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 慧
【内容提要】为澄清人们对打音技法的一些模糊认识,该文分别对它的定义、性质、特点、种类、功能、作用,以及在应用效果方面所具有的多样性,进行了全面、准确的详细介绍。对广大葫友的“教与学”具有重要指导和借鉴意义。
【关 键 词】打音技法 性质特点 应用效果
由于葫芦丝演奏方法体系中的“打音技法”,其地位和作用比较重要,也比较特殊。无论对老师的“教”,还是对学生的“学”都是重头戏。因此,有关该技法以及该技法的应用和效果问题也备受关注。鸡西大学单振东教授,依据科学的思想方法和认知规律,在李春华、王厚臣、李贵中、魏仕健等老师教材的基础上,成功构建《葫芦丝巴乌演奏方法体系》后,人们才逐渐澄清初期对它的一些模糊认识。受金葫芦刘健老师文章的启发,现将我们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和看法在此交流一下,仅供葫友们参考借鉴。
1. 技法的定义和符号
1.1 技法定义:本音出现前,控制本音或本音与相邻下方音孔的手指在各自音孔上适度、适速打一下,使下方音先于本音出现,这种用指技法称作“打音技法”,简称“打音”,由此形成的演奏效果也称“打音”。(从技法本身的性质由来和基本特征角度给出的定义)
1.2 演奏符号:打音的演奏符号较多用“打”字的左一半“扌”表示,也有少数乐谱用“打”字的右一半“丁”表示。
2.技法的性质和特点
打音技法是八种常规用指技法(颤、波、滑、打、倚、叠、历、指振)中的一种,由于应用后对音符(旋律)有明显的“修饰(装饰)”作用,因此其性质属于“修饰性技法”。(关键词:①修饰性;②技法。不属“基本方法”也不属“应用技巧”)
打音技法的显著特点是:一说就懂,稍练就会;用法不同,效果不同;与其它技法组合还可形成多种比“技法”高一层次的“复合性技法”,或称“技巧”。
3. 常见技法分为两种
常见打音技法,按特征不同一般分为“单打”和“双打”两种。单打技法只打本位音孔,双打技法同时打本位与相邻下位音孔。单打技法使相邻下方音先于本音出现,双打技法使下方隔位音先于本音出现。
葫友们还应明确,中音5应用单打技法时,虽然只用一个手指只打本位(第六)一个音孔,但实际效果属于“双打音”,葫友们可自己考虑一下这是为什么。
[attach]49603[/attach]
5. 技法应用时要注意
5.1 总体要求:应用打音技法的总体要求是“适度”和“适速”,也就是强拍重打、弱拍轻打,慢板慢打、快板快打。与叠音和单波音技法不同的是,应用打音技法时可不必考虑旋律行进方向,一切服从效果需要。
5.2 特别注意:一是“双打”对本音的修饰和强化作用比“单打”明显,应用时应注意审慎区别和正确选择。二是筒音作5时的中音“4”,特殊需要时也可应用打音技法,具体方法是在“4”正常指法基础上,让左手食指在第六孔上轻打一下,以此实现中音“4”的打音效果(类似)。
6.应用效果的多样性
在所有用指技法中,打音技法的应用效果明显呈现“多样性”。
6.1 运用方式不同可产生多种不同演奏效果:如按打音速度不同可分别形成“快打音”和“慢打音”效果,如按打音力度不同可分别形成“重打音”和“轻打音”效果,如按打孔数量多少可分别形成“单打音”和“双打音”效果。
[attach]49605[/attach]
6.4 在同一音符上连续应用可转变为下颤音:如某一音符时值较长,若在该音符上由慢到快连续应用打音技法,此时的“打音技法”即转变为慢起渐快的下“颤音技法”。这一事实说明,打音技法在一定条件下还具有“可变性”。
6.5 还可与其它多种技法“同时独立”运用:打音技法还可与其它多种技法“同时”但各自“独立”运用,如在运用花舌、拨舌(碎音)技法的同时,还在某些音符上运用打音技法,以及在左手(指)演奏打音的同时,右手(指)演奏旋律(所谓音序打音)等。
由以上分析我们不难理解,为什么说打音技法在所有用指技法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虽然技法本身很简单,可用法及所能产生的效果却是多种多样(多样性)。对上述相关问题的认识如果模糊不清,甚至是错误的,以及“只练不学,重演奏、轻理论”等做法,对“教与学” 的质量和效率影响是很大很大的。
【参考资料】
1.《葫芦丝巴乌演奏法入门与提高》 【省级精品课教材】 作者:单振东
2.《葫芦丝巴乌演奏法概论》 【学术专著】 作者:单振东
3.《论葫芦丝的打音技巧的多样性及其应用》【本网站论文】 作者:刘 键
【作者简介】 刘 慧,鸡西大学葫芦丝文化研发中心,助理研究员。
受老师委托在此做一个温馨提示:
文中提到的“慢打音”是针对技法应用“效果”的描述。原话是【如按打音速度不同可分别形成“快打音”和“慢打音”效果】,千万不
要把它理解成是打音技法的“一种”。就打音技法的种类而言,文中已说得非常清楚,只有两种“单打”和“双打”。后来引出的“单打
音、双打音、重打音、轻打音”以及“快打音和慢打音”,均是技法应用方式不同形成的不同“演奏效果”,甚至还可能出现重叠效果,
如既是“慢打音”,同时也是“重打音”,同时还是“双打音”等等。
以往人们在针对葫芦丝“演奏方法”的学习和讨论中,经常把“演奏方法”和“演奏效果”两个虽有因果关系但又完全不同的概念严
重混淆,导致说不清、道不明,张冠李戴、似是而非,不解其意、不知所云的情况比比皆是(如部分教材和教学视频等)。正确的认识方
法应该是:先分析演奏方法本身有关问题(性质、由来、特征、种类等),再分析方法应用有关问题(应用要求和注意事项等),后再分
析应用效果有关问题(与情感、风格、韵味、特色等的对应关系)。唯有如此,我们才能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才能在错综复杂的问题中
找到规律理出头绪,才能明确自己想说什么要说什么,才能科学正确地讨论和解决问题。
什么叫“打”?就是:快速击中物体。比如“打耳光”:速度快了,叫“打”;速度慢了,叫“拍”;再慢,叫“摸”;慢加动,叫“抚摸”。如果一个人被“摸”了一下,说成是“打”,显然不符事实。
“打音”也是同样道理。“打”得慢了,就不能叫“打”了,就叫“滑”、“抹”或者统称下倚音、装饰音了。
回龙城住我老师:
什么叫“打”?龙老师的解释是:快速击中物体。而汉语字典中的解释是:用手或器具撞击物体。让我们不解的是:龙老师为什么非要刻意加进“快速”两个字?难道反对或证明某种观点的论据可以自己编、自己造吗?再则,汉语字典对“拍”字的解释是:用手掌打。对“摸”字的解释是:用手接触一下(物体)或接触后轻轻移动。对“打、拍、摸”三个字正确的理解应该是:分别描述人手动作在“形式”和“程度”上的不同,而绝非是动作“速度”快慢的不同。更何况,“快”或“慢”本来就是一种相对性描述,即使演奏家也不敢保证每次打孔的动作速度绝对一样,完全一样。难道能说相对较快的一次是真正的“打音”,而相对较慢的一次是演奏家没弄好“摸了一下音”?我们坚决不相信这是龙老师认识问题的真实水平,更不相信这是龙老师做学问做事的习惯打法。
还有,打孔速度相对较慢时会形成多种不同应用效果(如类似滑音、倚音等),这正是打音技法应用效果多样性的体现,这也正是该技法的玄妙、可爱、可用之处,我们就是要把它研究讨论清楚以便正确灵活运用。如果因为一种技法的功能、作用、效果太多,我们就要反对它、取缔它、改掉它,不正好为“(说我们葫芦丝人)多是一些民间艺人、草根艺人,没头脑、没文化,根本就不懂艺术!”提供了新的佐证吗?
衷心希望龙老师能真心指导我们,帮助我们,关爱我们,理解我们!谢谢龙老师!!
本人也认为龙城住我老师这样解释有点不妥,因为“打”的用法太多了,而且很灵活,如果仅以动作的速度区分,就显得很狭隘了。难道我打哈欠,打水,打灯笼就一定要快速吗?吹一首很慢的曲子,我把拍子打慢了就不叫“打”拍子了吗?酒馆打烊,汽车打滑也不见得体现在速度上。个人认为“打音”的“打”更多的是为我们呈现出一种视觉形象,方便我们理解。为避免“空说”,现把《百度词典》中“打”的基本字义罗列出来供大家参考:
基本字义
打音必须要快?慢了就不再是打音了??请问坚持这一认识的葫友,直升飞机飞得快不快?若根据实际需要在空中做“静止飞行”,难道此时此刻它就不再是飞机了?打音技法除“代替舌吐区分同度音”以外的功能作用被总结发现是个坏事?这样的理论研究如果没有意义,难道只有长期陷在认识误区,混混噩噩、以讹传讹,还乐此不疲、浑然不觉才有意义?说心里话我们更奇怪,社 会已发展到今天,“盲人摸象”和“叶公好龙”的故事竟会重现,电视小品中“我不认识的字都不是字!我不明白的道理都不是道理!我不理解的东西都不是东西!”的笑话也竟会是现实。话再说回来,社 会一定要进步、也一定能进步,事业一定要发展、也一定能发展,关于这一点我们鸡西大学所有同仁坚信不移!
这位朋友好,目前为止我还没听到过慢打音的音乐示范,如果打音慢了,肯定会占用本音的时值,而且会占用较大的比例,这个慢打音是单振东老师发明的,我们强烈请求单老师给做个慢打音的示范!!让我们在听觉上来感受!
回复月光老师:
能被月光老师“点将”很荣幸。十分感谢月光老师对此话题的关注,以及大人雅量再次参与讨论,给了我一个直接与你交流的好机会!
1. 首先代表我几个学生,在以往讨论中如有不合适的言辞冒犯深表歉意。他们毕竟是一群孩子,就算成年人老资格口无遮拦,逞一时之能,图一时之快,解一时之气,在这个论坛中也是常有的事,相信月光老师事后会理解、会原谅的。
2. 现在葫友们的讨论已把该文核心主题(打音技法及应用效果的多样性)远远抛在一边,而只针对那么多功能、作用、效果中的一种(慢打音),且把这种“效果”等同于“技法”,又引申到“可不可、能不能,让不让、有没有”争来辩去。葫友们之所以离开阳光大道不去走(讨论主话题、主论点),而跟随进入一条羊肠小道,且挤来挤去互不相让,造成这一局面的始作俑者、领路人就是你月光老师啊(第一个回帖内容)。
这里我绝没有指责月光老师的意思,因为出现这种情况也属正常。为了建立《演奏法内容体系》,我用了十几年牺牲了几乎全部业余时间,针对某些问题的传统认识和解释,走过了一个艰难漫长的过程(确信无疑---偶感不通---深陷困惑---借鉴比照---分析研究---形成新说---正反论证---确信无疑),现在也只能算是搭屋建瓴初见成效。要求一般葫友几小时、几天就能很快理解、就能全部接受认可,确实是很困难的一件事,况且人们对事物形成的第一印象和认识本来就很难改变。
3. 其实我最希望月光老师和葫友们能抓住重点、抓住关键,从高处着眼、从大处着手,针对文章中的主话题、主论点提出各种不同意见。如定义是否科学严谨、性质分析的对不对、特征找得准不准,这样分类和提出应用要求行不行等,为进一步完善《演奏法体系》提供素材。若只对技法应用感兴趣,可紧紧围绕功能、作用、效果还有哪些?以及这些功能作用效果的“利用价值和利用条件”展开充分的讨论,像现在这样“丢西瓜、拣芝麻”的讨论确实意义不大。
4. 针对有分歧的话题“打音必须快,慢了就不是打音了”我想说的是,这一话题本身是对该文“误解误读”的产物!文中的本意是:打音在应用时根据实际需要可快可慢,快打有快打的效果(这一点没有争议);慢打有慢打的效果,类似单下倚音或滑音(文中用“慢打音”概括),关于这一点有分歧,尤其针对所谓“慢打音”争得昏天黑地。
我的观点是:对打音技法的功能作用效果了解掌握得越多越好,演奏时根据乐曲主题情感需要该用哪种就用哪种。如果你想利用打音的正常效果,你就正常快一些打!如果你想利用“慢打音”效果你就适当相对慢一些打!!至于“慢了,还是不是打音了”,这要看它的性质和特征在慢打过程中是否发生改变,如果改变了一定不再是打音了,如果没改变那它仍旧是打音,这一点毋庸置疑。绝不能只根据效果像什么、类似什么去判断或下结论,这是因为“同一种演奏方法应用形式不同可产生多种不同效果(如我们正在讨论的打音技法);同一或类似效果可由多种不同方法产生(如区分相邻同度音)”。月光老师可以自己再试试、再想想,看是不是这么个道理。
5.我还想说一点,月光老师遇到问题善于思考,并亲身实践和广泛征求意见的做法值得很多人学习,你那么辛苦录了音,请多位老师帮助鉴别,我很感动也很钦佩。你和诸位老师的验证结论是十分正确的,“慢打”后就有这样的效果,就是这样的效果,类似倚音或滑音(我们统称为“慢打音”效果)。
那么,这个验证结论说明了什么?它意味着什么??
我认为:① 我们对“慢打”结果的认识是共同的,是完全一致的;② 打音技法的功能作用在我们已经知道那些的基础上又多了一项;③ 在实际演奏中如果需要、如果愿意、如果可能,我们应该利用它。
咱们共同做过的上述验证和结论绝不能说明和代表:今后无论何种情况,凡遇到打音一定统统都要“慢打”!且这是鸡西大学老师们发明的。亲爱的月光老师,我们比窦娥还冤啊,你可是论坛中的老资格,解铃还须系铃人,你可要为我们伸冤做主啊!!!(其实无所谓,开个玩笑!)
6. 至于在以往讨论中为什么我们的观点几乎全是对立的,还使你产生了那么多想法,感觉我们听不进别人意见,甚至不想再参与讨论了,形成这个局面我很抱歉。对我们来说这里确实有一个态度问题,尤其是我的几个学生年轻气盛,他们认为个别葫友不是真心讨论问题,而是抱有狭隘成见,偌大一个“西瓜”视而不见,逮住一个芝麻就想做“芝麻糊”,尤其再遇到“对人不对事”和贬损母校及老师声誉的时候,他们总是热血沸腾、义愤填膺,总想以血还血、以牙还牙。从我的角度说,有失职、失察、失教之责,再次向月光老师表示歉意!至于更深层次的原因,请月光老师再给我点时间,你我的年龄可能差不多,脑袋也经常转不过来,容我再仔细想想好吗。
7. 月光老师几次提出要听我演奏一段,其实就是想知道我的演奏水平究竟如何。如果我说与演奏家差不多那是狂妄,如果我说不会吹那是虚伪,如果全国1000人排序,我估计可能属于后500,因此我要也会继续努力。凭感觉听口气月光老师一定吹得比我好多了,正好我还没有正式拜过师,有机会我一定拜月光老师为师,向你学习,到时你可不要拒绝啊。
8. 至于“慢打”应用有没有、行不行、能不能等问题,请见该文 6.3 中的谱例,“先打后滑”即是典型的“慢打”过程,由此形成的“打滑音”即是典型的“慢打”效果。月光老师不妨再亲自试试、听听,看是不是这么回事。
通过这次与月光老师的直接交流,希望我们能尽释前嫌,相互理解,相互包容!为了共同钟爱的事业今后多交流、多合作!!最后衷心祝愿月光老师健康快乐!!! --- 鸡西大学 单振东。
原帖由 竹楼情歌好 于 2011-7-14 20:01 发表 我的教授关于打音的讲解: 打音是葫芦丝的一种常用技巧,运用得当能给乐曲增加色彩和美感。练习时要锻炼手指的速度和力度,下指不能犹豫,气、指结合要干净、利落。演奏打音时,要求手指弹打的迅速而有力,乐句 ...
支持这位朋友和月光朋友的观点,对事不对人,论坛有争论是正常的,我也很佩服单振东老师的研究精神,打音必须要坚决和快!不然就成别的技巧了
原帖由 L东方萨克斯 于 2011-7-25 23:42 发表 ------弱弱的问一句2楼的老师:如果我没看错的话这三行应该是同样音符同样时值的不同演奏方法?那么2行第一小节怎么多出一拍?做为一个业余爱好者个人认为有些问题应该深入浅出,不应该浅入深出。
可能是单老师打曲谱时多打了一个1 吧,把东方老师都惊动了
回东方老师和马老师:
首先十分感谢东方老师和马老师能在百忙之中参与此话题讨论!
关于2楼第二行第1小节两个“1”却属疏忽没有标注(说明)清楚,把老师们给搞糊涂了(对不起了)。第二个“1”应加个括号,意思是若应用“单打”技法效果如前一个1,若应用“双打”技法效果如后一个1。另,整行不是一个真正的乐句或旋律,目的是想以“每小节为单位”,说明打音技法除了我们已经知道的以外还有哪些功能和作用。
关于打音技法在实际应用时能不能、行不行、可不可“慢打”,以及“慢打”后还是不是打音了这一话题,单老师把他的观点以及根据和理由,在给月光老师的回复(28楼和29楼)中已详细阐明。当然,对葫友们(包括别的教授)的不同观点,我们表示尊重和理解。如果可能我们更希望葫友们在阐明不同观点的同时,再有进一步的论证或说明那就更好了。使我们的讨论从“观点对观点”,逐步深入到“论据对论据”,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辨明是非曲直,既可推动事业发展,也可提升论坛的学术地位。这样是不是会更好一些。
另,该文属于学术论文,论点论据的提出以及结构和论述不同于一般普及性文章。怎样才能使葫友们方便阅读、容易看懂,这确实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实际问题。已有多个葫友提出类似的想法和意见,我们一定会认真考虑并在今后注意改进。谢谢两位老师了。
原帖由 慧儿 于 2011-7-13 06:21 发表 “打音都是快的”这种认识也不准确。理由是:首先我们应明确,快或慢是相对的,是在比较中得出的。在慢板和快板中都可运用打音技法,不同板式中手指打孔的速度不可能完全一样,一定有快慢之分,我们自己反复对比试几 ...
原帖由 慧儿 于 2011-7-13 06:21 发表 “打音都是快的”这种认识也不准确。理由是:首先我们应明确,快或慢是相对的,是在比较中得出的。在慢板和快板中都可运用打音技法,不同板式中手指打孔的速度不可能完全一样,一定有快慢之分,我们自己反复对比试几 ...
打音和依音决不能随意混淆。。
欢迎光临 葫芦丝专业论坛 (http://bbs.hulusi.com/) | Powered by Discuz! 6.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