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葫芦丝的发展方向之区域性文化为背景的思考 [打印本页]
作者: 芦韵春华秋实 时间: 2013-3-26 10:20 标题: 葫芦丝的发展方向之区域性文化为背景的思考
发展方向?有点太大了,不能随便写的,谈自己在葫芦丝发展区域上的一点点归纳总结和想法。近几年,葫芦丝作品开始国内“区域化”。作家大量地创作了区域性的葫芦丝曲。例如:以陕西文化为背景创作的有王厚臣老师的《灞柳情》《梦回延安》《黄土情》《寒窑》等、于天佑老师的《赶牲灵》、林永忠老师的《黄土谣》、乔志忱老师的《宝塔山下》、魏仕健老师的《古城随想》、张保和老师的《陕北情》、李思才老师的《泪蛋蛋》、赵学贵老师的《枣园抒怀》、高明的《信天游》等等。以河南文化为背景创作的有李春华老师的《梨花雨》、魏仕健老师的《豫北小调》、周亚非《花篮情》等等。以山东文化为背景创作的有张保和老师的《沂蒙春来早》、王玉亭等老师的《沂蒙晨曲》、王玉亭老师移植的《沂蒙山歌》、马洪 黄卫国老师的《沂蒙情深》、孙成芳 姜秀旭老师的《沂蒙诗画》、欣平老师的《沂水欢歌》、杜广凌老师的《沂河新娘》等等。以新疆文化为背景创作的主要有王厚臣老师的《赛江南》《天山的早晨》、乔志忱 乔宏忱老师的《掀起你的盖头来》、李春华老师的《雪莲花开》、林荣昌老师的《天山雄鹰》、孙开成老师的《梦归天山》、蒋亦武老师改编的《爱情美酒》、张晓峰老师移改的《天山的草原》等等。以内蒙古文化为背景创作的主要有王厚臣老师的《草原恋歌》、于天佑老师的《草原美》、李春华老师的《孤独的黑骏马》(内蒙古民歌《嘎达梅林》)、魏仕健老师的《马兰花》、龙振水老师的《草原情思》、陈祖仁老师的《草原小牧民》、刘凤山老师的《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李思才老师的《骏马迎春》、陈明老师的《黑马踏青》等等。
以云南贵州广西少数民族文化为背景创作的曲子仍然层出不穷,代表作者主要有林荣昌、曹鹏举、龚家铭、李贵中、魏仕健老师等等。
江南以各地文化为背景创作的曲子非常多,不再累述。
这些曲子多以当地民歌、戏曲、民间故事等为背景,吸取了当地的文化、音乐元素,其风格与传统的葫芦丝曲子有了很大的区别,拓展了葫芦丝曲的发展风味,给人们带来了不同的文化享受。
值得一提的是张笑老师的《舞娘》,具有了印巴风格和蓝调色彩(万不能吹成新疆味道!),印度姑娘额头朱点,乌黑的眼珠,蛇腰妙曼,异国风情跃然眼前。那么由此我想,葫芦丝曲的下一个创作方向应该是国际化。用我国小小的葫芦丝给国人展现其他国家的风土人情、民族文化。我国的葫芦丝演奏者在各个国家的演奏交流,引起了很多国家音乐界的关注。我曾经看到过德国、俄罗斯、越南、印度、日本等国家的音乐人、爱好者吹奏葫芦丝的片段,别有一番风味,同样令人回味无穷。
作者: 蓝领结 时间: 2013-3-26 12:09
沙发先占上!
春华秋实老师总结的非常好,谢谢!学习了。
作者: 诺米丸子 时间: 2013-3-26 13:18
音乐是没有地域界限的,葫芦丝走向世界,理所当然。
作者: 音乐人 时间: 2013-3-26 13:59
民族的东西要发扬光大!顶顶顶顶!!!!!!
作者: 大笨虫 时间: 2013-3-26 14:55
春华秋实老师总结的很好。偶们论坛需要多看到一些酱紫的总结分析的文字哦~
作者: 阳光快乐 时间: 2013-3-26 15:13
向国际化发展,有想法,支持哦。咱们论坛的李辛老师就有一首以捷克的母亲河为背景,创作出的《塔瓦河之恋》哦,那是一首既有异国情调又揉进了中国的民族文化元素的成功之作哦。马老师都特别欣赏呢。葫芦毛毛MM吹过的。
作者: 晓峰独秀 时间: 2013-3-26 17:27
楼主的感触深、体会好,文章写得不错,支持!
作者: 芦韵春华秋实 时间: 2013-3-26 18:53
楼上各位老师、朋友好!自己水平有限,总是想着写点什么,数多话题都是因为自己一知半解,也总是半途而废。今天挑起一个“猜想”,也仅仅是在自己QQ上写的。虫子姐姐看到后鼓励我放到这儿来,目的也是抛砖引玉,望不吝指教。
作者: 老严 时间: 2013-3-28 09:44
楼主乃有心人啊! 其实好多国外的曲子都能用葫芦丝演奏,比如《甩葱歌》、《明亮的眼睛》、《星星索》、《温柔的倾诉》等等,只要广大葫芦丝爱好者都来不懈积累,积极推荐,相信葫芦丝一定会在国际舞台上开花。一则音乐无国界,再者“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习主席刚在国外访问时说的)
作者: sczh 时间: 2013-4-1 08:13
有句话叫做“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这句话应该怎样理解?一味强调葫芦丝的“傣味”,似乎离开了云南的地域风格就是离经叛道,就背离了葫芦丝的发展方向,这样恰恰会扼杀了葫芦丝的发展。感谢这些勇于开拓的作曲家们,有了这些风格各异的音乐作品,大大拓宽了葫芦丝的表现能力,提高了葫芦丝演奏的观赏性,扩大了葫芦丝的影响力,葫芦丝爱好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自己喜欢的作品,试想一下,当世界各地的人们都能从中找到自己喜欢的音乐作品的时候,才是葫芦丝真正走向世界的开始。
作者: 大笨虫 时间: 2013-4-1 19:53
引用:
原帖由 sczh 于 2013-4-1 08:13 发表 有句话叫做“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这句话应该怎样理解?一味强调葫芦丝的“傣味”,似乎离开了云南的地域风格就是离经叛道,就背离了葫芦丝的发展方向,这样恰恰会扼杀了葫芦丝的发展。感谢这些勇于开拓的作曲 ...
说得好! 支持一个
作者: 葫想丝 时间: 2013-4-2 09:05
有句话叫做“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这句话应该怎样理解?我以为应该这样理解,提起葫芦丝 , 绝大多数人自然就想到“月光下的凤尾竹”,想起“月光下凤尾竹”自然就想起了傣族,由于有一大批这样特别适合葫芦丝演奏的曲子,加上以哏大师为代表的轻柔飘的演奏风格,久而久之,约定俗成为“傣味”。“月光下的凤尾竹”这个曲子是施光南写的,他是重庆市人,到云南采风而写的。“竹楼情歌”的作者李海鹰是广东的,都不是云南的,你能否认这不是傣味的曲子吗?一味强调“傣味” 排斥其他风格 当然不对, 看见强调“傣味 ”就反感也不健康。为什么一定要用给葫芦丝打上地域区域的烙印,而不是以味道来区分呢,出自哪个区域并不重要,也不要牵强的把出自哪个区域的曲子就一定是完全按照当地的文化背景来写的,其实都是参照葫芦丝的音域或演奏特色来写的更为准确。葫芦丝为什么不用傣味、新傣味来区分呢。其实“傣味”又何尝不是开放的“傣味”呢 , 具有轻柔飘之神韵,充分展示葫芦丝特色的曲子及演奏,无论是否来自云南还是西安、内蒙,又何尝不是“傣味”呢?解决了民族化的问题,世界化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坦率的讲,到现在为止,最能代表葫芦丝民族风格的,还是傣味,既然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那么傣味无疑就是最国际化的!
作者: 银色月光 时间: 2013-4-2 10:08
我觉得10楼和12楼二位老师说的都很有道理,他们的观点并不矛盾。葫芦丝是一个特色乐器,用葫芦丝吹曲子,不论是吹外国的、中国的,还是按区域划分的民族乐曲,都能听出来是葫芦丝吹的,这就是不同于其它乐器的地方,是葫芦丝的魄力所在。 我认为,傣味是有地域性的,代表云南少数民族风格,原产地的、传统的、新创作的曲子,就是有“傣味”的曲子;葫芦丝要走向世界,并不排斥其它地方的曲子,不论中国外国的曲子,只是借鉴了葫芦丝的特点,用葫芦丝这种乐器来表达一种心境意境,但它并不是傣味的,只能说是有“葫芦丝味”,也是很好听的,我并不反对葫芦丝吹外国曲,我就吹过录过。
作者: 芦韵春华秋实 时间: 2013-4-2 18:15
对于音乐文化的区划,中国历史上很早就有。先秦文献《吕氏春秋》中关于先民对远古歌唱中的“东音”、“南音”、“西音”、“北音”的感受、辨析的记载,实际上是一种朦胧的感性的有关音乐化区的原始顿悟。在这之前成书的《诗经》,已把黄河、江汉地区的民歌分成十五“国风”,同样是一种音乐地理区划的尝试。汉代“乐府”民歌中的“赵、代、秦、楚之讴”及“楚歌”、“吴歈”“西曲”、“吴歌”等称谓的出现;隋、唐宫廷音乐中所谓“西凉乐”、“龟兹乐”、“安国乐”、“天竺乐”的依地命名,都反映了一种音乐地理意识。至于明、清以来,数百种戏曲、曲艺、器乐都以省、市、县名冠之,以强化它们的地域特征。说明从古至今,人们始终在对我国丰富多采的传统音乐文化进行着多种角度的区划。我们所以主张分区描述的方法,从历史来说,是这一传统的继续;从学术来说,是要突出音乐的文化观,即要使读者从文化的角度认识音乐的内涵。
当然,若要比较科学系统的划分音乐的区域,与山脉、河川是分不开的。因为与交通、传播有关。一般来说,山脉对于文化的传播具有一种阻挡和分割的作用,对于这一点,许多民族音乐学家都注意到了。与山脉相反,江河水流常常扮演一种“文化通道”的角色。其中较明显的例子是位于山、陕、内蒙古西部之间的黄河,在行政上,黄河是晋、陕两省的分界,但对于文化,它反而起了一种沟通作用。由此而使上述地区的生活习惯、方言以至民歌、戏曲、说唱等音乐体裁皆具有许多共通之处。另一个例子是淮河水系,本来,它也是中国重要的一条南北分水岭,但它周围的地貌物候、人情世故、民间艺术及其风格,在整体上呈现了一种“文化过渡带”的特色,而绝然不象秦岭南北和太行山东西部那样有那么大的反差。
当然,山脉和江河有时又联为一体共同对音乐文化的流传分布产生某种作用。
人们对于“丝绸之路音乐”的研究,也体现出了音乐的区域性概念。历史上国家首都的建立、人口迁徙,也促使了音乐在区域上的传播交流。
作者: 汉中.cjw 时间: 2013-4-6 11:39
春华秋实老师总结的非常好,谢谢!学习了
作者: 紫蔙 时间: 2013-4-6 21:30
这个总结好全面啊,拜读了
作者: 芦韵春华秋实 时间: 2013-8-3 20:06
张文俊老师的《异域情丝》又给了我们新的启示。
作者: 北碚葫芦丝 时间: 2013-8-5 05:15
感谢楼主写了这么好的理论文章!文章也引发了一点点小小的争论:如何理解葫芦丝的“傣味”?笔者不吝才疏学浅,从哲学角度作一刍探。 葫芦丝的“傣味”是“根”,“轻飘柔”是葫芦丝艺术的独特魅力,但如果我们总是陶醉于“傣味”和“轻飘柔”,葫芦丝艺术的发展就有可能走入死胡同。马克思主义唯物观认为,对待世界上任何一种文化,都要抱着“继承与发展”的态度。继承,就是要汲取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为我所用。“傣味”和“轻飘柔”就是葫芦丝艺术的精华,万万丢不得。然而,我们也必须与时俱进,不断推陈出新,这就是发展。楼主先生所列举的以陕西文化为背景创作的王厚臣老师的《灞柳情》、于天佑老师的《赶牲灵》等等;以河南文化为背景创作的李春华老师的《梨花雨》、魏仕健老师的《豫北小调》等等;以山东文化为背景创作的张宝和老师的《沂蒙春来早》等等;以新疆文化为背景创作的乔志忱 乔宏忱老师的《掀起你的盖头来》、李春华老师的《雪莲花开》、林荣昌老师的《天山雄鹰》、孙开成老师的《梦归天山》等等.........正是对葫芦丝艺术发展的有益探索。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事实证明,这些曲子受到了全国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葫芦丝爱好者的欢迎。 至于说具体到每一个葫芦丝爱好者,有的人喜欢听“傣味”,有的喜欢听其他民族风格的作品,那纯属个人喜好,任何人都无可厚非,也不必争论谁对谁错。因为,物质决定意识。每个人的成长环境、生活经历不一样,其性格、爱好、见识等也不一样。我们要懂得理解、包容和欣赏他人的观点。 不当之处,欢迎葫友们批评指正!我的qq:867784242
作者: 童言童语 时间: 2013-8-7 08:53
文章写得不好,赞一个!
作者: 芦韵春华秋实 时间: 2013-8-7 15:47 标题: 回复 19# 北碚葫芦丝 的帖子
写得好!!发展的问题应用哲学加以辨析不言而喻。
作者: 童言童语 时间: 2013-8-15 07:44
拜读,好文章。赞一个!
作者: 芦韵春华秋实 时间: 2013-11-15 14:39
有些人总是强调“原生态”等等。其实这样一推就倒的观点都不值得辩驳。马克思早就批判过这样的静止观点。还是用历史唯物观来看待历史的问题比较科学。根据历史记载,人类的祖先是穿树皮和兽皮等等的,请问您还穿吗,很多人喜欢穿吗?人类的祖先是住在山洞的,现在大家为何都喜欢住城里的楼房呢?他们还吃生肉呢,你吃吗?难道树皮、兽皮、山洞、生肉不是原生态的?这都是静止的观点不是发展的观点。天天玩着电脑手机,开着现代交通工具,却高举“原生态”的大旗,不觉得是性格分裂症吗?孙悟空会飞,你不会飞啊?人类不就是坐上了飞机才实现了这一梦想吗!历史唯物观和科学发展观都丢到脑后去了,真是匪夷所思。最近又听到了黄梅戏风味的葫芦丝独奏曲《黄梅之乡闹新春》吧,很惬意,这就是发展的结果。
还有人爱抬扛,总是拿出来一个个例(特殊的情况)或者一个伟人做榜样、示范,给人们讲道理,请问能推而广之吗?大数定律也抛到九霄云外去了。
还有人喜欢用“大统一”的思想批评别人,不知区域发展为何物。古人尚明白南腔北调、南拳北腿、看菜吃饭量体裁衣的道理。
还有人过于超前地看待葫芦丝的发展,盲目地下结论,甚至把葫芦丝作为崇拜物啦,都为时尚早。再过个十年,我估计您不会只吹葫芦丝了,也许吹管子、笙、唢呐、萨克斯、箫、埙等等不一而是。欢天喜地娶个新娘子,过了十年都是“左手摸右手”呢(哈哈)。信誓旦旦海枯石烂的人离婚率却达到了60%。说啥好呢??
我还是喜欢:“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科学发展、不偏不倚。
作者: 桂乡之夜 时间: 2013-11-15 18:42
我也简要谈几点看法:
1、任何一种民族乐器,都是由某个特殊地域的特殊文化孕育出来的。
2、要了解葫芦丝,就要了解云南特有的地域文化,包括音乐、绘画、舞蹈、风俗、语言、气候、地理……等各方面。所谓的傣味,就是由这种特有的文化彰显出来的精气神。
3、任何外来的东西,如演奏技巧,只能丰富它,而不能彻底改变它的本质属性。
4、要学好葫芦丝,必须认识傣味;要发扬光大葫芦丝,更要研究好傣味。
5、如果去研究一下莫言为什么能获诺贝尔文学奖,就会知道传统和创新的关系了。
总之,根是不能丢的,创新又是必须的。
作者: 芦韵春华秋实 时间: 2013-11-16 13:57
引用:
原帖由 桂乡之夜 于 2013-11-15 18:42 发表 我也简要谈几点看法: 1、任何一种民族乐器,都是由某个特殊地域的特殊文化孕育出来的。 2、要了解葫芦丝,就要了解云南特有的地域文化,包括音乐、绘画、舞蹈、风俗、语言、气候、地理……等各方面。 ...
附议您的观点。既要有树根,又要有树干,还要有树冠。
作者: 芦韵春华秋实 时间: 2013-12-16 15:23
安徽地域文化特点的葫芦丝曲子: 赵学贵的《鹊桥》,赵荫滨《黄梅之乡闹新春》(根据黄梅戏《天仙配》和安徽民歌)、刘颖 刘兵《稻花飘香》(根据安徽民歌“四季推子”)。郑家余的《滨湖春晓》,魏仕健的《皖南丝雨》。
作者: 155402 时间: 2018-7-19 00:18
引用:
原帖由 桂乡之夜 于 2013-11-15 18:42 发表 我也简要谈几点看法: 1、任何一种民族乐器,都是由某个特殊地域的特殊文化孕育出来的。 2、要了解葫芦丝,就要了解云南特有的地域文化,包括音乐、绘画、舞蹈、风俗、语言、气候、地理……等各方面。 ...
同感
作者: 155402 时间: 2018-7-19 00:22
我也不打算用马克思用哲学来论证,只想说:发展创新是必要的,但没有哪件民族乐器是万金油。
同样是做戏剧伴奏的主奏乐器,有的地区用京胡,有的地区用板胡,有的地区用二胡,有的地区用竹笛……。
换一个主奏乐器试试!曲调全对,但当地人听了绝对受不了——完全不是那个味,外行听起来却没什么问题。
各地的音乐本身就含有浓重的地方个性,每种乐器也有它的个性。用民歌或地方音乐素材改编器乐曲不能忽视了这些个性。也不要因为偏爱某种乐器而迷失了根本,葫友能接受的,广大听众不一定叫好,甚至会认为是不伦不类(也包括楼主所举的某些例子)。
作者: 润福 时间: 2018-7-25 11:18
春华秋实的文章表达了大多数葫芦丝爱好者的心声,9楼、12楼的意见很有说服力。经历十多年的变化发展,葫芦丝音乐正呈现百花齐放欣欣向荣的黄金时期,拥有了全国各地众多群众爱好者。一味强调傣味,排斥其他,葫芦丝将走向自我封闭的道路。
欢迎光临 葫芦丝专业论坛 (http://bbs.hulusi.com/) |
Powered by Discuz! 6.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