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杨声:没有乐器便没有器乐! [打印本页]

作者: 叶邦文    时间: 2011-9-16 23:52     标题: 杨声:没有乐器便没有器乐!

杨声:没有乐器便没有器乐!

 

  云南省民族管弦乐学会少数民族乐器制作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于2011年9月16日下午在昆明孔雀公主大酒店召开,与会代表一致推举民族乐器创制改 革家,中国葫芦丝巴乌专业委员会顾问杨声先生为会长。现把杨先生的任职感言上传如下,与朋友们分享。

 

没有乐器便没有器乐

 

  纵观中国历史,也是一部中国乐器的发展史。
  中国民族乐器的历史进程始终伴随着中华民族的兴旺、繁荣而发展,战乱、衰败而消亡……埙从一孔经八千年演变发展到十孔。“和”从乐器变化为礼器,战国时代失传……民族乐器代表民族精神,乐器创造与失传告诉我们一个真理:没有乐器便没有器乐!然而长期以来,这一真理却不被音乐界所认同。成立云南少数民族乐器制作专业委员会,将会逐步让人们重新认识历代为民族乐器默默无闻而创制、改 革,开发推广的先贤们的精神是多么的可贵!
  乐器制造是一门高深的学问,它包含自然科学,物理学、化学、力学、人体科学、机械加工学……等等。遗憾的是中国几千年来只凭师徒相传,而无一所正规学校……科研更加滞后。
  为了使民乐能发扬光大,今后在我们业内应大力提倡尊师重教,反对欺师灭祖!希望同仁们加强多学科知识的学习和积累,方能成为乐器制造方面的专家。大家推选我为会长,我愿将我对各种乐器研究的成果和各方面的知识,毫无保留地贡献给诸位,将成功的经验与大家分享……期望从云南乐器制造界走出更多的制作家及大师级人物,也走出发明家、改 革家。
  葫芦丝、巴乌在短短42年推广到全国、全世界,总结成功经验是制作界团结一致,依靠作曲家、培养界内演奏家和教师队伍,团结演艺界,走从民间到专业的发展道路……下一步,我们更要加强师资队伍的培训建设,争取早日建立自己的综合演艺场所,培养具有事业心和新型道德观的专业演艺人才,为中国文艺改 革踩一条新路……。顺便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失传近三千年的“和”现又 复 活 了,我将他定名这“平和”,为此我写下了“锦绣中华增百和,涛习四海发千祥”的对联,以讴歌新时代……朋友们:“平和”的诞生必将迎来中华的太平盛世,让我们一起举杯为美好的未来干杯!
  谢谢大家!

 

                                                                                  杨  声
                                                                                  2011年9月16日


作者: 叶邦文    时间: 2011-9-16 23:55     标题: 好消息:制作专业委员会成立了!

自己的沙发自己坐坐.
作者: 开心老猪    时间: 2011-9-17 22:22

寄希望制作专门委员会,利用地域优势,组织人员攻关,首先在葫芦丝制作上,根椐科学原理,使葫芦丝在音域扩大、寿命延长、演奏简单的综合性能上有所突破。
作者: 大笨虫    时间: 2011-9-17 23:28

进来瞧瞧....这篇杨声先生的感言...是不是2011年9月16日的呢??
作者: 葫芦星水    时间: 2011-9-18 09:43

振奋人心的好消息!热烈祝贺云南省民族管弦乐学会少数民族乐器制作专业委员会成立!
作者: 叶邦文    时间: 2011-9-18 10:20     标题: 回复 3# 开心老猪 的帖子

这位朋友建议精辟!
作者: 叶邦文    时间: 2011-9-18 10:23     标题: 回复 4# 大笨虫 的帖子

4楼的朋友您好!这正是2011年9月16日下午杨声先生的就职演说呢。
作者: 老严    时间: 2011-9-18 21:03

热烈祝贺,制作委员会的成立,势必使葫芦丝和巴乌的制作更科学更规范,使得优秀的民族乐器在融入世界的同时又有自己独特的民族特色,这是广大爱乐人得幸事。
作者: 竹林古筝    时间: 2011-9-20 23:21

说的不错,要改变要发展的道路还很长,要大家一齐努力,把我们自己的民族的好东西发扬光大。
作者: 快乐    时间: 2011-9-20 23:40

楼主请把人姓氏改过来吧.是"杨"声而非"扬"声.
作者: 叶邦文    时间: 2011-9-24 23:35     标题: 谢谢您的指正。

谢谢这位朋友的指正。粗心大意了。现已经进行了修改。现诚挚地向杨先生致歉,向各位朋友致歉!

引用:
原帖由 快乐 于 2011-9-20 23:40 发表 楼主请把人姓氏改过来吧.是"杨"声而非"扬"声.


作者: 叶邦文    时间: 2011-11-9 19:59

别沉了。
作者: 邯郸老牛    时间: 2015-7-11 09:45

对联  应为:锦绣中华增百和,涛飞四海发千祥
作者: 邯郸老牛    时间: 2015-7-11 09:55

                                                        杨声老师在平和的对联  

                       横批     心平佛现

                                    近水楼台白族慧翁先得籥

                                    平和千秋王者如来度众生


作者: 邯郸老牛    时间: 2015-7-11 09:57

    杨声老师希望领导们读读这副对联
作者: ABCzzm    时间: 2015-7-11 12:01

叶老师<叶老板>我终于在这里看到你的尊姓大名,你的葫芦丝音准,外覌好看,你推荐的文章很好!
作者: 激流飞    时间: 2016-3-31 11:43

支持杨老师的观点。
作者: sunwenkun    时间: 2016-4-3 09:07

怎么理解没有乐器变没有器乐?




欢迎光临 葫芦丝专业论坛 (http://bbs.hulusi.com/) Powered by Discuz! 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