绣楼、绣娘,千古流芳
——《绣楼吟》编曲制作与赏析
文/周长军
作为中国古代“绣娘”的形象,既有典雅、柔美的一面,又有寂寞、孤独的一面,还有奉献、伟大的一面,因此,在塑造这样一个特殊人物形象的配器时,乐器选用上我使用了箫、二胡、琵琶等民族乐器,配器则采用民族与西洋和现代相结合的手法。由于音乐素材选自越调,而大家耳熟能详的小提琴协奏曲《梁祝》也直接利用了越调的大量原始素材,因此作曲中许多旋律是无法避开的,我在编曲中则刻意多利用民族乐器加以规避,力争给大家一个全新的越调风格作品。《绣楼吟》的曲式结构为多段体结构,其内容具有前后连续性:
【引子】 长笛引出了宁静祥和的气氛,随后浓郁的越调将主题旋律徐徐展开。
【一】 绣楼倩影、纯朴 本段音乐徐、典雅。箫与主题做了长时间的复调式进行;琵琶则不时的作点缀在小间奏中。第一次呈示了绣娘在绣楼上优雅、纯朴的形象。
【二】 回忆、红灯高照 两小节的间奏引出了本段幸福的回忆,绣娘一边刺绣,一边想起当年结婚时喜庆的场面,由于是回忆,在音乐配器方面特作了虚幻而轻柔的处理。
【三】 思念、千头万绪 定音鼓渐强的滚奏引出较强的间奏,把思绪一下子拉到现实中,速度急转而下,琵琶四个弹拨单音提示了接下来的演奏速度。这里葫芦丝代表绣娘,大提琴的独奏副旋代表了丈夫,音乐设计上葫芦丝与大提琴进行了对话式的进行,绣娘看到空空的绣楼房间,思念丈夫的情绪油然而生,想起了与丈夫缠绵恩爱的场景......
【四】 夫君迎战二胡急促的三连音,表现了绣娘推窗瞭望时的急切心情,这时画面一转,描述了丈夫转战沙场的惊险场面,一系列色彩性的和弦配合葫芦丝紧促的十六分音符把战争描述的宛若眼前、惊心动魄。慢起渐快的1/4拍乐句,七小节为一句,三句后进入散板。葫芦丝可以进行华彩性的发挥与表现。非常意外的是,接下来安排了一段唱,歌词来自王昌龄的一首唐诗,这首曾带给魏老师灵感的诗,跳出了作品第一人称的角度,以评价与述说的口吻,运用极具特色的旋律音调对绣娘作了概括式的描述。因此这一段的安排非常耐人寻味。本段在第二稿的配器修改中,战争场面做了虚化处理,因为第一稿太真实了,一惊一乍!但这里是绣娘在想象中的战争场面,残酷的战争与温柔的绣娘形成了太鲜明的对比,绣娘是多么不希望战争啊!因此经过激烈的争论我们最后定下了,战争虚幻化处理的方案。这样,使作品更加具有深邃的思想性。
【五】 千古流芳 当主题音乐再次响起的时候,音乐变得丰满,大气。仿佛人们对绣娘的千古传诵,弦乐群、琵琶、箫等乐器好像在不断的向人们讲述着绣娘的故事。倒数第二小节采用了伴奏全停的处理手法,突出了葫芦丝的五声音阶下行旋律,最后一小节进入的提示音是弦乐的低音“56”演奏时应特别注意听辨。最后音乐在渐慢渐弱中结束,令人回味。
【知识链接】绣娘
指掌握一定刺绣技艺的工人,因女性较多故称为绣娘。随着时代的发展,许多男性也加入到绣娘队伍中,如南方某些具有悠久历史的刺绣世家,只有男性才能获得绣法的真谛。
绣娘等级划分十分苛刻,没有相当实力是无法问鼎凤娘等级。 总结苏绣、蜀绣、湘绣、粤绣四大流派将绣娘分为以下三个等级
一、 初级绣娘,也成为绣妹。 1. 入行2年以上。 2. 掌握晕针、铺针、滚针、截针、掺针、沙针、盖针等基本针法; 3. 掌握平绣、织绣、网绣、结绣、打子绣、剪绒绣、立体绣、双面绣、乱针绣等技法; 4. 能熟练使用32丝、16丝、8丝,作品50片以上; 5. 作品干净、形象,结构完整。
二、中级绣娘,俗称绣女。 1、入行5年以上。 2、绣法纯熟。针法富于表现力,技法随主题自然变换。 3、掌握两种以上流派风格。如苏绣水路自然,湘绣严谨不苟,粤绣精妙庞煌,蜀绣精致形象。 4、熟练使用32丝、16丝、8丝、4丝,作品100片以上,题材涉及花草树木、飞禽走兽、山水鱼虫、人物肖像。 5 、作品线片光彩柔和,深浅得当,针脚细密。
三、高级绣娘,俗称凤娘、凤姐。 1、 入行相当年限,最少10年以上; 2、 掌握12大类122种针法; 3、 熟练运用各流派主要技法。 4、 熟练使用1丝、2丝以上的纯丝、硬缎、软缎、透明纱和各种颜色的丝线、绒线,作品200片以上。 5、 作品色彩变化自然,景物远近有别,善用各种技法突出主题,且在某一流派中有精品传颂。
欢迎光临 葫芦丝专业论坛 (http://bbs.hulusi.com/) | Powered by Discuz! 6.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