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竹林小子“建议尽快出台全国性权威的唯一的考级标准”一贴与各位老师的见解,我与各位一样纠结,也非常理解大家的心思。在所有的回贴中,我较赞同“芦韵春华秋实”老师的观点。
回顾葫芦丝在历史上的定位及发展,以及这几年被全国各地的音乐爱好者所喜爱,这与长期致力于葫芦丝这一民族乐器推广的先辈们、老师们辛勤的付出是分不开的,可以说,他们为了葫芦丝这一民族乐器的发展功不可没!
纵观西洋钢管乐器与中国其它民族乐器很久就已登台亮相,为何葫芦丝迟迟难登大雅之堂?个人理解,这是葫芦丝这门乐器自身还有一些致命的缺陷需要不断的改造和完善。考级标准是用来规范和推广葫芦丝的一个重要载体,也是达到普及推广的多种手段之一,若仅由一个权威的标准确定“唯一”,时机还真不够成熟。
一是葫芦丝是簧片弱音乐器,受外界温度、湿度等环境影响较大,乐器使用的季节性比较强,特别是在室外演奏有一定局限性;
二是音域太窄,仅11度的音程(除去2个咕音低音3、4,实际正常发音的仅一个八度单音程)难以演奏稍大点的曲目;
三是气流通过簧片迫使簧片耦合震动发音,气流过大可能致使簧片不能复位、过小簧片达不到本音的频率,这就是葫芦丝的音准不稳定的问题。
虽然这几年在全国各地的普及率较高,但葫芦丝在其硬件和软件方面要完善的内容依然有很多,所以,葫芦丝真要达到能登大雅之堂要走的路还很漫长。不急于出台“唯一”的考级标准也没什么,就像“芦韵春华秋实”老师说的:统一的东西的制定再等等,不要给“孩子”过早地画框框。
以上仅个人观点,因水平所限,欢迎各位老师和丝友们批评指正!
欢迎光临 葫芦丝专业论坛 (http://bbs.hulusi.com/) | Powered by Discuz! 6.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