;另一方面是了解学习音乐及其相关的文化知识。两个方面应当相辅相成、同步进行。目前葫芦丝的教学只注重第一个方面,而忽略了第二个方面,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及其结果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师生的急功近利思想。为了能够在短时间内较快的掌握好葫芦丝的演奏,教师忽视了学生对葫芦丝基本功的训练,硬性的教授乐曲,造成学生在识谱能力、掌握节奏、吹奏技术等方面很难得到提高,对于学生而言,虽然能够吹奏乐曲,但也只是仅限于教师所教授的乐曲,但不能够正确的掌握吹奏乐曲的方法和分析乐曲的能力,以至于出现基础不牢固、节奏掌握不准的现象。

二是片面的教学观。很多教师和学生认为,学习葫芦丝就是为了掌握这门乐器,至于除了葫芦丝乐器本身之外,其他的知识没有必要学习,纯属浪费精力,忽视了知识之间的联系性。学习葫芦丝的主要目的就是能够吹奏乐曲,然而能够出色的演绎一首乐曲单靠技术层面是难以完成的,完美的演奏一首乐曲不仅需要扎实的基础、灵活的技巧,更应当需要对乐曲内容与情感、结构与形式、地域与风格等有着深层的理解,这样才能让观众或听众从你的演奏中感受到音乐的美。

三、对教育对象认识不足

教育对象指的是受教育的人群,即学生的角色。按照教育类型的分类,可分为学校教育的对象、社会教育的对象、家庭教育的对象。葫芦丝作为大众化的乐器,无论是在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中都非常的普遍,作为教师的角色,对不同环境中的教育对象、不同角色的教育对象、不同年龄段的教育对象要有深刻的认识。在葫芦丝教学中,教师应当深入的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机及心理需求无论在教学还是生活中,教师应当加强与学生的沟通,这样对制定教学计划、完善教学内容、改善教学模式、促进教学方法的创新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可以说,对教育对象的充分认识是葫芦丝教学有效进行的一个重要基础,它牵制着整个的教学环节,起着支撑的作用。现在葫芦丝教学对象呈现出多年龄段的现象,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对学习葫芦丝的动机与心理需求也不尽相同,对葫芦丝教师来说,对学生认识不足必然会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下降,甚至萌生厌学心理,从此导致教学质量下降。因此,在葫芦丝教学过程中,为了能够让学生长期的保持对葫芦丝学习的兴趣,教师应当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分析、归纳、总结教育对象的学习动机,从中找出相应的规律,有必要的建立一定的学生心理档案,随着时间的发展与教学的深入,加强与学生的交流,不断的去完善对学生的认识。

四、单一化的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指的是在教学过程中所采用的技巧、途径和形式。教学方法的形成是在长期的教学实践的基础上逐步探索出来的,而且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必然会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科学技术的进步而不断的完善,并形成一定的系统或体系。现在葫芦丝的教学仍然采用的是传统的讲授和演示教学,这种方法在针对初学者的教学中是比较受用的,但是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化,传统教学方法已经很难以在教学中发挥效力。因为传统教学方法要求学生被动的接受教师所教授的知识,这样必然会导致学生缺乏自主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对于音乐教学来说,最关键的是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自我欣赏能力与自我演奏能力,教师的任务不只是对乐曲的讲授,很大程度上是教授给学生培养能力的方法。单一化的教学方法必然会导致学生认识面不足,在演奏乐曲时很难以把握乐曲的本体及风格。对于葫芦丝教学来说,从基础教学、技巧教学到乐曲教学、演奏能力培养都有其相互联系且形成系统的教学方法,因此葫芦丝教师应当在传统教学方法的基础上逐渐的探索出教学规律,加强自身的教学研究能力,在传统教学方法的基础上进行实质性的创新,这样才能弥补传统教学方法的不足,以便于更加有效的培养葫芦丝演奏的人才。


作者: 南可    时间: 2014-8-16 10:31

顶刘老师的好文章
作者: 北京-老葫芦    时间: 2014-8-17 11:02

非常好的文章,理论性很强。我下载要好好学习。
作者: 莱昂那多    时间: 2014-8-18 17:08

文章写的非常好,学习了。
作者: 丑牛    时间: 2014-8-19 20:34

好文章,好好学习。对教学有帮助,谢谢老师
作者: 澄怀观道    时间: 2014-8-23 18:36

非常好的文章,一定认真学习
作者: HLXH    时间: 2014-10-10 22:46

好文章,认真学习。




欢迎光临 葫芦丝专业论坛 (http://bbs.hulusi.com/) Powered by Discuz! 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