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我的葫芦丝价值观 [打印本页]

作者: 国乐飘香    时间: 2011-7-17 11:16     标题: 我的葫芦丝价值观

       本人教葫芦丝很多年了,也通晓笛箫其他乐器。说句实在话,我很讨厌音乐界的很多东西。尤其是很多人追捧的以为哪个作品很难就很好的论调,其他葫友也不要武断短浅地认为我的水平达不到才来说这样的话,我的学生考过10级的有一些了。我相信我来练习那些难曲可能比不少葫友要快得多。但是我不去练不想练,你怎么说我都可以,我有我自己的原则。

      我很讨厌故作玄虚弄得很难很难听的作品,这是音乐界的通病,笛子上有不少,二胡古筝上都有这一现象。在我眼里,所谓的大师级人物也好,草根也罢,你的音乐有韵味有感情,我认为就很好就值得推崇,否则都将会淘汰。

    还有,我想给很多葫友说的是,“会吹”和“吹好”完全是两个概念,这之间可能相差108000里。《月光下的凤尾竹》几乎每个葫友都会吹,你能吹出哏德全老师、和照老师的味道吗?不要盲目的加很多技巧,有时候只能弄巧成拙,音乐是感情的载体,不是炫技的媒介,所以说不是技巧越多就越好,好作品需要技巧的点缀,更需要感情的烘托。我认为没有了感情,很多作品只能是练习曲。

   我很喜欢一些作品,它们或清新隽秀;或奔放粗犷;或柔情似水;或激 情似火。诸如《月光下的凤尾竹》《美丽的金孔雀》(岩宰伦演奏版)《傣家妹》《水中的喃木诺娜》《竹林深处》《赛马》《打跳欢歌》《蓝色的香巴拉》《有一个美丽的地方》《梨花雨》《欢乐的泼水节》《茶歌》《灞柳情》《雪莲花开》《风叶恋》《野狼》《金孔雀与凤尾竹》《欢歌弦舞》《藏香》《马兰花》等等作品,别管难度怎么样,我认为都是精品。

      我看见很多葫友把葫芦丝当成唢呐萨克斯来猛吹,我就心疼。你既然很喜欢音量大动静大的乐器为何还要学习葫芦丝呢,你可以玩蔵号嘛。

      我推崇《风叶恋》《野狼》,不仅仅是她的技巧,更主要的是她的意境,情境,心境。重技巧的的作品易学,重感情的作品很难表达。所以我认为这两部作品是葫芦丝艺术史上里程碑式的作品。

      我喜欢“轻”“飘”“柔”的葫芦丝风格,我认为这是本色,这是根。


      另外,我想给很多老师大师说,不要盲目地去移植西洋作品,借用西洋手法已经足够了。有的朋友异想天开地用民族味道很浓厚的葫芦丝演奏《野蜂飞舞》,我认为是挑战,更是恶搞。好听吗?如果这样也行的话,你还可以去演奏《流浪者之歌》《马刀舞曲》《西班牙斗牛士》《土耳其进行曲》,世界名曲多去了,弄得驴头不对马嘴,自己在家里娱乐也就算了,还要在论坛上大赚噱头,哎呀,还真好玩。

      有的朋友写的作品本是民族风格五声调式的,本来给人清新润肺的感觉,可是曲子中间却突然加入了“半音阶”或者“循环换气”,弄的人心里疙疙瘩瘩的,不知道朋友你学过作曲法没有。技巧是不能乱加的,要适合作品的风格类别。东北大秧歌的喜庆热烈,江南小调的委婉娟秀等等民族民间音乐风格是不需要那些西洋大手笔的。不要为了给自己的作品增加噱头和含金量就盲目的加特定的技巧,那样会很没意思。仔细研究一下《梦归天山》《乘风》好好学习学习,什么时候该用,什么时候不该用,要学习一下才知道。

       最后还要说,本人的观点只是就事论事不针对任何老师,所以大家没必要去评出个你长我短来。我就是一平常人,一普通葫友。希望葫芦丝的发展越来越好!!!!

 


作者: 道人    时间: 2011-7-17 12:54

[attach]49691[/attach][attach]49692[/attach]
作者: 龙吟芦箫    时间: 2011-7-17 13:16

深有同感!
作者: 邯郸老牛    时间: 2011-7-17 13:23

     能把葫芦丝各方面的美展示给大家   才是最好    如赶鸭子上架——那就适得其反了。
作者: 刘本    时间: 2011-7-18 09:30

也来顶一个!
作者: 葫芦星水    时间: 2011-7-18 11:11

深切体会!
作者: 林西老翁    时间: 2011-7-20 09:52

讲得太好了!葫芦丝有其特有的韵味,离开了这一韵味就不成其葫芦丝音乐。没有葫芦丝韵味的音乐就用别的乐器去演奏吧,比如很多流行歌曲,用葫芦丝吹就怪怪的,听了烦。
作者: 第一大漠胡杨    时间: 2011-8-4 11:51

很好,支持你,
作者: 独酌吹竽-祥子    时间: 2011-8-5 07:57

说的很好,赞一个!
作者: 老马    时间: 2011-8-6 23:42

顶楼主,不管观点如何,捍卫楼主发表观点的权利,我很赞同楼主前半部分的观点,引以为找到知音般的欣喜,但是希望把一些曲名不要写得这么具体,因为很多德高望重的老师的一些改编的作品,其目的是为了练习,如为了练习半音或其它
作者: 心境双忘    时间: 2011-8-7 09:09

讲的很好啊
作者: 葫芦丝巴乌    时间: 2011-8-8 23:01     标题: 葫芦丝价值观

国乐飘香先生说到点子上了。我对葫芦丝的爱好就是受和照先生美妙绝伦的《竹林深处》和《月光下的凤尾竹》所感染,现在葫芦丝成了我的伴侣。和照先生的葫芦丝音色特别,尤如笛膜发出的“丝丝”声,吹奏艺术特别,滑音恰到好处。还有岩宰伦先生,节奏明朗活泼,他们的作品都能将葫芦丝的飘、柔、滑全部体现出来,以后很遗憾没有发现这样能代表葫芦丝特色的曲子和独奏。
作者: 阳光快乐    时间: 2011-8-11 08:13

国乐飘香老师的许多观点是值得赞同的,但马老师说的也对,为了练习半音阶的某些作品也无可厚非吧。
作者: 可心    时间: 2011-8-11 15:40

国乐老师的观点很赞同,也喜欢老师的风格。
作者: 申笑阳    时间: 2011-8-12 14:17

说的 很好 顶一个 支持呢
作者: 醉爱葫芦丝    时间: 2011-8-14 22:43

有点乱!但支持楼主只是个普通丝友的定位,平常的葫芦丝爱好者多好啊,咱平凡人开心玩葫芦乐中其中,当然不发此帖那就更好了!


作者: 渭南小杨    时间: 2011-8-14 23:05

呵呵呵!小杨飘过!
作者: 顺然    时间: 2011-8-21 10:53

老师的体会很深刻,谢谢!谢谢!
作者: 独孤晓笛    时间: 2011-8-25 11:53

确实深有体会,说得太好了。支持!我觉得炫技要在情感的基础上炫。 专门技巧练习曲 另当别论。
作者: 荷风竹露    时间: 2011-8-27 17:19     标题: 有话直说

观点正确,支持。葫芦丝是一种特色乐器,一定要展现它的特质,才令人神往。岩宰伦吹奏的《水中的喃木诺娜》就让人百听不厌的。
作者: 国乐飘香    时间: 2011-9-1 11:40

引用:
原帖由 老马 于 2011-8-6 23:42 发表 顶楼主,不管观点如何,捍卫楼主发表观点的权利,我很赞同楼主前半部分的观点,引以为找到知音般的欣喜,但是希望把一些曲名不要写得这么具体,因为很多德高望重的老师的一些改编的作品,其目的是为了练习,如为了练习半音或 ...

 

 

        谢谢马哥。我其实也不想说出一些曲子名,毕竟我只是个普通葫友,更是个晚辈,所以不愿意也不想在大家面前班门弄斧,只是有些作品作为练习确实很好,但是有很多朋友跟风跟的很厉害,包括在大型比赛演出上也搬出这些“练习曲”炫耀,本人感觉挺没意思的。当然,每个人的性格爱好不同,精神追求也不一样,但是那些作品除了技巧难度,还有什么留给我们?没有!远远没有!!这也只是我个人的一管之见,又不合适的地方,还要请大家多担待。

        所以,也请马哥体谅并谅解,小弟也算覆水难收吧。


作者: 葫芦丝巴乌    时间: 2011-9-2 16:14     标题: 回复 1# 国乐飘香 的帖子

我赞同过你以上的观点。本站之所以办得如此兴旺,和班主的辛勤工作是休戚相关的,但是还有一点,也是很重要的一点:所有来此的人不管水平有多高,年龄有多高,从管理员到葫友都以朋友相待,心平气和,谈体会、传经验。不会鄙视别人。不像你:自吹自垒,贬低别人以表榜自己。动不动就判人家是“你是初学者而且是业余的没有老师教”;“拿葫芦丝当唢呐或者萨克斯吹”。太傲傲慢了,像你这样,谁还敢在站页上发表不同的学习感受呢?收敛点吧!
作者: 国乐飘香    时间: 2011-9-3 23:47

引用:
原帖由 葫芦丝巴乌 于 2011-9-2 16:14 发表 我赞同过你以上的观点。本站之所以办得如此兴旺,和班主的辛勤工作是休戚相关的,但是还有一点,也是很重要的一点:所有来此的人不管水平有多高,年龄有多高,从管理员到葫友都以朋友相待,心平气和,谈体会、传经验 ...

 

       你这个朋友很有意思,我的话说的可能有一点过,但是也没有你说的“自吹自擂标榜自己”吧,你所说的这种问题在初学者身上都会遇到,但是玩葫芦丝时间长了就应该懂得了葫芦丝的使用啊。如果说我是贬低别人的话,那么,你的那些言论又该怎么解释呢?我认为,你的话会影响到更多的初学者的葫芦丝学习,这种不良影响要比我的有点过的言辞要严重的多。

 

      还有我更多的是针对一种现象而不是某个人,生活中“拿葫芦丝当唢呐吹的”有的是,刚开始自己练着玩不懂得很正常,所以吹坏葫芦丝更正常不过。又不是搞专业的所以无可厚非,改过来就是啦。

 

       不管怎么说,如果我的言辞对你造成了伤害,那么我向你道歉。希望你也不要纠缠下去,因为没意思。


作者: 邹先生    时间: 2011-9-19 19:44

深有同感!赞一个!




欢迎光临 葫芦丝专业论坛 (http://bbs.hulusi.com/) Powered by Discuz! 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