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某老师的“单吐技法(舌技1)” [打印本页]

作者: 月光    时间: 2011-7-28 07:07     标题: 某老师的“单吐技法(舌技1)”

在某网站无意中看到一篇关于单吐技法的定义、说明以及练习方法等(作者不详),看的我是一头雾水,实在不知道说什么好了,特转贴过来,希望大家参与讨论.......
作者: 月光    时间: 2011-7-28 07:08     标题: 单吐技法(舌技1)

1、 技法定义

      运用基本吐音方法“T”,把每个音符单独连续又清又快的吐奏出来的用舌技法叫“单吐技法”,通常简称“单吐”。运用单吐技法吹奏出来的音叫“单吐音”。

     由于单吐与前面学过的“连吐”都是运用基本吐音方法“T”,都是单独连续地吐,因此单吐技法的演奏符号与连吐一样也用“TT”来表示。单吐技法形成的单吐给人以轻松、跳跃之感,是葫芦丝、巴乌演奏中一种常见的用舌技法。

      运用单吐技法演奏单吐音的合格标准是快速、清准、跳跃。对舌头的要求灵活自如,同时要求舌与指的配合要高度协调。

      虽然单吐与连吐在吐音方法(都用T)、吐音方式(都是单独连续)、演奏符号(都是TT)等方面是一样的,但它们各自的定义、内涵、性质、应用等却是不一样的。二者之间最关键、最明显、最本质的区别是吐音速度和吐音效果不一样。

      连吐中的吐音速度随旋律和情感的需要可快可慢,而单吐技法必须快不能慢,而且常与双吐、三吐结合,专用于演奏速度较快的乐段。在连吐的基础上,经过一段时间的科学训练,大概吐音速度快到一定程度、吐音效果达到清准、跳跃标准后,此时的连吐就跃变成了单吐。正因为这一原因,连吐被定性属于一种基本方法,而单吐被定性属于一种技术方法。

2、特别说明

     在此必须要特别说明的是,从单吐技法定义、内涵、性质角度看,技法本身以及由它形成的单吐音只有一种,它的唯一性毋庸质疑。另一方面,单独技法与单吐音的名称也具有明显的相对意义,它只是相对下一讲要学的双吐、双吐音和三吐、三吐音而得名。单吐技法的内涵不能也不可随意外延,外延的结果必然导致认识上的混乱,给我们的交流、理解掌握带来一定困惑和麻烦。

     因此,我们认为单吐技法和单吐音,既不隶属也不包括其他技法和效果,就种类而言只有一种,且是唯一的一种。

3、 应用说明

       由于单吐与连吐相似,但它们又分别属于不同的技法与方法,很多初学者遇到某一乐段演奏速度较快又不是很快,每拍音符数量较多,应用单吐技法还是用连吐方法演奏时没了主意。

      因此,我们建议:当演奏速度在每分钟110拍以下时候用连吐,借助连吐技法可快可慢、可轻可重的特性,继续突出旋律的节拍类型和风格特色。当演奏速度在每分钟110拍以上时用单吐,此时借助单吐技法既清晰又快富有弹性的特点,重点突出欢快热烈、清新跳跃的演奏效果。

4、 单吐练习

      同学们可以先做徒手练习,让舌头在嘴里做“TTTT”的快速连续发音练习,待感觉比较适应后在用葫芦丝、巴乌练习。


作者: 街坊    时间: 2011-7-28 07:22

 

2、特别说明

     在此必须要特别说明的是,从单吐技法定义、内涵、性质角度看,技法本身以及由它形成的单吐音只有一种,它的唯一性毋庸质疑。另一方面,单独技法与单吐音的名称也具有明显的相对意义。单吐技法的内涵不能也不可随意外延,外延的结果必然导致认识上的混乱,给我们的交流、理解掌握带来一定困惑和麻烦。

     因此,我们认为单吐技法和单吐音,既不隶属也不包括其他技法和效果,就种类而言只有一种,且是唯一的一种。

     

     这个说明如果用在“打音技法”上倒是比较合适,把文中的“单吐”改成“打音”就对了。

   

   


作者: 秋水    时间: 2011-7-28 07:54

这位老师犯了一个低级错误,连吐确切的说,只是单吐的一种(另外一种是断吐),我们每演奏一首乐曲,都要用到大量的吐音,其实每一个连线的第一个音,也都是单吐。这位老师在定义上首先就错了。定义错了,以后的自然就全错了。比如:在连吐的基础上,经过一段时间的科学训练,大概吐音速度快到一定程度、吐音效果达到清准、跳跃标准后,此时的连吐就跃变成了单吐。说出这样的话,我想这位老师简直不经过大脑,连吐不是单吐吗?另外这位老师在吐音速度上的认识也是错误的,例如:当演奏速度在每分钟110拍以下时候用连吐,当演奏速度在每分钟110拍以上时用单吐。其实单吐在乐曲中无处不在,并不受速度限制的。所以大家笑笑过去就算了,我可以肯定的说,这位老师对葫芦丝也是一知半解。
作者: 阳光快乐    时间: 2011-7-28 08:12

这个真的是误人子弟的一位老师啊
作者: L东方萨克斯    时间: 2011-7-28 08:54

看晕了。非常简单的问题非要复杂化意义何在?建议再写这些理论的老师们最好配上视频与有声的资料,就象动态区一样。
作者: 班尼彭    时间: 2011-7-28 09:22

秋水老师评说的
作者: syhls    时间: 2011-7-28 11:42

秋水老师说得非常好,所说的这位老师其实就是故弄玄虚,变简为繁,信口乱说的主。其实单吐只有连与断之分,根本与速度的快慢是没有多大关系的。比如在吹慢曲时,吹一个一个的带休止符的单音,就用断吐,而吹连续的长音时,肯定用的是连吐,因为每一个长音的音头都是要用吐音的。就这么个简单的事,你看让那位老师给说的,整个一绕人啊,说白了,其根本就不懂。就这还有马屁精说这是螺旋式上升,真不知有多少人中毒了。
作者: 龙城住我    时间: 2011-7-28 15:38

晕!看似很神秘,很高端,其实很简单。
作者: 月光    时间: 2011-7-28 17:04

看来各位老师都认为这位老师的说法有问题,相信看了这样让人眼花缭乱的帖子,大多初学者都会被误导,因为他们正处在入门阶段,好多地方不明白,不理解,如果盲目的按照这样的说法学习下去,后果不堪设想。所以我认为有责任来纠正一些错误的说法。现在我对上述方法提出几点疑问,如果有错误或不同的意见,希望各位老师朋友指正!

1、运用基本吐音方法“T”,把每个音符单独连续又清又快的吐奏出来的用舌技法叫“单吐技法”----------那么断吐呢?断吐也属于单吐的一种,你怎么解释?

2、 由于单吐与前面学过的“连吐”都是运用基本吐音方法“T”,都是单独连续地吐,因此单吐技法的演奏符号与连吐一样也用“TT”来表示。单吐技法形成的单吐给人以轻松、跳跃之感-------第一条还说单独连续的吐奏出来,马上就变成轻松、跳跃之感了,前后矛盾。

 

3、虽然单吐与连吐在吐音方法(都用T)、吐音方式(都是单独连续)、演奏符号(都是TT)等方面是一样的,但它们各自的定义、内涵、性质、应用等却是不一样的。二者之间最关键、最明显、最本质的区别是吐音速度和吐音效果不一样---------------连吐其实就是单吐的一种,你还搞出这么多不一样,最明显的是速度和效果不一样,不知道这老师为什么会把做为单吐一种的连吐这样跟单吐比较?

4、在连吐的基础上,经过一段时间的科学训练,大概吐音速度快到一定程度、吐音效果达到清准、跳跃标准后,此时的连吐就跃变成了单吐。正因为这一原因,连吐被定性属于一种基本方法,而单吐被定性属于一种技术方法。----------快让您转晕了,不知道吐音速度快到什么程度,才能跃变成单吐?

 5、在此必须要特别说明的是,从单吐技法定义、内涵、性质角度看,技法本身以及由它形成的单吐音只有一种,它的唯一性毋庸质疑。---------原来教材上说的单吐分两种,连吐和断吐,难道是错误的?

6、单吐技法的内涵不能也不可随意外延,外延的结果必然导致认识上的混乱,给我们的交流、理解掌握带来一定困惑和麻烦。 -------------是这位老师的认识上出现混乱了吧?

 7、因此,我们建议:当演奏速度在每分钟110拍以下时候用连吐,借助连吐技法可快可慢、可轻可重的特性,继续突出旋律的节拍类型和风格特色。当演奏速度在每分钟110拍以上时用单吐,此时借助单吐技法既清晰又快富有弹性的特点,重点突出欢快热烈、清新跳跃的演奏效果------看来这位老师真的犯了认识上的错误,再请问断吐就不能在慢板中出现吗?


作者: 刘本    时间: 2011-7-28 22:32

看了是有点不太明白!
作者: 慧儿    时间: 2011-7-31 13:08

看完此贴,我们总有再一次被“钝器”残酷肢解的感觉,如果选个“锐器”我们的感觉可能还会好受些,月光老师算你狠!(开个玩笑)亦或更像从现代坦克上随意拆下一个部件,非要与古代马拉的战车某个部件去进行对照比较,面对这样的对比方式和结果,我们鸡西大学的老师们确实“既不敢苟同也无言以对”!

月光老师如果真对“单吐”技法感兴趣、有研究,请先把已公开出版的十几种葫芦丝教材涉及到的所有相关概念,如单连吐、单断吐、单长吐、单短吐、单内吐、单外吐,以及重吐音、轻吐音、快吐音、慢吐音、连吐音、断吐音、长吐音、短吐音,还有双吐音、三吐音等等等等,它们各自的性质特征、作用功能给我们逐一做个解释或说明,最好再能告诉我们这些相关概念之间究竟是些什么关系。尤其与“单吐”技法的关系,是不同种类?还是不同效果?我们应如何认识?如何理解?。我们先行拜谢了!


作者: 知音    时间: 2011-7-31 20:37

你们关于单吐技法的理论,真的是大错特错了,错了就是错了,希望你们能虚心接受,敢于承认错误,这样还能被更多人尊重!搞出那么多没实际意义的东西,自取其辱,值得吗?我下一个结论,你们如果用这个理论,去请教任何演奏家和老师,他们肯定不会有同感的,因为谁也不敢支持这样的论据。
作者: syhls    时间: 2011-7-31 21:02

引用:
原帖由 慧儿 于 2011-7-31 13:08 发表 看完此贴,我们总有再一次被………………      如单连吐、单断吐、单长吐、单短吐、单内吐、单外吐,以及重吐音、轻吐音、快吐音、慢吐音、连吐音、断吐音、长吐音、短吐音,还有双吐音、三吐音等等等等,


拜托了,搞出这么多的吐音的名称来,不明摆着蒙人吗? 请这位高人自己好好仔细的品味品味,是不是内容重复的太多了。

作者: 月光    时间: 2011-7-31 21:55

如果能让我变成一把钝器,残酷的肢解一些错误的说法,我非常愿意做这把钝器。难道吐音这个论点也是出自鸡西大学、出自单老师之口?如果是这样,我请单老师醒悟吧!求你千万不要让别人再笑话我们了!我并不是钻牛角尖,或者非要跟你作对,您的其他论点咱们先不讨论,就拿这一条来说吧,我跟好多老师、爱好者甚至还有国内葫芦丝界的知名度相当高的演奏家讨论过,得到一个结论,没有人认为这个说法是对的,我真的想不通,您为什么这么坚持呢?您如果方便,我想请您请教一下王厚臣老师,或者何维青、李春华老师甚至是乔老师,如果他们赞同您的这个观点,我会远赴鸡西向您负荆请罪!我话都说到这里了,希望能引起您的重视!我还是那句话,对事不对人,我不赞同您的某些观点,但是不否定您的为人,对于您的某些方面,我还是相当的尊重和赞同的。即使我们不能成为朋友,但我也会做你最诚实的敌人,希望单老师能正视我们的不同看法!我只有一个要求,请你好好推敲一下你所说的连吐和单吐,连吐不是单吐的一种吗?你非要把它们区分开来,搞成两个不同的概念。
作者: 竹楼情歌好    时间: 2011-8-3 05:56

连吐是吐而不顿, 一是每个乐句的起音或连线的开始都要轻轻地吐一下,这就是连吐。 二是作曲者为了要表现出不同效果,而在旋律中的哪个音符、哪组音符或哪个乐段不加连线,设定用吐音去吹,但要求必须吐得连贯,这也是连吐。 断吐也有用在速度较慢的抒情乐段上的,如王厚臣老师的(黄土情):第一段 “深情委婉地” 第25小节  | 52  45 | ,就要求用断吐去吹。 连吐与断(短)吐都是单吐的一种,只是吹奏出的效果和表达出的感情不一样罢了。
作者: 第一大漠胡杨    时间: 2011-8-8 09:58

真是太复杂了,一个单吐技法搞成了16个。太复杂了,对大家有什么帮助。在这一点我们应该向乔老师多学习学习。他真是一个德艺双馨,德高望重。令人敬佩的长者和老师。
作者: 精彩人生    时间: 2011-8-9 06:47


作者: 听看想    时间: 2011-8-9 06:51

简单的问题,人为的搞复杂了,怎么看不明白呢?误人子弟!
作者: 寒秋雨    时间: 2011-8-10 19:58

    我虽然不是内行,但根据字义和音乐理论有关概念来讲,有关葫芦丝“吐音”概念的定义是繁赘了。我所接触过的教材上面,譬如:王厚臣、李春华。。。。。。等诸位专家大师们的文字教材,一般就叫“吐音”技法。我是这样理解的:“吐音”是葫芦丝吹奏技法中最基本的要素,一般“吐音”分为“单吐”、“双吐”和“三吐”音。从概念定义的字义方面理解,三者的命名也都是相对其他两者而言的。
    至于慧儿老师说的“单连吐、单断吐、单长吐、单短吐、。。。。。。以及重吐音、轻吐音、连吐音、断吐音、长吐音、短吐音。。。。。。。等等等等”,这些大可不必再做技法命名,演奏时根据乐谱的感情符号标注就可以完成。借用楼上老师的引例,王厚臣老师的“黄土情”第一段第25小节的 52 45的演奏技法,音符上面分别标注“跳音”、弱  等符号  就可以完成慧儿老师说的“断吐”和“轻吐”。所以,既然上升到学术范畴,就更应该慎重,一旦定论发表,那可就是准绳了,这可是一盏中国葫芦丝音乐发展方向的领航灯啊。
    无论这篇文章和慧儿的观点怎么样,这种精神是应该给予一定肯定和尊重,毕竟他们的初衷也是为葫芦丝音乐艺术在呼吁,为葫芦丝音乐弘扬在呐喊。


作者: [丝语]    时间: 2011-8-18 19:51

引用:
原帖由 秋水 于 2011-7-28 07:54 发表 这位老师犯了一个低级错误,连吐确切的说,只是单吐的一种(另外一种是断吐),我们每演奏一首乐曲,都要用到大量的吐音,其实每一个连线的第一个音,也都是单吐。这位老师在定义上首先就错了。定义错了,以后的自然 ...

我非常赞同秋水老师的意见!!!!!!!!


作者: 林西老翁    时间: 2011-8-19 08:44

其实单吐技法说定义也好,慨念也好并不是很复杂,如何运用倒是有难度,有很多技巧。看了”单吐技法“后,让人有种雾里看花,对学习葫芦丝望而生畏的感觉。作者何必故弄玄虚,吓煞学习葫芦丝的爱好者呢!
作者: m610    时间: 2011-8-21 02:52

我赞同秋水老师的意见!!!!!!!!
作者: boboz    时间: 2011-9-7 16:53

男人分为:100%的纯爷们!90%的差那么一点的爷们!80%差差那么一点的爷们....最后到0%的爷们!鉴定完毕!
作者: C调☆猫猫☆    时间: 2011-9-9 15:47

不知道这位老师的演奏技术如何 我是没看明白
作者: 古月之韵    时间: 2011-9-19 11:12

哎,很简单的定义让他解释成这样,其实这些技法没什么神秘的,我认为葫芦丝的难点在于怎么样才能把它的轻飘柔诠释的完美,让人听着非常舒服,把听众的感觉带入其中,这才是应该探讨的
作者: 本溪四海    时间: 2012-6-24 11:04

呵呵,看了这里的“论战”,我等初学者对自己练习葫芦丝,学习和攻克难点技巧之处也更有信心了,也更加深了对葫芦丝理论教学在浅显易懂上的渴望。
作者: 流浪客    时间: 2012-6-24 23:08

我笑得肚子都疼了! 突然发现,腹震音出来了! 建议版主更改标题为:“腹震音秘笈”! 想练懂腹震音的同学看此贴,边看边吹,即刻学会腹震音!
作者: 本溪四海    时间: 2012-6-25 12:04

引用:
原帖由 流浪客 于 2012-6-24 23:08 发表 我笑得肚子都疼了! 突然发现,腹震音出来了! 建议版主更改标题为:“腹震音秘笈”! 想练懂腹震音的同学看此贴,边看边吹,即刻学会腹震音!

呵呵,您很幽默,问好您了


作者: lanqian10    时间: 2012-6-25 23:38

单吐有两种:连吐(气息连续不断开),短吐(气息一音一断)!谁写绕出这么复杂的文章出来啊?真佩服!这样的文章作者最适合的工作是代人写财务年度报告了!


作者: zhudabo    时间: 2012-6-27 06:41

有的人自以为有才,把一些简洁明了的事理,故弄玄虚,让人云里、雾里…把一个本来清醒的你给搞晕了。你还要竖起大姆指呌好,老师有学问…
作者: 金枝玉叶    时间: 2012-7-2 07:21

支持秋水老师的辨证
作者: 449569244    时间: 2012-7-23 22:59

搞不懂,吹葫芦丝就吹吧,整那么多虚的,技法为表现服务,管它什么吐,吹好不就行了,我是外行,别介意哈.
作者: 蓝天白云ly    时间: 2012-8-5 20:23

笛子的单吐双吐五十年代一代笛王赵松庭老师就很诚功的把长笛里的单吐三吐双吐技巧用到笛子演奏中去。笛子演奏中这三种吐音很成熟了。我体会葫芦丝吹奏这三种技巧其实和笛子一样,也可以说比笛子还容易些。现在葫芦丝用单吐双吐三吐不需要过多去争论了。学过笛子的很自然把这三种技巧运用。吐苦和滴格能有多少区别?学笛子的人几十年了很成熟运用了。吐音说到底就是吐气要有力度有弹性。至于故弄玄虚来讲技巧也没有必要
作者: 苗岭的早晨    时间: 2012-8-27 08:56

看了 一头雾水啊
作者: 蓝领结    时间: 2013-3-8 18:30

有争议就有长进!




欢迎光临 葫芦丝专业论坛 (http://bbs.hulusi.com/) Powered by Discuz! 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