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关于葫芦丝音域 [打印本页]

作者: 街坊    时间: 2014-1-29 08:31     标题: 关于葫芦丝音域

关于葫芦丝音域问题的思考

一、簧片发音的乐器一般都是一个簧片发一个音(比如口琴风琴笙等等),葫芦丝通过一个簧片的震动发出11度的音域已是一个奇迹。

二、西洋乐器中单簧管双簧管的“簧”是指他的哨片,和葫芦丝的发音原理不一样,所以不可等同类比。

三、葫芦丝是开孔乐器(不是键孔)其指法技巧上的表现力要高于键控,如打音、叠音、滑音等,如果通过加键来扩大音域,势必造成表现力的下降

四、正因为葫芦丝只有7个孔和11度的音域,所以学习入门比较快,如果通过增加指孔来扩大音域必然改变传统指法顺序习惯,和笛子等乐器指法上的共通性产生较大差异,推广普及的认同度较低。

五、无论是加孔还是加键,其扩大音域的范围都是有限的,已达到或超过簧片所能有效震动的极限,所以发音效果并不理想,而同时增加了演奏技巧上的难度,并且常用的演奏技巧无法在加键的音孔上实现,音域够了,韵味可能要做出牺牲,(加键葫芦丝演奏快乐的小卓嘎是一个比较成功的特例,其他曲子就不好说了)。

六、通过增加主管数量来扩大音域的,在笛子上已有先例,因笛子本身音域就比较宽,在演奏中不会因为一两个音就换主管,但葫芦丝就不同了,如果为一两个音上不去而频繁更换主管必然影响音乐演奏的流畅度甚至根本来不及,其演奏难度和对曲目的适用性可想而知。      

七、我们喜欢葫芦丝的音色,就要为葫芦丝创作和演奏在其音域范围内的特色曲目,如赶摆、侗乡之夜、竹楼情歌、竹林深处、打跳欢歌、茶歌、灞柳情,孤独的黑骏马等等……音乐表现力都很好,并没有音域不够的问题。(曲为葫芦丝而作≠葫芦丝为曲而作)

八、其实我也希望葫芦丝的音域上有所突破,并做过一些尝试,但世间没有完美,鱼与熊掌不可兼得,通过以上分析只想提醒大家更加理智地看待葫芦丝,不要过于埋怨葫芦丝音域窄,乐器的发展突破不是个短时间能简单解决的问题,保持葫芦丝音色,提高演奏水平也许更重要。

               新年到了,祝大家新春快乐!                         

                                                                 街坊 2014.1.29


作者: 龙吟芦箫    时间: 2014-1-29 12:03

赞同街坊老师的观点
作者: 新春伊始    时间: 2014-1-29 12:07

说得好!强烈支持街坊老师的高论!葫芦丝的特色就是轻、飘、柔,是云南傣家等少数民族独有的、极具云南少数民族特色的吹管乐器,音域虽窄一些,但音色极美,民族特色非常独特。我试过加键葫芦丝、双管巴乌、八孔、九孔葫芦丝,都感觉不一样:加键葫芦丝的音量比较大、亮,而音色轻、柔感不足;双管巴乌从低音换到高音好像不是一支曲子的感觉,比较生硬,失去了轻、飘、柔的特点;八孔、九孔葫芦丝的指法短时间很难把握。所以,非常支持街坊老师的八条,向街坊老师学习、致敬!
作者: 街坊    时间: 2014-1-29 13:05

tiansuhua 朋友谈的是亲身实践的体会,同感,我曾在葫芦丝上加过一个独立的高音1,虽然很亮但苦于音色和指法的一致性不好,是一种比较生硬直来直去的感觉,影响音乐的流畅度,最后放弃了。谢谢您和龙吟芦箫的支持
作者: 阳春白雪    时间: 2014-1-30 22:40

强烈支持,学习了
作者: 北麒麟    时间: 2014-1-31 00:25

支持街坊老师。葫芦丝的宽音域发展任重道远。
作者: 幸福的约定    时间: 2014-1-31 11:13

支持,但音域还是葫芦丝的大问题,改良之路任重道远。
作者: 古月之韵    时间: 2014-1-31 21:41

这个观点必须有,支持楼主老师的观点! 说实话,葫芦丝并不存在音域的问题,看看所有好听的葫芦丝曲子,比如竹林深处,孤独的黑骏马,灞柳情,舞娘等,不一一列举了,很多很多。并不因为音域的问题而困扰。觉的音域不够的一般是想吹流行歌或者其他器乐名曲。我感觉这是个误区,比较有名的声乐或器乐名曲一般都是作曲家根据某种乐器或人本身的特点而写,一般不适宜于其他乐器演奏,当然也有例外,比如婚誓,月光下的凤尾竹。当然这毕竞是少数。现在很多老师原创的葫芦丝曲子都相当好听,所以说音域并不是问题。当然,增加音域是好事,但如果改变了葫芦丝的原有韵味就有失初衷了。
作者: 葫芦瓤    时间: 2014-2-1 22:12

楼住的分析很到位!!
作者: 北京-老葫芦    时间: 2014-2-7 13:10

葫芦丝的音域我觉得够用的了。5声音域写的曲子很多,也够吹的,好多为葫芦丝、巴乌写作的曲子也不少。够你吹一辈子的。用葫芦丝吹一些歌曲不好听。就不要难为葫芦丝、巴乌了。
作者: 街坊    时间: 2014-2-7 20:01

引用:
原帖由 古月之韵 于 2014-1-31 21:41 发表 这个观点必须有,支持楼主老师的观点!说实话,葫芦丝并不存在音域的问题,看看所有好听的葫芦丝曲子,比如竹林深处,孤独的黑骏马,灞柳情,舞娘等,不一一列举了,很多很多。并不因为音域的问题而困扰。觉的音域 ...
说的好,增加音域是好事,但如果改变了葫芦丝的原有韵味就得不偿失了。
作者: 街坊    时间: 2014-2-7 20:32

引用:
原帖由 zcyyang 于 2014-2-7 13:10 发表 葫芦丝的音域我觉得够用的了。5声音域写的曲子很多,也够吹的,好多为葫芦丝、巴乌写作的曲子也不少。够你吹一辈子的。用葫芦丝吹一些歌曲不好听。就不要难为葫芦丝、巴乌了。
确实,如果在经典优秀曲子上下功夫,真够吹一辈子的,如果吹吹就跑、追新,再多的曲子也不够吹。
作者: 葫想丝    时间: 2014-2-8 10:21

曲为葫芦丝而作≠葫芦丝为曲而作! 经典!完全可以让哪些研究葫芦丝神器的的朋友们清醒清醒头脑, 赞!
作者: 汉中.cjw    时间: 2014-2-8 16:43

引用:
原帖由 街坊 于 2014-1-29 08:31 发表 关于葫芦丝音域问题的思考一、簧片发音的乐器一般都是一个簧片发一个音(比如口琴风琴笙等等),葫芦丝通过一个簧片的震动发出11度的音域已是一个奇迹。二、西洋乐器中单簧管双簧管的“簧”是指他的哨片,和葫芦 ...
说得好!强烈支持街坊老师 !
作者: 秦巴山人    时间: 2014-2-13 22:14

学习了。
作者: 大圣    时间: 2014-2-15 07:50

街坊老师是实践出真知呀!
作者: 街坊    时间: 2014-2-15 09:11

引用:
原帖由 大圣 于 2014-2-15 07:50 发表 街坊老师是实践出真知呀!
谢谢大圣老师,我只是一知半解片面之言,不过说的都是真实体会,实话实说哈。
作者: HLXH    时间: 2014-3-22 22:12

说得好,支持,现在的曲子已经够多了。
作者: 远韵    时间: 2014-5-19 21:50

葫芦丝还是保持原有风格,原汁原味为好
作者: 孙永宁    时间: 2014-5-29 17:06

天生6指,又长得到位,可比别人有优势,但既想又不想,哈哈!

 


作者: 李振宇    时间: 2014-6-7 19:47

说的好。
作者: 姜山    时间: 2014-6-17 20:01

讲解精辟。我感觉九孔葫芦丝要比七孔的好点,这是我自己的理解。
作者: 清风玉树    时间: 2014-6-24 16:01

经验之谈!对人受益!谢谢
作者: 姜山    时间: 2014-7-1 20:01

我现在用九孔葫芦丝,感觉还可以。




欢迎光临 葫芦丝专业论坛 (http://bbs.hulusi.com/) Powered by Discuz! 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