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从对《灞柳情》的解读再谈提高文化修养的必要性 [打印本页]

作者: 芦韵春华秋实    时间: 2013-6-28 09:08     标题: 从对《灞柳情》的解读再谈提高文化修养的必要性

李宝成老师(论坛网名-----黄土情)委托代发文章。
作者: 芦韵春华秋实    时间: 2013-6-28 09:10

从对《灞柳情》的解读再谈提高文化修养的必要性

李宝成

       葫芦丝曲《灞柳情》是王厚臣先生创作的经典作品,也是全国广大葫芦丝爱好者非常喜爱的作品之一,许多大赛的参赛选手都喜欢把它作为参赛曲目,经久不衰。究其原因,我以为,这首曲目能使演奏者把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和主人公各种感情的宣泄演绎到极致,使情感与技巧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完美结合,演奏者酣畅淋漓,聆听者回味无穷。

 

   《灞柳情》讲述的是一个青年女子反抗封建婚姻制度,大胆追求婚姻自由和幸福生活的故事。我以个人的体会做如下解读:

     一、作品内容

    (一)引子部分:着重描述了父亲对不服从包办婚姻的女儿采取了限制人身自由的粗暴方式,女儿强烈要求父亲放松管制并要求与其对话的场景。这一部分采用在情绪上由强烈爆发到平静舒缓的心绪与在技巧上运用气震音、重音、打音、倚音、开关副管相结合的方法演奏,重点表现了父女之间矛盾的复杂心情与凝重的空气氛围。

    (二)第一部分:着重描述了女儿向父亲诉说自己不同意包办婚姻的原因和对自己恋人的爱慕心情以及希望父亲能够给予理解的愿望。这一部分采用在情绪上委曲、乞求、哀怨、愤恨的凄哭与在技巧上运用叠音、波音、花舌音、打音、半音、气震音、倚音等相结合的方法演奏,重点表现了女儿哀怨与希望交织的心境。

    (三)第二部分:前半段着重描述了父亲对女儿的犟倔态度给予怒斥和女儿对父亲的固执粗暴表示反抗的争执场面;后半段着重描述了女儿怒出家门以及父亲怒骂追赶的场景。这一部分采用在情绪上愤怒与绝望交织、逃离与怒追并进时的心境和在技巧上运用单吐、双吐打音、开关副管等相结合的方法演奏,重点表现了父女之间的矛盾达到顶点时的激烈情景和逃追时的紧张场面。

    (四)第三部分:着重描述了女儿逃婚成功后与恋人相遇一起远走高飞时的喜悦心情和对父亲的无奈以及对今后美好生活的展望。这一部分采用情绪上喜悦、高昂、无奈的交织心绪与在技巧上运用倚音、滑音、波音、打音等相结合的方法演奏,重点表现了该曲一对恋人追求自由幸福的这一主题。

     

二、作品特点

(一)在意境方面

1、有具体的人物:父亲、女儿、恋人;

2、有情绪的宣泄:委曲、绝望、愤怒、乞求、哀怨、怒斥、同情、无奈、反抗、喜悦等;

3、有故事情节:父亲对女儿行动自由的限制和态度的怒斥;女儿对父亲包办婚姻委曲心境的哭诉和追求婚姻自由美好愿望的表达以及抗婚的强烈意志;恋人之间的相依和远走高飞的行动。有对话、有动作、有场景。

(二)在演奏技巧方面

     

1、技法:气震音、倚音、滑音、重音、花舌音、打音、单吐、双吐、叠音、波音、半音等;

2、气息:强、弱、顿、重、畅、快、慢等。

3、运用了大量地秦腔戏曲音乐元素,包括高亢、哀婉、凄美、气怨等特点。

    总之,《灞柳情》是一部把意境与技法达到高度完美结合的作品。既有委曲的哭诉表达,又有改变的期望流露;既有愤怒的激动情绪,又有强烈的反抗意志;既有矛盾时的畏难心绪,又有成功后的喜悦心情;既有对现实的无奈感叹,又有对幸福的美好追求。全曲一定要突出“凄美”色彩,而非“纯悲情”的感受。所以说,要想完整、达意的完成这部作品,仅靠熟练的技法而无较高地文化底蕴作支撑是不行的。否则,就很难从整体上把控作品意义的表达、情绪转换的掌握、节奏快慢的运用、气息强弱的调节,从而产生演奏者倾尽全力,聆听者却不知所云的事倍功半的效果。不但这部作品如此,所有的音乐作品均如此


作者: 芦韵春华秋实    时间: 2013-6-28 09:20

    大量的实践证明,一部作品演奏的成功与否取决于演奏者的文化素养(软实力)与技法(硬实力)结合的完美程度,从某种程度上讲文化素养更为关键。因此,提高葫芦丝爱好者的文化修养是一个不可逾越的课题。根据目前广大群众占葫芦丝爱好者队伍大多数的情况,我以为可通过以下途径提高:

    一、博览群书,提高对作品的理解能力。经常阅读包括语言、历史、地理、文艺、音乐、小说、诗歌、戏曲、民俗、风情、书法、绘画、摄影、舞蹈、美学等书籍。通过学习,扩大自身的知识面,增强美学意识,为提高对作品的理解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学习了解民族器乐的经典作品,提高自身的民族音乐素养。我国民族器乐繁多,并有大量地经典作品。如二胡的《江河水》、琵琶的《十面埋伏》、古筝的《渔舟唱晚》、竹笛的《苗岭的早晨》、笙的《金蛇狂舞》、唢呐的《百鸟朝凤》、打击乐的《老虎磨牙》等等。我们可以通过了解这些经典作品,从中学习民族器乐的演奏规律和对意境的演绎处理方法,从而提高自身的民族音乐素养。

    三、分析葫芦丝各类型的经典作品特点,提高对葫芦丝作品的整体把控能力。经过艺术家的辛勤耕耘,创作了大量的不同类型的作品,如励志类的《梦回延安》《天乐》;故事类的《灞柳情》《断桥残月》;风景类的《水乡素描》《草原美》;爱情类的《竹楼情歌》《竹林深处》《月光下的凤尾竹》;喜庆类的《赛江南》《欢腾的鼓乡》《庆丰年》;伤感类的《寒窑》《梨花雨》;地域类的《草原恋歌》《雪莲花开》《蓝色的香巴拉》《黄土情》••••••等等。通过对它们的分析,牢牢掌握各类作品的风格特点,从而提高对葫芦丝作品的整体把控能力

    四、大量反复地聆听专家们的演奏示范,提高我们的学习鉴赏水平。通过光碟、网络、讲座、教学等多种途径,认真学习专家们对作品的解读和演绎,使我们的学习鉴赏水平迅速得到提高。

   (对《灞柳情》的解读纯属文章作者个人对作品的理解,文责自负。在此特别声明)


作者: 俺是山东人    时间: 2013-7-1 08:38

多谢,值得一睹
作者: 刘本    时间: 2013-7-5 06:20

分析得非常仔细和精僻。
作者: 湘湘99    时间: 2013-7-5 11:40

引用:
原帖由 芦韵春华秋实 于 2013-6-28 09:20 发表     大量的实践证明,一部作品演奏的成功与否取决于演奏者的文化素养(软实力)与技法(硬实力)结合的完美程度,从某种程度上讲文化素养更为关键。因此,提高葫芦丝爱好者的文化修养是一个不可 ...

 

 

谢刘老师!“提高葫芦丝爱好者的文化修养是一个不可逾越的课题。”


作者: sunwenkun    时间: 2015-7-26 11:16

老师分析的非常透彻,对大家学习这段曲子有很大的帮助。谢谢
作者: 笨笨闯天涯    时间: 2015-7-29 13:35

这段文字分析看似不错,但愚以为还是“芦韵春华秋实”老师以前转发的,刘增奇老师的《灞柳情》作品特点分析这篇文章好!所谓见仁见智吧。愚还是认为因“换亲”,而导致女子逃避换亲追求自身幸福的故事最好,最能说得过去。大家可以看看“《灞柳情》作品特点分析”这篇文章。
作者: 武侬    时间: 2016-10-12 20:05     标题: 到一定程度,意在丝外

知识面,思想修养,性格特点,阅历,等等这些影响决定你的高度
作者: 林哥    时间: 2018-4-14 19:17

引用:
原帖由 芦韵春华秋实 于 2013-6-28 09:20 发表     大量的实践证明,一部作品演奏的成功与否取决于演奏者的文化素养(软实力)与技法(硬实力)结合的完美程度,从某种程度上讲文化素养更为关键。因此,提高葫芦丝爱好者的文化修养是一个不可 ...
好贴!我上论坛太迟了,这里有很多的老师和行家高手,看到老师的贴受益匪浅,感谢老师的无私奉献。




欢迎光临 葫芦丝专业论坛 (http://bbs.hulusi.com/) Powered by Discuz! 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