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下把位小手指放主管还是附管上问题探讨 [打印本页]

作者: 星河    时间: 2014-5-12 07:51     标题: 下把位小手指放主管还是附管上问题探讨

这里先也不评判是对的还是不对,想知道大家对这问题的看法和做法,对我们这些初学者有些指导意义。

目前我总结放置方法分类:
       A:放附管上,需要借助其他手指共同把持。但下把位手指灵活,快速活指时小手指可一直放着不用抬。
       B:斜搭在主管(不在主管中心)或者搭在主管耳朵上,我觉得和方法A是类似的,都是斜着推着主管。
       C:放主管正中心,下把位小指,大拇指,嘴唇三点一线,能将葫芦拿的很稳。上把位做波音颤音会很灵活。缺点是需要切换去按下把位三个音孔时这个小手指一定要从主管抬起,如果不抬起,下把位其他手指伸不直。

       方法C是我使用的放置方法,我还觉得让手很放松。但是现在看看大师的视频发现他们大部分是方法A或B。

       我看李春华老师放主管上,他的下手位一侧附管都很短,可能是方法B或C。李思才老师还有很多放附管上(方法A)。大师的做法不一定适合普通人,大家是怎么看,哪种方法更科学?还是根据个人小手指长度来定?

       注:某些情况必须抬起下手位小手指,比如吹筒音的时候,下手小手指是抬起的。

作者: 星河    时间: 2014-5-12 10:07

昨晚想了很久,先呼唤马老师和版主们解答一下
作者: 竹林古筝    时间: 2014-5-12 12:08

我认为副管长的就放副管上或在主副之间,副管短的,肯定是放主管上。个人习惯,不见得对。
作者: 星河    时间: 2014-5-12 12:34

引用:
原帖由 竹林古筝 于 2014-5-12 12:08 发表 我认为副管长的就放副管上或在主副之间,副管短的,肯定是放主管上。个人习惯,不见得对。

谢谢竹林古筝老师第一个给我回答(我刷了一上午这帖子,

确实没对错之分,习惯是一个因素


作者: 谭明    时间: 2014-5-12 16:45

学习了
作者: 芦韵春华秋实    时间: 2014-5-12 18:05

现在我拿到的葫芦丝是梅花扣的,附管一样长,首先排除了附管短而带来的系列问题。李春华的葫芦丝是那种附管用线塞子的,开附管时,拉开塞子就行,小手指放在那里是一种习惯。梅花扣的葫芦丝,整个手指都要前伸,下手位大拇指靠近高音附管梅花扣(我是右手在下;高音附管在左侧),便于开关梅花扣。一般,曲子说的“开附管”都是打开高音附管。开双附管或者开低音附管都是明确说明的。王厚臣老师的绝大部分曲子,都是要开附管的,而且时值很短,需要快速打开或者关闭。拔塞子的那种葫芦丝,来不及。
作者: 星河    时间: 2014-5-13 13:58

引用:
原帖由 芦韵春华秋实 于 2014-5-12 18:05 发表 现在我拿到的葫芦丝是梅花扣的,附管一样长,首先排除了附管短而带来的系列问题。李春华的葫芦丝是那种附管用线塞子的,开附管时,拉开塞子就行,小手指放在那里是一种习惯。梅花扣的葫芦丝,整个手指都要前伸,下手 ...

感谢春华秋实老师,这个观点我没想到。也就是说吹塞子的附管使人形成小手指放主管习惯,梅花扣附管使人形成小手指放附管习惯,同时这个手的大拇指,也是贴着附管的,又能稳定,又方便打开梅花扣。

作者: 澄怀观道    时间: 2014-5-14 12:23

值得关注的问题,很多品牌的葫芦丝右手边的附管做的都比较短,肯定有原因的,真的希望技术权威人士能解惑
作者: 远韵    时间: 2014-5-19 21:37

我想,随个人的习惯和手指的长短差异而论吧。
作者: 春风拂面    时间: 2014-5-22 22:27

6楼春华秋实老师讲到了个问题,就是塞子堵音,副管不便于快速开闭副管,8楼又提到一个问题,就是传统葫芦丝这样做的原因。我也很困惑,上月正好要做一套品质高的葫芦丝,这个时候我提出高音副管是否可做长点?是否可以设计梅花扣或者不锈钢套旋转堵孔堵音?制作师傅给我解释了半天:大致意思是副管太长影响副管共鸣音质,不好处理,而长管副管设计成梅花扣之类,就是在副管上开孔堵音也有弊端,大致意思是副管开孔由于开的孔永远不如整个副管底部直接出气气量大,影响效果之类。最后我也没法,还是做成了传统原生态葫芦丝(李春华老师那种葫芦丝,李老师也要了一套)!当然吹奏王老师的曲子肯定有困难的。




欢迎光临 葫芦丝专业论坛 (http://bbs.hulusi.com/) Powered by Discuz! 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