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本文从葫芦丝教学的兴起谈起,分析了当今葫芦丝教学的形态及方式以及教学现状的特点,以体现葫芦丝音乐上升发展时期的时代意义与理论意义。
【关 键 词】葫芦丝教学
社会音乐教育 学校音乐教育
【基金项目】湖北工程学院基金项目,项目编号:r2010016
葫芦丝教学是为满足人们学习葫芦丝乐器演奏需要而开展的教学活动。近些年来,随着葫芦丝音乐的不断发展,葫芦丝学习的社会需求也在不断增长,越来越多的人学习葫芦丝,越来越多的人投入到葫芦丝教育活动中,葫芦丝教学在悄然兴起,并出现普及化发展的态势。研究葫芦丝教学的现状,对认清当下葫芦丝音乐发展的形势与指导葫芦丝音乐未来的发展具有显著的时代意义。
在农耕文化时代,葫芦丝音乐只在云南傣族传统文化中存在,作为“婚恋传媒物”的葫芦丝承载着傣族小伙子找对象的社会功能,因此小伙子们几乎人人需要学吹葫芦丝,这种葫芦丝的教学活动以师傅带徒弟的形式,以口传心授的教学方法进行,那时缺乏系统的葫芦丝教材,教学内容主要为傣族音乐文化,并且只限在傣族民间小范围内传播。文革时期,葫芦丝艺人被批,说成是搞“四旧”,这一时期的葫芦丝教学基本停滞不前。改 革开放后,葫芦丝开始登上国内与国际舞台,独奏曲《竹林深处》、《竹楼情歌》等的创作,迎来了葫芦丝音乐从民间文化向艺术音乐文化的过渡[1]。随着近些年传播方式的飞速变化,2000年以后的十几年里,葫芦丝教学开始在全国各地发展起来,各种形式的葫芦丝音乐培训班如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葫芦丝音乐教学网站也应运而生,各地的中小学也开始开设葫芦丝课程,少数的高等院校也开设了葫芦丝选修课。这些教学形态有属于社会音乐教育,也有属于学校音乐教育的,但主要在社会音乐教育领域。缺乏系统的组织,教学形态相对比较散乱。在这些现象的背后,葫芦丝教学也跟进了这种需求,有大量葫芦丝演奏的高端人才出现[1],有几十本不同版本的葫芦丝教材
问世,有较为系统的葫芦丝演奏法体系出现,更有许多艺术性较强的葫芦丝乐曲得以被创作出来。总之,当今葫芦丝乐器已经由民族乐器发展到了艺术表现性较强的独奏乐器,葫芦丝教学已经彰显出如其它民族独奏乐器(如笛子、二胡)一样的教学需求,葫芦丝教学已经在社会上广泛开展起来。
我国的音乐教育存在学校音乐教育和社会音乐教育之分,学校音乐教育就是以在学校传播音乐文化的方式,社会音乐教育就是社会力量承担的音乐教育(如各种音乐培训等)[2]。葫芦丝是从民间发展起来的,当今的教学活动中心也还任然在民间,也就是葫芦丝教学主要有社会音乐教育来完成,学校音乐教育只完成了整体结构中的很小部分。
在社会音乐教育结构中,葫芦丝教学形态主要体现于培训班的形式和网络教学形式。培训班的形式是主体,这些培训班主要依托专门的音乐培训机构和琴行里的音乐培训展开葫芦丝教学,教学方式与其它的乐器教学一样,有一对一的小课形式,也有班级课堂教学的形式。网络教学是利用互联网传播的优势,通过网络教学资源共享等方法开展的教学活动,也有开展网络视频教学的,QQ视频和新浪UC视频和呱呱视频房间等都被得到充分利用,网络教学方式为自学葫芦丝者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这些葫芦丝教学活动构成了当今葫芦丝教学形态的主体。
葫芦丝教学走进学校音乐教育在当今还处在初步发展阶段,体现在学校葫芦丝音乐教学在数量和规模上都还较小。在中国·德宏首届葫芦丝文化节上,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相关领导表示,“下一步还要让葫芦丝成为中小学生必修课,让从德宏州走出去的学生都会用葫芦丝吹出悠扬的音乐”[3]。在全国其他地方也有许多尝试将葫芦丝音乐引入学校课堂的做法,如“在武汉光华学校、广东东莞新星学校都成功的将葫芦丝引入了普通的音乐课堂,受到学生的欢迎,学校和家长的支持”[4]。也有不少人正在做这方面的尝试与探索[5]。葫芦丝在高校里的教学也在逐步发展之中,武汉音乐学院的谭军、云南艺术学院的李贵中和李春华、黑龙江鸡西大学的单振东以及笔者等都在进行着这项工作,并取得许多教学成果。葫芦丝教学期待在音乐院校里建立专业学科,构建比较完善的学科体系,系统地培养出大量的葫芦丝音乐人才,从而为葫芦丝未来的持续发展提供基础条件。葫芦丝教学进学校课堂的努力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一些制约因素。如社会对待葫芦丝音乐的认识态度问题,学校领导的认识可直接影响该校葫芦丝教学的深度,国家教育部门领导的认识或许会影响学校葫芦丝教育整体发展。
葫芦丝教学发展起来了,由其发展过程和教学形态及方式可以看出它还处在发展的上升时期,还有许多问题需要不断的完善。相信有大家共同的努力,葫芦丝教学一定能走进中小学音乐课堂,一定能逐渐形成完善的学科体系,让葫芦丝更好的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
三 葫芦丝教学现状特点
从教学环节的各要素来看葫芦丝教学,存在以下特点。
1、葫芦丝教材与教学法特点
教材与教学法问题属于教学环节的基本要素,在这一点上,葫芦丝近些年的发展中既取得了可喜的成就又存在让人担忧的问题。
近些年来出版的葫芦丝教材有几十本之多,自1998年李贵中编著的《葫芦丝巴乌教程》(北京燕山出版社) 出版以来,在近十几年里,葫芦丝教材的建设成绩是可喜可贺的。但也是因缺乏历史传统的原因,这些新建教材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由于缺乏同行间的交流与对葫芦丝教学实践规律的深入认识,所编教材要么没能形成系统的知识构架,要么就是很难形成易于推广的葫芦丝教学法体系。往往是闭门造车式的自顾自的提出一些新概念、新名词、甚至新的葫芦丝音乐记谱法,往往出现了同一演奏法在不同的教材上出现了不同的名称的情况,这对于葫芦丝教学的发展是不利的。
一套完善而优秀的教材体系是形成葫芦丝专业学科的基础。而葫芦丝教学要想取得正规的长久的发展必须要建立葫芦丝专业学科。在这一点上,还需要葫芦丝音乐教育工作者的不断努力。
2、葫芦丝教师与学员特点
从葫芦丝教学兴起的过程可以看出,葫芦丝教师的来源主要是其它民族吹管乐器(如笛子,唢呐,笙等)教师,这是因为中国民族吹管乐器的各种乐器的演奏,在气息手指技巧与舌头技巧等的运用上具相通之处。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近些年来开展的葫芦丝高级培训班,学员大都是这些老师,这类人才资源在全国各地还是相当丰富的,正是这类人推动了葫芦丝教学的快速发展。
葫芦丝音乐的繁荣体现了葫芦丝教学的成果,是因其适应了当代社会心理、人心思“乐”的结果,当代葫芦丝教学以社会音乐教育(相对学校音乐教育而言)为主要教育形态,并有逐渐向学校音乐教育渗透发展的趋势。葫芦丝教学的效果主要通过社会音乐考级、参加比赛、参与社会音乐活动等形式体现,无论是在社会音乐教育领域,还是在学校音乐教育领域,葫芦丝教学都任然是一个新兴事物,为构建专业的葫芦丝学科体系,还需要葫芦丝人不断的努力。
【参考文献】
[1]肖平,《浅谈中国社会音乐教育发展现状》,《高等教育与学术研究》2009年第10期。
[2]龚茂莉、龚家铭,《葫芦丝社会功能的变迁》,《民族艺术研究》2008年01期。
[3]网络文章《千年葫芦丝源于梁河 葫芦丝将成德宏中小学必修课http://news.qq.com/a/20071031/002845.htm
[4]网络文章赵洪啸《让葫芦丝走进中小学音乐课堂》http://www.hongxiao.com/QI/16.htm
[5]罗述娟《让葫芦丝走进小学音乐课堂》,《雅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第4期;
欢迎光临 葫芦丝专业论坛 (http://bbs.hulusi.com/) | Powered by Discuz! 6.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