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关于中国民族管弦乐协会出版的《葫芦丝 巴乌考级曲集》的一个低级问题 [打印本页]

作者: 白汉华    时间: 2012-8-5 23:23     标题: 关于中国民族管弦乐协会出版的《葫芦丝 巴乌考级曲集》的一个低级问题

关于中国民族管弦乐协会出版的《葫芦丝 巴乌考级曲集》的一个低级问题,里面每一首曲子都没有调式的标注,叫人你怎么吹啊,《竹楼情歌》F调,我用小D调的吹,被丝友们笑话。实在想不懂,国家乐器演奏社会水平考级从书会这么坑爹!


作者: 阳光快乐    时间: 2012-8-6 06:16

本书的执行主编何维青老师说起过这一点,具体原话记不清了,大体意思吧就是,这本书属于一种过渡状态的书,因为许多葫芦丝、巴乌曲子本身就欠规范,所以一旦全部照打,有可能会有错误,为了不误导大家起见,所以就统一了一下,暂时规定先省略包括调号、各种技巧符号等等,然后民管会会组织专家等权威进一步规范、认定后,再出一本比较完整、规范的教材吧。

 

以上是我能记住的大概意思哈,不一定完全符合何老师的原话。仅供楼主朋友参考,你可以自己先费点功夫,搜一下网上的、论坛的相关曲子,自行标定一下吗。


作者: zhudabo    时间: 2012-8-6 06:46

我覚得用葫芦丝吹曲、不可生搬硬套,好多曲子都可用不同调吹奏,可风味别异。竹楼情歌、你干吗不用大D大C大bB去吹呢…用小D调時、气息运用得当,也耐人寻味…
作者: 苗岭的早晨    时间: 2012-8-6 10:57

引用:
原帖由 白汉华 于 2012-8-5 23:23 发表 关于中国民族管弦乐协会出版的《葫芦丝 巴乌考级曲集》的一个低级问题,里面每一首曲子都没有调式的标注,叫人你怎么吹啊,《竹楼情歌》F调,我用小D调的吹,被丝友们笑话。实在想不懂,国家乐器演奏社会水平考级从书 ...

==================================

被丝友们笑话,那是丝友们的不对了 甚至无知。一首曲子用那个调的葫芦丝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有时候标的用G、F调吹的曲子,用C、D调却能吹出另有风味的意境。可以多试试不同调的葫芦丝,然后自己选择合适或自己喜欢的调……………………

 

用小D吹《竹楼情歌》,通过气息、感情等配合,同样也能吹出意境深远、款款深情的……同时还有一种空灵、飘逸的感觉!走自己的路,让他人说去吧!!!


作者: 白汉华    时间: 2012-8-7 09:18     标题: 关于中国民族管弦乐协会出版的《葫芦丝 巴乌考级曲集》的一个低级问题

葫芦丝真的是个很奇怪的乐器,好像和其他的乐器都是不一样的,高音要弱吹,低音要强吹,曲调也可以随心所欲,看来有句话说得好,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葫芦丝的魅力可能就在这吧,可以没调的限制,可以拖出音乐的常规规律自成一派,看来我太死板了,总觉得音乐都是一样的。
作者: 白汉华    时间: 2012-8-7 09:26     标题: 回复 2# 阳光快乐 的帖子

虽然说有些曲子可能定不下调来,但是有些作者定下来的为什么不标记,比如《断桥残月》、《梨花雨》、《风叶恋》等这些曲子都是现代作品,脱离了传统葫芦丝的意义,为什么也不标注。我刚吹葫芦丝,觉得《断桥残月》好听,但是我用的是bB吹得,见到丝友才知道要用F吹,而F得感觉和bB完全都不一样,对我的练习有很大的影响。我不准备用这套书了,坑爹!




 

作者: 阳光快乐    时间: 2012-8-7 10:18

引用:
原帖由 白汉华 于 2012-8-7 09:26 发表 虽然说有些曲子可能定不下调来,但是有些作者定下来的为什么不标记,比如《断桥残月》、《梨花雨》、《风叶恋》等这些曲子都是现代作品,脱离了传统葫芦丝的意义,为什么也不标注。我刚吹葫芦丝,觉得《断桥残月》好 ...

 

 


呵呵,朋友,我是见您在这个版块发了这个询问贴,才好心把我所知道的告诉您的。你完全有选择其他书的自由啊,没必要生这么大的气,骂人呀。对吗?您说呢,咱们吹葫芦丝不就是为了寻找欢乐的吗?

作者: 竹林听泉    时间: 2012-8-10 21:23

看来这位朋友刚上论坛,书不好你可不买么,买了也可不用,干么动火?论坛上有的是曲谱,可自已下的!
作者: 银色月光    时间: 2012-8-11 23:10

我没有这本曲集,如果书中没有标调号,那就是编者的不对,起码要标上作曲者原创的调式,至于普通爱好者完全可以选择不同的调子来吹。
作者: 芦韵春华秋实    时间: 2012-8-12 13:08

关键问题是作者曾经标注有调号啊?作者的意思表达不能没有体现出来吧。有时候买一本曲集的确不容易,难怪人家生气!其一,作为出版者,必须要有出版物最基本的条件约束,该告知读者的一定要体现。否则属于假冒伪劣产品,消费者有权利申诉。很明白,消费者是用自己的劳动成果换取的啊。其二,至于读者如何理解,那是读者的事情。其三,如果放而任之,推而导之,那就不要出版了,因为读者自己不是残废啊,可以听,可以自己打谱,爱是啥样是啥样。又不是没手没脑的?




欢迎光临 葫芦丝专业论坛 (http://bbs.hulusi.com/) Powered by Discuz! 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