傣族除按降生顺序和傣文字母的排列次序命名外,还有以名花命名的,有以吉祥动物孔雀、凤凰、狮子、虎等命名的、有以重量命名的,以及以某种迷信观念命名的等等。
傣族一人往往会有几个名字,儿童时代有童名,入寺当和尚以后有僧名,还俗以后有俗后,当父母以后又有父母名等。某男童降生时名为岩燕,出家后便称为帕燕(和尚岩燕)、都 燕(大佛爷岩燕);当和尚还俗后称岩底燕,当佛爷还俗后称康朗燕等。傣族男女,一旦当了父母便改称波岩×、波玉×;咪岩×、咪玉×。即在父(波)、母(咪)之后加上长子或长女之名。若长子为岩温,其父便称波岩温;其母便称咪岩温.
在傣族中,有时会出现召××、刀××等姓名。其实,召与刀都不是傣族原有的姓氏。在旧社会,傣族有贵族、贫民、官与百姓之分。贫民百姓往往称旧时的男性贵族和官员为召和岛,如称宣慰使为召往领称土司为召勐、称头人为岛帕雅。召与岛均系对旧时的土司、贵族之称,并非傣族的姓氏。而普遍被用以作姓名之首的刀,也非傣族传统姓氏。以刀为人名之首,始见于车里宣慰世系的第六代,称为刀补瓦。《车里宣慰世系简史》记载说:“岛亨龙继承父位时,正是宋理宗皇帝在位时期。朝庭将景陇王的奏文中岛亨龙的‘岛’译为‘刀’,自此以后,景陇王的汉名都是‘刀’字起头。……岛亨龙有二子,长子刀补瓦……”。刀补瓦是车里宣慰使中第一个用刀字命名的人,后来又出现刀暹答、刀弓满、刀更勐、刀坝光、刀双勐等。以上记载说明“刀”是“岛”或“召”的译音,是贵族和官的音译异字,并非传姓氏。关于“刀”字的取用,还有一说,即傣族首领于1500多年前向朝廷进贡时,天子见傣王无姓,便赐宝刀一把,以刀为姓。
“刀”,也许是“岛”的音译,也许是朝廷天子所赐。不论其来历如何,它已被越来越多的傣族认可为姓氏,刀姓已经成为有名无姓的傣族首采用的姓氏。
长见识!!顶起!
欢迎光临 葫芦丝专业论坛 (http://bbs.hulusi.com/) | Powered by Discuz! 6.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