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葫芦丝吹奏中的“点、线、面” [打印本页]

作者: 龙城住我    时间: 2014-6-27 23:11     标题: 葫芦丝吹奏中的“点、线、面”

       点,是指气息的力点或者强点。线,是指用气息把力点串联起来。面,是指气息点线的扩散面。
       一、吹奏的力点在哪里?我感觉有三个部位:1、双唇间;2、音管的音孔周围,包括上管壁和下管壁;3、腹部,中音654在上腹(胸口),321在中腹(肚子),低音7653在中腹向下位置;下腹(丹田)可以吹奏出所有音阶的力度。
       二、怎样把“点”连接成“线”?1、低音向中音连线,气息上提至中音力点;反之,中音向低音连线,气息下沉至低音力点。2、下一个音是强音,过渡音渐强,下一个音是弱音,过渡音渐弱;3、一个单音可以向上、向下延伸;4、气息、腹部、口腔控制音量。
       三、“面”,1、口腔前、中、后部,鼻、咽、喉;吹奏时,点上着力,周围伸缩辅助。2、管壁力点带动管体振动。3、整个胸、腹、腰、背支撑和运用力点。
       “点线面”是气息控制的一项内容,应该是葫芦丝的基本功。

作者: 丑牛    时间: 2014-6-28 15:47

老师练到一定得境界,才会有这种体会
作者: 莱昂那多    时间: 2014-6-28 17:16

老师的体会真深,学习了。
作者: 汉中.cjw    时间: 2014-6-29 09:32

学习学习· ··
作者: 龙城住我    时间: 2014-6-29 11:30

       不少人吹葫芦丝有个习惯:不顾乐曲的要求,乱加滑音、打音、波音等技巧。为什么?连音吹不好,加个技巧混过去了,久而久之,形成了“风格”。连音为什么吹不好?是因为容易出咕音、杂音、下行抢拍、过渡生硬、各音的音量不平衡等等。是因为不善于或者不屑于控制。“点、线、面”能够解决这个问题,而且顺便把你的吹得不怎么好听的技巧也提高了。
作者: 姜山    时间: 2014-7-4 12:32

学习了。
作者: 丑牛    时间: 2014-8-9 07:20

今天又看了,体会更是深刻
作者: 天若有琴    时间: 2014-8-16 10:07

引用:
原帖由 龙城住我 于 2014-6-29 11:30 发表        不少人吹葫芦丝有个习惯:不顾乐曲的要求,乱加滑音、打音、波音等技巧。为什么?连音吹不好,加个技巧混过去了,久而久之,形成了“风格”。连音为什么吹不好?是因为容易出咕音、杂音、 ...

 

老师指出的见缝加音我也有,学习改正。


作者: 南可    时间: 2014-8-16 10:36

总结得很到位,但不适合初学者看,看了就晕了!
作者: HLXH    时间: 2014-8-16 22:12

总结的很好,很多人都不注重细节,忽视音的连接和过度。
作者: 蓝领结    时间: 2014-10-21 17:53

谢谢老师,总结的很好,学习了!
作者: 傣乡恋    时间: 2014-10-22 09:15

老师说得很好,需慢慢体会,如果能加上图说明就更好了。
作者: 林西老翁    时间: 2014-10-24 15:00

好深,慢慢体会。
作者: 北麒麟    时间: 2014-10-26 17:43

老师总结的非常好。有些很深奥。慢慢体会、学习。
作者: YINYUDI    时间: 2014-12-27 22:02

不懂,把我给弄糊涂了。
作者: 石大庆    时间: 2015-2-21 13:36

前辈和大师都没有总结的东西,学者却有高见。说明什么?
作者: sunwenkun    时间: 2015-3-12 16:58

只有慢慢实践
作者: wxq197312    时间: 2015-6-26 13:57

谢     谢老师,学习了!

作者: 葫芦洲人老屋    时间: 2015-7-8 10:58

说得好!!
作者: 三月雪    时间: 2018-3-8 21:09

老师的体会真深,学习了。
作者: 康平75817    时间: 2018-3-19 08:59

向前辈们认真学习。
作者: 康平75817    时间: 2018-6-26 09:16

见缝加音,说的真贴切。




欢迎光临 葫芦丝专业论坛 (http://bbs.hulusi.com/) Powered by Discuz! 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