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这不是灌水,希望知情人士补充百度百科中张祖豫老师的资料 [打印本页]

作者: 如去如来    时间: 2013-11-10 04:48     标题: 这不是灌水,希望知情人士补充百度百科中张祖豫老师的资料

 

还有一个多月就是张祖豫老师去世7周年纪念日了,俺查了一下百度百科的词条,发现极为简单,恳请知情人来把词条信息补充完整。

 

百度百科现有内容:
张祖豫 1941年7月出生,云南省歌舞团民族管乐器演奏员。60年代,曾深入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向民间艺人学习巴乌、葫芦丝、吐良等民族乐器的演奏与制作。1983年,与上海音乐学院民乐系教师谭谓裕共同试制"14键24青木管改 革巴乌"。获文化部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曾先后出访前苏联、挪威、瑞士、奥地利、荷兰以及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国。

 

论坛元老白龙马 2006-12-24 发贴:刚刚得到的消息,著名的葫芦丝演奏家张祖豫老师不幸于上午十点去世

贴中内容:

张祖豫(1941~),出生于云南昆明市,小学时代,受昆明“国乐会”老艺人的影响,学习竹笛,并经常参加当地举行的国乐演奏活动。1959年,他由云南省工业学校的学生转到专业演员,1960年,到云南艺术学院学习,向林音、陈文涛学习竹笛演奏。现为云南省歌舞团独奏演员。 他身在一个善歌善舞的少数民族地区,所以有机会经常到少数民族地区深入生活,向民间艺人学习,如哈尼族的巴乌,傣族的葫芦丝,景颇族的吐良等。并创作巴乌独奏《美丽的边疆》,乐曲以优美委婉的旋律,表现了云南景色如画的风情。他的演奏较好地掌握了云南少数民族风格。由于1967年左腿患骨瘤,终生残废,以后很少登台演奏。他身处逆境锲而不舍,坚持研究巴乌的创作及改 革,并有所成就。他的代表作品有《彝族欢唱幸福歌》、《欢乐的巴乌》、《景颇山的黎明》。 现为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

 

网上搜寻的有关信息:
1、中国民管会官网:2005年学会大事记:622日 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葫芦丝、巴乌专业委员会在京成立。学会聘任著名竹笛演奏家王铁锤先生担任首任会长,副会长:于天佑、王次恒、刘凤山、李贵中(彝族)、严铁民、何维青(兼秘书长)、张祖豫、郑强、哏德全(傣族)

2、网上查询演奏作品,仅搜到《欢乐的泼水节》(山寨情歌)、《傣寨情歌》、《湖边的孔雀》、《傣家乐》、《金色孔雀》等几首。

3、精品学习网一篇小学教案《葫芦丝欢乐的泼水节演奏说明》中记载:张祖豫,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曾任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葫芦丝巴乌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已经辞世),1941年出生于云南昆明,曾任云南歌舞团团长。张祖豫1960年进入云南艺术学院学习,后成为云南省歌舞团独奏演员。由于长期生活在少数民族地区,熟悉当地人民的习俗,张祖豫创作了不少民族气息浓郁的曲目,代表作有《彝族欢唱幸福歌》、《欢乐的巴乌》、《景颇山的黎明》等。1967年张祖豫腿患骨瘤之后留下残疾,很少登台演奏,但他坚持研究葫芦丝、巴乌音乐的创作与乐器的改良并有所成就。

4、上海笛箫制作传人周林生的文章《上海近代笛箫制作师承》记载有:沈钰青1971年进厂,刻苦学艺,曾数年笛不离身,在制作与吹奏上苦下功夫。他听觉灵敏,善思多想,埋头拼搏。他与云南省歌舞团张祖豫一起改 革成功的加键巴乌,音色优美宏亮,音域宽广,在国内外都有很好的评价。

5、中文百科在线:巴乌词条中记载  云南省歌舞团著名管乐演奏家张祖豫,从1973年便开始与上海民族乐器一厂合作改 革巴乌,经过十几年的努力取得显著成果。他们改 革的横吹巴乌,在保持传统演奏姿势和指法的基础上,设十七孔(八按孔、九键孔),其音域扩展为f—a2,增大了音量。改 革的竖吹巴乌,吹嘴 用牛角或塑料制成,呈扁形,簧片横置管中,不与唇舌接近,有利技巧发挥。其它部分的构 造与横吹巴乌基本相同。竖吹巴乌音域f—ba2。1982年初,在“聂耳音乐周”少数民族器乐演奏音乐会上,云南省歌舞团张祖豫用音域达两个半八度的改 革巴乌,演奏了他自己创作的独奏曲《景颇山上大丰收》。

6、新浪网的一篇专题报道:

 

张祖豫与葫芦丝巴乌的一世情
2008年01月29日    来源:新浪娱乐 
 

杨声,民族乐器创制改 革家,中国葫芦丝巴乌专业委员会顾问。他为研制和改 革我省独特的民族乐器葫芦丝、巴乌倾注毕生心血。繁荣民族音乐文化、发展民族文化产业是建设文化大省的一项内容。为此,我们刊登此文,以传承、弘扬民族音乐文化

 

眼前的杨声,很平常,不似想象中从事音乐的人,他却是中国民族乐器葫芦丝的创制人之一。如今,葫芦丝已成了家喻户晓的乐器,同时还成为了一种旅游产品,生产葫芦丝、巴乌的企业和个人作坊,不计其数,葫芦丝的单件产量已跃居世界乐器单件产量之首。谈到这些,杨声说:“我心足矣。只遗憾与我一起研制葫芦丝的张祖豫老师已离我们而去,他要是知道葫芦丝今天的发展,他的在天之灵也会得到安慰的。”

 

1989年,在中国首届乐器博览会上,杨声带去参展的葫芦丝、巴乌、古陶埙、弓笛被列为国家乐器珍品。除这4种乐器外,包括洞巴、俄比、波搏、二胡、琵琶在内的所有乐器在博览会上被人们抢购一空。中央电视台播出了采访杨声的新闻,轻工部领导、中国音乐学院曹正教授、中国音乐研究所研究员王湘、中国乐器协会理事长张连庸都分别看望杨声,并对杨声所作的一切给予了高度评价。同年,云南民族民间音乐艺术品开发公司与四川广播大学共同拍摄电影、电视音乐片《神州音韵》,介绍弓笛、古陶埙、葫芦丝、巴乌、古琴。中唱成都音像公司根据《神州音韵》中的部分乐曲改编出版发行了磁带《中国竹乐》,此磁带成为当年中国十大畅销带第3名。2000年,杨声与云南音像公司合作出版发行了由中国国家教委艺委会主任、中国音协副主席、中央音乐学院名誉院长赵沨题写的《真传葫芦丝巴乌跟我学》教学片,在中国乐器博览会上,创造两天销售800多盘的业绩。

 

上世纪70年代,杨声经过无数次的研制,用铜片作簧制作出了第一支必郎叨,并给它取了一个充满想象力的名字——葫芦丝

 

1969年2月9日,杨声下乡到德宏州盈江县插队。他被安排到新城区委当秘书,后又分到县委秘书组。由于工作需要,他跑遍了大盈江的村村寨寨。第一次,在风景迷人的崩龙(德昂族)寨听到了必郎叨(即葫芦丝)的美妙音色,对从童年起就醉心音乐的杨声来说,那种令人神往的声音把他深深地震撼了。

 

然而,下乡不到一个月,杨声的父亲在那个特殊年代被迫害致死,父亲单位一直隐瞒真情,等后来杨声得知后才赶回昆明处理后事。父亲的死,对杨声打击很大。当他重回盈江时,生了一场大病,神经衰弱综合症。他说:“有20天不能合一下眼,吃安 眠 药利眠灵27颗都无法入睡,我当时想到了去死……”后来,他舅外公万国祥亲自到盈江劝阻他:“还年轻,路还长,要为事业而活。”这时,他想到了令他魂牵梦萦的葫芦丝,还有许多爱他的人,他终于没有抛弃自己的生命,发誓要在音乐上做出一番成就来。

 

大病过后,记忆力受到极大伤害,他无法记起是在哪个寨子见到必郎叨的。他多方打听,听说在拉丙寨有一个傣族青年叫线老二,喜欢音乐,会弹牛角琴、拉傣族弦子。他亲自找到了他,向他打听哪儿能买到必郎叨,他说在芒市电影院买的,5毛钱一个。杨声急忙跑到芒市电影院,好不容易了解到:在知青刚下乡时曾经有一个老头来卖,8角到5角一支,现在已经半年没有来了……杨声失望地回到寨子,他只好向线老二借他的必郎叨,钱老二说给他了,但已吹不出声来。原始的必郎叨,簧片由一种特殊的树叶制成,线老二也不知道哪儿才有这种树。于是,杨声到虹山乡崩龙寨去世询问,也没有人知道……杨声决心自己来改制。那时,他在盈江新城区糖厂上班,白天工作,晚上就开始研究如何让必郎叨恢复它的声音。经过半年时间,他终于制出了用金竹皮做簧片,将那个已坏的必郎叨鼓捣得能吹了,但音色却不是他想象的那种声音……。

 

     1971年,杨声又大病一场,在旧城医院检查时,高烧41.3度,眼睛已无法看清字,说话都吃力,医生诊断为伤寒病和恶性疟疾。医院的杨院长非常同情他的境遇,想尽办法为他治病。他无钱交住院费,杨院长叫妻子拿钱帮他交,还把他接到家中住,一日多餐,吃有营养的流质食物。杨院长对他说:“你的病在这里很难恢复,你应该回昆明去静养,否则就无法挽回了。”

 

杨声只好带着对大盈江乡亲的歉意回到了昆明。因为没有工作,他过着早上不知晚上睡哪里、东家吃一顿西家混一餐的生活。后来,他去挑扁担,跟赵天雄师傅学木匠活,这样过了一年多。1973年,他开始与人合作办起了长春建筑修缮队,到中小学、幼儿园去修乐器。1974年底,在积累了一定资金后,他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要圆自己的乐器梦,于是,办起了昆明市长春文体用品厂,真正走上研制乐器的生涯。

 

通过云南省歌舞团管乐器的老师介绍,杨声认识了专业音乐工作者、演奏家,乐器改 革者张祖豫老师。他请张祖豫到他的厂里一起研制乐器。张祖豫腿有病,从他的家省歌舞团到杨声的工厂大绿水河并不远,但张祖豫常常要走一两个小时才能到。那时张祖豫每月的工资不到40元,但每次来他都要请杨声吃饭,令杨声很感动。     

 

经过5年的研究,杨声用铜片作簧制作出了第一支必郎叨,音色接近原始的必郎叨声音,为了调准每个音符,杨声3天3夜茶饭不思,没有合眼,反复吹奏和调试……终于成功了。杨声想到了丝竹在中国古代文人中是用来代表音乐和乐器的,必郎叨的形状像葫芦,再在葫芦上加上一个丝字,葫芦丝听起来就充满音乐的想象力。杨声说:“那时,我决定今后的事业就是要将葫芦丝推广到全国各地,希望‘凡是太阳照得到的地方,都有葫芦丝的声音’。”

 

第二代、第三代的葫芦丝诞生了,巴乌在全国产生了很大影响,听着这些心血之作发出的声音,杨声陶醉了,所有的辛苦全忘掉1976年,杨声与妻子薛玉明认识并结婚,妻子是建水人,他经常去建水、元阳一带跑,了解到那里有一种民间乐器叫草把乌,这种乐器在元阳哈尼族中流传甚广,并且建水花灯团团长史工在1956年的电影《芦笙恋歌》里就演奏过。两年后,张祖豫请昆明乐器厂的邵云鹏师傅带史工找到杨声,想与杨声一起合作生产把乌。杨声也有此想法。杨声向上海民族乐器厂原厂长常敦民了解到,其实,上海乐器厂在上世纪60年代末期就生产有竹管把乌。这次,张祖豫在上海治病期间就向上海乐器厂的师傅学习制作把乌的方法。杨声对制作把乌有自己的考虑,他对张祖豫说:“老师,我们生产把乌,就要有自己民族的特点,不能照般上海的,我要将竹管把乌改成木管的,并重新起一个名字,叫巴乌。”张祖豫很赞成杨声的观点。于是,他们开始制作生产巴乌。在他们研制后,巴乌的各种调有了规格尺寸,从C、D、E、F、G、A调,以及升降调。

 

到1979年,木管巴乌已在全国产生了很大影响,新华社记者采访了杨声,《人民日报》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也报道了这个新闻。

 

在此喜讯鼓舞下,杨声他们决定对葫芦丝进行革新。杨声最初制作的葫芦丝是单管,是依照原始必郎叨的模样,没有后面按孔“6”音,因此,葫芦丝音准不好。杨声和张祖豫便没日没夜地研制,常常是从早上8点一直干到晚上11点,后来,张祖豫在副管上加上了低音“6”,杨声把单管葫芦丝加成双管。经过3个月调试,杨声又发现了问题,他对张祖豫说:“根据我所学的美学原理,对称是一种美,我要在葫芦丝上再加上第二根副管。”张祖豫说:“你想得太好了,我刚想把付管‘6’音改成了‘3’,现在不用了,可以在第二根副管上加上‘3’了。”经他们改进的葫芦丝有了规范的规格尺寸为A、Bb、C、D、Eb、F、G。这就是被称为第二代的葫芦丝。

 

1980年,张祖豫借调到上海音乐学院授课,他们的合作暂告一段落。

 

第三代葫芦丝的产生,缘于杨声不断探索的成果。在实际运用中,杨声发现,低音葫芦丝G调、F调的音色与巴乌的G调和F调差不多,听起来像一个声音。杨声想:葫芦丝和巴乌就像男人和女人,是两种不同的类型,声音怎么能相同呢?那么,男人和女人的声音为什么又不一样呢?他请教一些医生,省第一人民医院的沈华杰医生告诉他:“男人的声带长,女人的声带短,发音自然不同。”杨声受到了启发,能不能在现在的基础改进后让声音更好听呢?于是,他在低音葫芦丝的管径、簧片上作了调整,比如F调的巴乌管径为1.8cm~1.85cm,簧片长为1.8cm~18.5cm,而把F调的葫芦丝的管径定为1.5cm~1.55cm,簧片尺寸为1.5cm。这样,低音葫芦丝与同调音高的巴乌就发出了不同风格的声音,听着它们各自独特的声音,杨声常常为自己的创意而喝彩,所有的辛苦全忘了。

 

    杨声说,研制葫芦丝的目的就是为了推广,天下的事希望天下的人共同做杨声为葫芦丝和巴乌倾注了大半生心血,但却从不因为自己是最先而不让别人参与。

上世纪80年代中期,杨声认识了一个从梁河县糖厂借调到省歌舞团做葫芦丝的哏德全师傅,哏德全的葫芦丝做得很有特点,任务完成后要准备回去了。但是,哏德全从当地带了一些葫芦丝来卖,不好卖,想回家了,路费也没有,杨声马上拿出200元钱给他,还带他到杨声伴餐的金孔雀饭店去卖。杨声的一位好友私下对他说:“老杨,这个人今后会成为你的竞争对手,他的事你不要管。”杨声说:“我研制葫芦丝的目的就是为了推广,天下的事要天下的人来共同做,才做得好,如果今后傣族、阿昌族都不知道葫芦丝为何物,民族中没有根了,我怎么去向世人解释。”

 

杨声还与哏德全探讨葫芦丝的问题,哏德全说:“葫芦丝在傣语中叫必郎叨,汉话应该是葫芦箫。”杨声觉得这个问题应该明确,他对哏德全说:“小哏,箫的发声原理是边棱振动,葫芦丝是簧片振动,二者是有区别的,如果出自云南的葫芦丝在本地人都概念混淆,那么,在全国推广就更难了,今后,我们两人要共同来正葫芦丝的名声。”后来,凡是外地人找杨声定葫芦箫的,他都要向对方讲解半天,希望改定葫芦丝。

 

当哏德全得了一场大病时,哏德全最先求助的是杨声,杨声又动员其他人一起帮助哏德全,哏德全完全康复了。如今,哏德全和杨声侄儿杨志宇合作,找到了一种新的制作葫芦丝簧片的规格材料,使葫芦丝音色更好,产量也更大,他们还带了一些弟子,使葫芦丝和巴乌有了更多的接班人。

 

面对自己走过的道路,杨声说:“我从1978年到1998年20年间,跑遍了大半个中国,赔钱数十万元,一直都在做推广少数民族乐器的工作,其中的难辛可想而知,深深理解了少数民族乐器推广工作必须走民间之路的想法。当年,张祖豫老师曾提出葫芦丝、巴乌只能在文艺团体及音乐院校中推广的观点,我则主张在音乐爱好者中推广,从‘农村包围城市’。通过这些年的实践,证明这条路是可行的。当然,必须还要有作曲家、演奏家的配合,走制作、作曲、演奏相结合的道路……”

 

于是,杨声出资向全国征集弓笛、古陶埙、巴乌、葫芦丝的乐曲,并出版发行了这几种乐曲独奏曲选集。

 

(编辑:李赟)


作者: 竹林小子    时间: 2013-11-10 06:15

缅怀张祖豫先生,非常喜欢张大师的曲子!


作者: 邯郸老牛    时间: 2013-11-10 08:21

    很喜欢张祖豫老师的演奏风格  杨声老师的确在葫芦丝的制作与推广中下了很大的心血 可惜现在了解他的人不多 向幕后英雄致敬 我也是通过他的教学光盘《真传一句话 葫芦丝巴乌跟我学》认识杨声老师的
作者: 阳光快乐    时间: 2013-11-10 09:53

令人尊敬的张老师,熟悉他的《欢乐的泼水节》! 尝试根据一楼现有的资料添加上一点内容试试看哦。不知道能不能加得上?还要等待审核
作者: 俺是山东人    时间: 2013-11-10 12:14

张祖豫老师的曲子都非常好听
作者: 自在客    时间: 2013-11-10 14:06

老一辈领军人物!
作者: 竹林古筝    时间: 2013-11-10 19:08

来了看看,怀念张老师。
作者: 阳光快乐    时间: 2013-11-10 21:00

http://baike.baidu.com/view/6953332.htm

 

根据一品老师搜到的资料,上传了部分内容到百度百科上,发现已通过的审核。如果哪位还有更详实的资料或发现有错误之处,请补充或改正。


作者: 自在客    时间: 2013-11-12 12:42

引用:
原帖由 阳光快乐 于 2013-11-10 21:00 发表 http://baike.baidu.com/view/6953332.htm   根据一品老师搜到的资料,上传了部分内容到百度百科上,发现已通过的审核。如果哪位还有更详实的资料或发现有错误之处,请补充或改正。

阳光大姐是怎么补充的,也发过来看看吧。


作者: 梅花香    时间: 2013-11-12 18:06

因为有了张老师、杨老师的辛勤探索和艰苦努力,才了今天葫芦丝欣欣向荣的大好局面。缅怀张老师,向张老师致敬!
作者: 阳光快乐    时间: 2013-11-12 21:16

引用:
原帖由 自在客 于 2013-11-12 12:42 发表 阳光大姐是怎么补充的,也发过来看看吧。

 

就是我上边那个贴中的链接,因为字小,看起来没有多少内容。其实一共两段,上面那段稍长的,是我补充上的,还有右边的小照片及照片下方所有的内容(概况、背景、贡献等)都是我补的。

 

根据就是一楼的所有内容,因为一楼中最长的一篇内容,主要是描写杨老师,涉及张祖豫老师的内容并不多,所以这段最长的篇幅不能补充哦。

 

我也搜过,发现除了一楼的内容外,网上搜不到其他内容了。所以只能如此了。 所以说,如果有人还有内容要补充的话,请再继续补充。

 

(原来的内容,你可能没看到,其实只有目前你看到的两段话中后面的一小段话,别的什么也没有)

 

 

 


作者: 自在客    时间: 2013-11-16 08:02

不知百度更新了没有。
作者: 阳光快乐    时间: 2013-11-16 09:30

引用:
原帖由 自在客 于 2013-11-16 08:02 发表 不知百度更新了没有。

 

当天就审核通过,更新了的


作者: 梓缘    时间: 2020-5-21 18:22     标题: 关于张祖豫老师可以联系杨声老师了解更多

新浪网转发的专题报道是云南日报对杨声老师的专题报道,请发布者不要乱改标题。杨声老师现还在世,张祖豫老师生前是杨声老师的朋友和合作伙伴。杨声老师曾让徒弟哏德全去找张祖豫老师学习演奏技巧并告诉他每次带两支葫芦丝做学费。杨声老师曾告诉过张祖豫老师把笛子上的演奏技巧吐.滑,颤等技巧运用到葫芦丝,巴乌演奏上。准确地说,张祖豫老师推出的是加键巴乌,杨声老师推出的是多孔巴乌。各种调的巴乌和葫芦丝的规格尺寸,都是由张祖豫老师和杨声老师共同制定的,而非网络上所传由哏德全所定。前段时间杨声老师还找出了七十年代他和张老师研究时留下的原始次料。巴乌音量增大是杨声老师所做的工作。已故中国音协书记冯光钰教授曾在《中国音乐》杂志上发过文。




欢迎光临 葫芦丝专业论坛 (http://bbs.hulusi.com/) Powered by Discuz! 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