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学习葫芦丝曲子的一点感叹 [打印本页]

作者: 紫霄    时间: 2012-8-1 16:39     标题: 学习葫芦丝曲子的一点感叹

现如今,但凡“高级”的葫芦丝曲子,没有不惜脑血管破裂、心血管梗塞、胸闷心慌、把生死置之度外的拼命精神,是难以攻克的。风起云涌的作曲者恍若已然身处深邃的仙境,殚精竭虑、身躯岿然不动但却鬼斧神工的360度旋转着自己的脑袋,反穿皮袄倒sa)鞋的谱写着如何才能让凡人难以超越自身生理极限的“演奏方法”及其“曲子”,来使葫芦丝这个“下里巴人”的民间乐器在不堪重负之中摇身变为阳春白雪。也惟有如此,方能显得连作曲者本人吹的都气喘吁吁、脸红脖子粗、太阳穴青筋直暴的曲子是塔尖;也惟有如此,才能显示出曲作者自己的道行更高神一筹。作曲者深信自己的曲子是块芳草地,只有累死的牛,没有犁坏的地,撂下曲谱,由粉丝累罢!不要告诉我你累过极限之后在演奏上曾经是多么的辉煌,一个星期不吹,同样的曲子马上就成了别人的辉煌;一年不练,跟新手大体上也就没有了两样。后人从来只认不买“曾经”的账,无论你的过去是寇还是王。除非你也弄块芳草地让别人去累。而真正芬芳、隽永的曲子,又有哪一首让爱好者折腾的死去活来?!生命力顽强的曲子,永远是大众化的。众神仙攀比摞叠的塔尖陡然高耸云霄而仍不作罢,使得原本娓娓道来、呢喃细语的丝音,一时间都变成了塞满TNT炸药的巨型爆竹。丝音可以缭绕,爆竹就那一阵。作曲者自己为此前赴后继,一个接着一个从构筑塔尖的脚手架上陨落;爱好者也无畏懈怠自己赖以糊口的工作和凡人的家务、孝道、亲情,甚至拉帮结派、掖掖藏藏的为之赴汤蹈火、趋之若鹜、不惜人葫俱毁的走上了一条不归路。傲立群芳的“铁丝”虽然大汗淋漓过后身处凛冽的寒风中,却若无其事般的掩饰着身心的哆嗦而去藐视着一大群不知冷暖、抑或也想上去哆嗦一把的芸芸众生。可叹的是曲高和寡,艺术家的世界我等永远不懂!纵观当今葫芦丝圈子来势凶猛的多米诺骨牌效应,那演绎着的只见换主角不见换情节的可歌可泣的悲壮曲目,哪一折不是血染的风采?!你、你、还有你,你们属于已经越过了一道道生死线而浴火重生的佼佼者!虽然除却了自我良好的感觉之外什么也没有得到,但你们是痛并快乐着的精英!——本想珍惜生命、珍惜家人、去享受生活中同时也客观存在着的其它方面更多更大的乐趣,远离以生命为代价、同时也驯养不家、并且因个体差异自我感觉竭尽全力仍然不可翻越的难曲,我却在毫无意义的争强好胜的心理驱使下,不管不顾、不计得失而步履蹒跚地追随着。万幸的是,爱好不由己,曲子可选择。曲高和寡的“曲子”能和则和,不能和我可以继续着我所喜爱的抒情优美的《月光下的凤尾竹》。——紫霄扼腕感叹于公元201222
作者: 龙城住我    时间: 2012-8-1 17:01

这也叫正宗正规葫芦丝?
作者: 平凡777    时间: 2012-8-2 08:27

功底不错~~~~~~~~~~~~~~~~
作者: 寻觅    时间: 2012-8-2 09:23

萝卜青菜,各人喜爱,难的俺学不会,那就学不难的。总之,我等学习葫芦丝是弄着玩的,也不想拿它当赚钱的机器,学到哪算哪,开心就好,不是吗?
作者: 葫想丝    时间: 2012-8-2 10:58

梁河啊----葫芦丝的殿堂,傣味啊---葫芦丝的灵魂!
作者: 木叶半青黄    时间: 2012-8-2 15:06

        很欣赏楼主老师的文笔

 

       【转】有一天老两口逛商场,老太指着一套西装:哇!这套衣服30000元!

        老头:少见多怪!还有比这更高的呢!

        老太:难不成都是用黄金线织的、白金线缝的?

        老头:看看看,牢骚又来了。商场的商品是要面对多个消费层次的,总不能都一个价格吧?

        老太:那商家是脑残!衣服挂烂了也不会有人买!

        老头:看你不懂了吧?这个不是给老百姓穿的,是给送礼的顾客准备的,要的就是这个专卖店的牌子和金额!

        老太:哦,似乎明白了点。。。。。。老头子你真要相中了,我还真的舍不得买,哈哈。

        老头:你就是要买,我也不让你买。老了,穿些休闲衣服,又舒服又便宜,省下来的银子还能再添几支 马牌葫芦丝!


作者: 街坊    时间: 2013-2-9 08:05

纯听众,人家说了,葫芦丝就是吹那种慢悠悠的曲子好听,你们吹的那快的听着都累得慌,这评价一般人不说,但一定是真话,也算一种旁听者的感受。现在确实有些爱好者往往忽视在韵味上下功夫,而一味追求难度,看谁吹的曲子最难,应该说无论难度大小,好曲子就是精华,提高能力,循序渐进才是。功夫不到,粉丝恨短、不累才怪。
作者: 老马    时间: 2013-2-9 13:13

http://www.hulusi.com/web/LunDao/201302094105.html帮楼主转主站了,欢迎各位朋友多写一些这样的文章啊,乱改了个标题,楼主见谅啊,为了搜索引擎更给力
作者: 桂乡之夜    时间: 2013-2-9 17:10

有见地的文章!
作者: 兴趣爱好者    时间: 2013-2-10 00:24

作为爱好者,也说上两句。文章有观点,只是牢骚味重了!任何艺术门类都会分三六九滴!能力强,就去“阳春白雪”,能力不够,就去“下里巴人”,本来就是爱好,就是玩嘛!论坛里很多老师将自己的优秀作品(包括逐级教学指导教材)都无私地贡献给全国广大葫芦丝友,提高了大家对葫芦丝艺术的鉴赏力,也帮助学习者的技艺不断进步,我们应该真诚地感谢才是,而不是在那里说三道四。葫芦丝艺术不能总停留在原有水平上,有发展才能有生命力!很多老师和热爱这门艺术的人士都为此而在积极探索和不懈努力,受到广大葫芦丝友的敬佩和尊重。我觉得你还是应该踏踏实实去练习好自己的基本功,等技能上了台阶,到那时候再吹奏起高级别的曲子,也就不会“红脖子涨脸了”。行就是行,掌控不了也不要去勉强,有些东西不会是齐步走的。我们都特别期待老师名家们,继续热情地创造出更好更多的葫芦丝曲名品来,使葫芦丝艺术多多去登大雅之堂,在大众面前充分展示那种入人心扉地魅力!
作者: sczh    时间: 2013-2-10 03:13

引用:
原帖由 兴趣爱好者 于 2013-2-10 00:24 发表 作为爱好者,也说上两句。文章有观点,只是牢骚味重了!任何艺术门类都会分三六九滴!能力强,就去“阳春白雪”,能力不够,就去“下里巴人”,本来就是爱好,就是玩嘛!论坛里很多老师将自己的优秀作品(包括逐级教 ...

楼上说得对!也是我想说的话。有这么多老师在辛勤创作,无私奉献,才有了葫芦丝蓬勃发展的今天,才会有更加光辉灿烂的明天。楼主可以吹你喜欢的作品,不喜欢的没人逼着你“脑血管破裂、心血管梗塞、胸闷心慌、把生死置之度外”,这样玩命也犯不着。更不要这样端起一盆凉水,对着无私奉献的老师们兜头一通乱泼。有些作品你可以不喜欢,但是请你尊重别人的辛勤创作。顺便提醒一句,语言是说给人听的,文字是写给人看的,目的是要别人明白自己的意思。楼主还是先把文理弄通顺了,语句搞清楚了,再来“扼腕感叹”不迟。


作者: 成宝诚    时间: 2013-2-11 13:37

俺学历太低 这文章还真没读懂 文章也是下里巴人好
作者: 唐学克    时间: 2013-2-11 19:40     标题: 回复 1# 紫霄 的帖子

我觉得这文章写的好。
作者: 晓舟-新疆    时间: 2013-2-18 22:56

引用:
原帖由 sczh 于 2013-2-10 03:13 发表 楼上说得对!也是我想说的话。有这么多老师在辛勤创作,无私奉献,才有了葫芦丝蓬勃发展的今天,才会有更加光辉灿烂的明天。楼主可以吹你喜欢的作品,不喜欢的没人逼着你“脑血管破裂、心血管梗塞、胸闷心慌、把生 ...

言论自由楼主没有说错,也没有去针对那一个人,12.13楼的你们也别去品判楼主说什么了,楼主50多岁的大哥性格开朗吹功也不错,只是人家有感而发说了些心里话,况且这是去年发的帖子现在给别人回复想希望得到什么答复吗?

 


作者: 晓舟-新疆    时间: 2013-2-18 22:58

酷爱葫芦丝音乐
作者: 冬天的雪    时间: 2013-2-26 17:34

适合的才是最好的,一味高难,脱离了葫芦丝的特性、本性,自然就走偏了。楼主的意思实际是表达了希望老师们根据葫芦丝的特性来创作适合葫芦丝吹奏的作品,并不是说高难的就不好,我想这也是葫芦丝爱好者的共同心声,不应否认,现在有些葫芦丝曲子确实只重视高、和难,而忽视了葫芦丝自身的特性,所以作品不能广为流传,其实,你能说月光下的凤尾竹简单吗,爱好者实际都知道,要吹好其实非常难,但他却广为流传,作品本身让葫芦丝的特点发挥到了极致,所以,真诚的希望老师们创作出适合葫芦丝的高难的、能够广为流传的作品来。一点拙见,不妥之处请谅解。
作者: 紫蔙    时间: 2013-3-8 23:12

读着读着笑了好几次。。。。其实,还是可以学一点弹拨类的乐器,本人吹累了就去弹,弹累了又回来吹,劳逸结合,还行吧,只有这招了。。。。
作者: HLXH    时间: 2013-4-7 15:00

同意18楼的表达意思。葫芦丝曲要依据葫芦丝的特性来写,不能一味走向高和难,剑走偏锋,否则曲高和寡,不能很好推广。
作者: 小草墩    时间: 2013-4-7 15:29

用高难度的曲子练功练手,最终的美只有落到傣味曲上才能吹出葫芦的纯美心境!葫芦的根基就是傣味!
作者: 芦韵春华秋实    时间: 2013-4-7 19:28

知难者不难,知易者不易。
作者: 紫云回    时间: 2013-4-9 21:57

没看懂!!!
作者: 老严    时间: 2013-4-12 09:44

果子长得有高有低,能够着的就够,实在够不着——欣赏也不错。嘿嘿!
作者: 傣娃娃    时间: 2013-4-12 16:40

依自身条件量力而行便可,千万不要成了负担!
作者: 葫芦玩童    时间: 2013-4-12 19:54     标题: 顶贴

仿央视春晚导演言:主持人要说“人话”,别说“神话”。我们葫芦丝人也要不吹“神曲”,要吹“人曲”。强力顶楼主的观点!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大众的,也才是我们民族的。
作者: 林西老翁    时间: 2013-4-20 20:53

好文章!虽然尖锐一点,但对葫芦丝界特别是作曲者而言应该可以借鉴。窃以为有的曲子确有一味追高难之嫌,还有的似在做八股文章。作曲者兼听之,对推动葫芦丝的发展只有好处。这不单是爱好问题,大家都是为了葫芦丝的发展。
作者: xyl321葫芦丝    时间: 2013-5-18 19:45

自由人自由学说
作者: 黄土情    时间: 2013-6-17 19:50

目前学习葫芦丝的人中由于年龄、性别、文化、阅历、职业的不同,因而对葫芦丝作品的需求也不同,形成不同层面的作品是一种必然。不必为此担忧!喜欢了就吹,不喜欢就别吹。只有万紫千红,百家争鸣才是葫芦丝发展的生命。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傣为他用是音乐发展的规律。开心就好。
作者: 藏荫    时间: 2013-10-3 10:51     标题: 回复 8# 街坊 的帖子

说的蛮对的,这也是一大忧象。。
作者: 墨海神韵    时间: 2013-10-5 17:59

说得非常对,经过近一个月的学习,我深有感触。


作者: 墨海神韵    时间: 2013-10-5 18:02     标题: 同感

说得非常对!经过近一个月的学习,我深有感触。
作者: 葫芦声韵    时间: 2013-10-7 11:26

萝卜白菜各有所爱,适合自己,觉得开心就好!
作者: 北京-老葫芦    时间: 2013-10-14 13:09

学曲子不要赶时髦,要因人而异,主要是查找自身的能力,就像人过一条沟看自己是否能跳过去,如果硬跳会掉沟里的。现在葫芦丝曲多得是,任你选择找适合自己能为的吹,老有所乐吗。
作者: 汉中.cjw    时间: 2013-10-24 17:27

开心就好
作者: 天上的老鹰    时间: 2014-1-9 22:54     标题: 大实话

有一股敢唱反腔的勇气,时下确实有些曲子一味追求高难其实并不好听,吹者难,听者烦。
作者: 爱听名曲    时间: 2014-3-17 23:34

随着葫芦丝的普及 需要提高的
作者: 寻觅    时间: 2014-7-4 13:22

人贵有自知之明,俺下里巴人对“脸红脖子粗”的曲子的做法是绕行,继续吹俺的“凤尾竹”、“竹林”、“孔雀姑娘”、“葫芦箫”等傣味曲。圈子里好多朋友都劝我学几个新曲,我的回答是:等俺把老曲全都学会了就去学新曲,老曲都学不过来呢,不入流就不入流吧。
作者: 姜山    时间: 2014-7-4 14:41

有爱好,开心就好。
作者: 无锡深秋    时间: 2014-12-4 12:44     标题: 回复 5# 寻觅 的帖子

高见。开心就好。
作者: 龙城住我    时间: 2014-12-4 21:28

葫芦丝处于草根阶段,尤其气息和双吐音不过关。楼主觉得很多人吹曲子很挣扎的样子,是他们在苦苦探索。试想,如果没有他们的追求,会有葫芦丝的今天?另外,你说的难的曲子,其实还不算太难,月光下的凤尾竹才叫个难啊!
作者: 千秋翰墨    时间: 2014-12-9 12:41

  写的好,时下确实不少人,连滚带爬的吹难曲子,好像简单曲子吹起来丢人似的。

其实越是简单曲子越不好吹,傣味的曲子吹好了,不容易。


作者: 千里求教    时间: 2014-12-25 13:12

本来就是吹着玩的,搞得简单点、轻松些。


作者: 晓慧    时间: 2015-2-15 12:01

引用:
原帖由 兴趣爱好者 于 2013-2-10 00:24 发表 作为爱好者,也说上两句。文章有观点,只是牢骚味重了!任何艺术门类都会分三六九滴!能力强,就去“阳春白雪”,能力不够,就去“下里巴人”,本来就是爱好,就是玩嘛!论坛里很多老师将自己的优秀作品(包括逐级教 ...

 

赞同!生活中我们还是少些牢骚,多做些实事。我同样作为一个葫芦丝爱好者,我接触到周围的一些葫芦丝爱好者很多的学习过程和状态,我个人感觉主要还是存在一个心态的问题、一个个人素质问题。学任何东西要顺其自然,不要勉为其难,自己为难自己,既然是作为一种兴趣爱好,应以娱乐为主。要学好葫芦丝,必须量力而行,把基础打扎实,绝不能急功近利,不要刻意地去追求一些达不到的东西。


作者: 三月雪    时间: 2018-3-8 21:10

梁河啊----葫芦丝的殿堂,傣味啊---葫芦丝的灵魂!
作者: 林哥    时间: 2018-4-23 19:45

引用:
原帖由 HLXH 于 2013-4-7 15:00 发表 同意18楼的表达意思。葫芦丝曲要依据葫芦丝的特性来写,不能一味走向高和难,剑走偏锋,否则曲高和寡,不能很好推广。

接地气的曲子才是生命力强的曲子,创作出更多的象“月光下的风尾竹”这样流传多年,久经不衰神曲,才是创作方向。

作者: 林哥    时间: 2018-4-23 19:47

引用:
原帖由 葫芦玩童 于 2013-4-12 19:54 发表 仿央视春晚导演言:主持人要说“人话”,别说“神话”。我们葫芦丝人也要不吹“神曲”,要吹“人曲”。强力顶楼主的观点!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大众的,也才是我们民族的。

当赞!

作者: 155402    时间: 2018-7-18 20:54

不仅仅是口味喜好问题,而是对艺术的真谛的理解。 一个好的曲子,重的是情是风味,而不是炫技。 按现在的不少“作曲家”的看法,似乎“月光下的凤尾竹”太小菜了,但他就没感觉到自己写的东西,离这小菜可差了不知道多少档。
作者: 润福    时间: 2018-7-25 11:25

引用:
原帖由 sczh 于 2013-2-10 03:13 发表 楼上说得对!也是我想说的话。有这么多老师在辛勤创作,无私奉献,才有了葫芦丝蓬勃发展的今天,才会有更加光辉灿烂的明天。楼主可以吹你喜欢的作品,不喜欢的没人逼着你“脑血管破裂、心血管梗塞、胸闷心慌、把生 ...
罗卜白菜各有所爱,尽力而行,高兴就好!
作者: liushulin    时间: 2018-8-9 20:54

非常赞同楼主的说法!
作者: 浮华落地    时间: 2019-5-31 23:11

作曲这件事,不是有乐理知识,有吹奏功底就随便来搞的。


作者: 爱笛笙葫芦丝    时间: 2020-7-13 16:56     标题: 的帖子

高,实在是高!
作者: 爱笛笙葫芦丝    时间: 2020-7-13 17:01     标题: 的帖子

您不就是18楼的吗?




欢迎光临 葫芦丝专业论坛 (http://bbs.hulusi.com/) Powered by Discuz! 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