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如何分辨和选择好葫芦丝 [打印本页]

作者: 傣乡情哥    时间: 2011-12-10 18:38     标题: 如何分辨和选择好葫芦丝

如何分辨和选择一只好葫芦丝

可能大家都知道分辨葫芦丝的好坏应从音准、音质、音色、外观来分辨,这点没错,但是音质、音色这两点是极难分辨的,还有根据每个人对声音要求的不同,所以喜欢的音质、音色可能也不尽相同,当然还有很多人对于音质的分辨是模糊的。下面我就如何正确的分辨葫芦丝的好坏等问题谈谈个人观点。

  一  音准

音准的分辨首先要看葫芦丝从低音3到中音6的每一个音是否准确,对于通过专业训练的人员耳音准确的话可以用耳朵来听,也可以通过跟伴奏来校对,耳音不准可以用校音器来校,按照440的标准来校,如果每个音上下偏离不超过10个音分也算是基本准确,当然每个音都刚好在440上是最为准确的。但是有几点值得我们注意,我们都知道音是通过震动产生的,那么震动频率跟温度有一定的关系,温度高震动就高,温度低震动也低,也就是说我们的音准会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这是自然的物理现象。这个现象在吹管乐器中表现得极为明显,还有吹管乐器的音准还会受到吹奏时气流大小和强弱的影响,也就是说我们必须要正确的用气才能准确的判断乐器的音准。葫芦丝、巴乌的音准还会受簧片本身很多因素的影响,它跟簧片(簧舌)的大小、厚薄比例都有很大的关系,葫芦丝的筒音(全按做5的低音5)受气候温度影响的变化不大,而其他音受的影响相当的大,也就是说天气冷,温度非常低的情况下除筒音以外,其他音会低很多(2030个音分左右)。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下测试葫芦丝的音准是肯定不准的,所以我们必须要把葫芦丝吹热了以后再来测试判断,这个预热的时间长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鉴于近年来葫芦丝独奏曲目的不断创新和增加,葫芦丝的半音应用也已经相当的广泛,(比如张笑老师最新创作的印度风格葫芦丝独奏曲《舞娘》,已经把葫芦丝的所有半音都应用上了),所以我们还应该测试一下葫芦丝的每一个半音是否准确,半音不一定要绝对准确,但是最起码也要相对准确,不能偏离太大,那么在测试葫芦丝的半音的时候我们要用交错指法(组合指法)来测试。(这里说明一下为什么要用组合指法:因为实际演奏的过程中,一般情况下短音符的半音可以用开半孔方式来演奏,开半孔的音准是靠演奏人员自己控制,而长音用半孔是不稳定的,必须要用组合指法才能达到该半音的稳定性。)我最近专门研究了葫芦丝组合指法的半音问题,是可以做准的,而且还能统一指法,只不过在制作过程中对于选材、打孔、校音等每一个环节的要求都比较高而已。


作者: 傣乡情哥    时间: 2011-12-10 18:41

二 音质

       音质是很难界定的一个标准,因为它没有绝对的量化标准,只能靠个人感受,而每个人的感受不一样所以要求也不一样。对于音质本人觉得应该要浑厚、紧凑,细腻、柔和、音量大小适宜。音量大小在此再单独谈一下个人观点(根据葫芦丝的调性不同,葫芦丝大小也不同,音量也不相同。小葫芦丝(高音),应该以小音量为主,因为音越高,声音也越尖,也就越刺耳,在这样的前提下,我们应该选择音量小、声音柔和的葫芦丝来演奏才能达到让人欣赏的美感!(就像吹笛子一样,笛子吹得好的人高音气息控制得很好,音量小,穿透力强,不吵人,而气息控制不好的笛子演奏人员演奏出来的高音音量很大,很炸、让人听起来缺乏美感!)有的人可能认为音量小没有穿透力,其实真正的穿透力是穿透在人的心里,不是穿透在耳朵里!除非是选来演奏一些特定的曲子和选择在户外单独演奏的除外,比如近年来王厚臣老师创作的很多西北风格的独奏曲,如果用小音量的葫芦丝来演奏就不太适合)

  三 音色

       音色和音质一样,没有绝对的量化标准,音色的选择也尤为关键,音色不要选择太亮的,亮了就有尖锐刺耳感觉。应该选择音色纯正、稍微暗一些的适宜,但是如果演奏某一些特定风格的曲子可以选择音色亮的。

  四 灵敏度

       演奏双吐和三吐看其灵敏度高不高,有的葫芦丝虽然音色、音质、音准都很好,但是一旦吹吐音时反应很迟钝,速度很难快起来,这样的话对于我们演奏人员来说会把我们的演奏水平大打折扣。有的葫芦丝吐音灵敏度也很高,但是演奏起来不干净、吐音不清晰、有杂音,尤其是低音部分。当然这一点也跟我们演奏人员正确的用气有很大的关系,有的葫芦丝本来很好,但是我们要是吐音方法和用气方法不得当的话吹起来也不干净,还有跟我们演奏时的气息强弱也有一定的关系,气息过重肯定不灵敏,过轻就容易有杂音。


作者: 傣乡情哥    时间: 2011-12-10 18:42

   五 副管

      试试副管音色和主管音色是否协调,高音副管以“柔和”为主,低音副管以“浑厚”为主。副管音量不能太大,最好副管音量不要压过主管。目前市场上的葫芦丝很多副管音色跟主管不协调,不是音不准,而是音色不统一,听起来感觉像是音不准一样!

  六 看外观

       外观选择可根据自己审美观点来选择,最主要的是演奏起来方便,整只葫芦丝副管和主管不能太松动,要尽量紧凑,手碰副管时不能有管子互相撞击的声音。吹嘴小而扁(便于吐音),试试手感,也就是手按孔看看是否舒服自然,如果手指按着不舒服可以看看是什么原因,有的是受竹节的影响,比如竹节刚好在孔上,或者孔的边缘上会影响手指按孔,如果前面的标准都很好,遇到这种情况也没关系,自己用锉刀锉平让自己按着舒服就行了,还有的可能孔比较刺手,不便于演奏滑音,这样的情况自己用砂纸砂磨一下孔,让自己按着光滑,易于演奏滑音即可。 总之,一只真正的好葫芦丝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因为葫芦丝在制作的过程当中,有很多关键的环节都是需要手工制作的,无法用机器成批量的生产,所以每一只葫芦丝和巴乌做出来都是不可能达到一模一样的,还有葫芦丝有它本身的一些特定的局限性,因为葫芦丝是簧片乐器,而这个簧片是直接安在竹管上的,那么竹子在不同气候不同环境下会变形,会收缩或者膨胀,这样的话就会直接的挤压簧片,导致簧片变形,簧片一旦变形,它的音质、音色、音准,轻重都会受到很大的影响,这也是无法避免。所以有的葫芦丝出厂时很好,但是一旦到达买家手里就变了,这也是正常现象。出现这一情况时各位葫友可以主动跟卖家联系沟通,问题不严重可以简单处理,如果是自己处理不了的情况可以跟卖家协商解决方案!

       以上观点是本人这些年来不断研究葫芦丝制作和演奏的个人感受。个人愚见,仅供葫芦丝演奏人员和制作人员参考交流!葫芦丝的独奏曲越来越别出心裁,越来越专业甚至与国际接轨了,对于葫芦丝的制作人员来说也应该不断的探索和研究。一首好作品跟一件好乐器是相辅相成的,一首好作品可以促进乐器的不断完善,一件好乐器能够促成一首好作品的诞生!欢迎广大葫芦丝爱好者和制作者与我共同探讨葫芦丝的制作和演奏经验!

        

                                                                王登佳(傣乡情哥)

                                                  

                                                              2011年12月10日于昆明


作者: 道人    时间: 2011-12-10 20:50

  很有心得体会!补充一下关于副管的问题,现在的葫芦丝副管发的音都是同主管上的3音相同,我们在试音的时候不光是要注意副管和主管3音的音准是否一样,还更应该注意副管3音和主管的其他音能否能和上,因为副管发出的音和主管上的每一个音都能产生悦耳的和音,尤其在低音6上更是明显,打开副管吹主管上的每个音,如果你感受到了悦耳的和音,恭喜你找到了合格的副管音!              

作者: 竹林古筝    时间: 2011-12-10 22:54

来拜读了,谢谢王老师。
作者: 阳光快乐    时间: 2011-12-11 05:39

这绝对是一篇好贴!!!

 

感谢王老师细致的解说,这对我们这样外行的人来说,一席话,长了不少的见识呢,终于纠正了许多以前认识上的误区。  

 

再感谢一下二楼的小张(他不让叫老师,嘿嘿),这个副管音的音准问题也很正确呢。

 

在这次的学习班上,我们大家在何维青老师的课堂上每人都打开副管试吹了一下,准与不准现在一下子就能听出来了。是这样的,如果是一个“悦耳的和音”则对,反之则是两个音在不断快速地交替出现(注意不是“不和谐的一个音”)


作者: zhudabo    时间: 2011-12-11 06:33

小王老师是从专业制作方面、为大家介绍提供的宝貴資料啊
作者: 大圣    时间: 2011-12-11 07:29

好文章!
作者: 爱民电子    时间: 2011-12-11 09:22     标题: 回复 3# 傣乡情哥 的帖子

写得好
作者: 傣乡情哥    时间: 2011-12-11 13:48

引用:
原帖由 道人 于 2011-12-10 20:50 发表 写得很好!! 很有心得体会!补充一下关于副管的问题,现在的葫芦丝副管发的音都是同主管上的3音相同,我们在试音的时候不光是要注意副管和主管3音的音准是否一样, ...

 

       道人老师补充得很好,这是我的遗漏问题,高音副管是中音3,低音副管是低音6。我所说的音色问题也就是你说的和音问题,副管音色对了和音才好听,音色不对就算音再准也不好听,听起来就像是音不准一样!其实在制作葫芦丝副管的时候音准人人都能解决,但是音色就很难了,因为这需要制作人员不光会做,还要会分辨音色!有人说葫芦丝吹得越好就做得越好,我认为这句话说得非常正确,因为只有吹得好的人才能真正的辨别葫芦丝的各种问题,才会想方设法去解决问题!


作者: 富春江    时间: 2011-12-11 15:20

好帖!谢谢王老师的分享。
作者: 珊妮亚    时间: 2011-12-16 18:15

老师发这样好的帖子 也不告诉俺们一声哈,给老师献花,老师的葫芦丝制作技术越发精湛
作者: 林西老翁    时间: 2011-12-24 21:59

真是好文章,受益非浅。谢谢!
作者: 俺是山东人    时间: 2012-1-6 08:49

好帖子,俺也受益啦,感谢老师分享
作者: 班尼彭    时间: 2012-1-11 17:55

感谢小王老师,拜读拜读,收获收获
作者: 葫芦情深.    时间: 2012-1-11 21:41

王老师分析的很专业,学习了
作者: 葫芦声韵    时间: 2012-1-11 23:09

拜读了,很专业,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好 谢谢王老师
作者: 越越    时间: 2012-1-21 23:45

副管呀副管...........唉.......。想起陆游的一句话: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现在应该改成:葫芦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对于我们普通学员,符合如上标准的葫芦丝只能是可遇不可求。
作者: 石大庆    时间: 2012-1-25 13:16

好文章,学习了。
作者: 林西老翁    时间: 2012-2-2 20:45

真是好文章,看了几次。特别是副管的问题,有的葫芦丝副管音准没有问题,就是听了不舒服,曾经困惑。谢谢了。
作者: 竹子lgs62z    时间: 2012-2-3 07:04

拜读了,很受益 谢谢王老师
作者: yzy9779    时间: 2012-2-9 22:16

竹子膨胀,挤压簧片?簧片比竹子膨胀还要厉害吧?因为簧片是铜的,是不是因为材质不同,而膨胀变形率不一样,造成变化
作者: 北麒麟    时间: 2012-2-16 17:54

非常好的文章,拜读了。受益匪浅。光低头吹,对理论的东西看得少。谢谢王老师给我们上了一堂精彩的课。献花了
作者: 银色月光    时间: 2012-2-22 22:51

学习王老师的好文章,学了真有用,谢谢。
作者: yf英子    时间: 2012-2-27 15:36

很认真的看完整篇文章,写得好,真的很实用。谢谢分享
作者: xkh488    时间: 2012-3-25 10:26

通俗易懂,说的明白。献花。
作者: 天堂鸟168    时间: 2012-6-7 15:38

学习在学习




欢迎光临 葫芦丝专业论坛 (http://bbs.hulusi.com/) Powered by Discuz! 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