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知道“呼舌”是来源于笙的一种特色技巧,曾在葫芦丝曲《快乐的小卓嘎》中运用,但是关于‘呼舌’的技巧方法,有些葫芦丝友可能不太了解,有点其说不一,我把一个我认为比较清晰的解释文章转载来供大家参考,希望能使大家有个明确的认识和了解。(请注意以下文章是转载来的)
呼舌的技巧来源于笙
笙的演奏技巧非常丰富,其中呼舌的演奏技巧独具艺术魅力。呼舌是依据笙簧吹吸都能发音的原理产生的一种特有技法。五十年代,笙演奏家胡天泉、闫海登等人经过不懈探索,将这一新技巧运用于个人的创作和演奏,获得成功,极大地丰富了笙的艺术表现力。
技巧
呼舌,是演奏者用均匀而微颤的呼吸力量,使乐器发出柔和而具有颗粒状的波浪音,其音响效果近似弦乐器的抖弓。吹奏这一技巧时,必须始终保持正常的鼻呼吸状态,咽喉肌肉放松,舌头悬空,尽量向后缩成团形,打开缝做含水漱口的动作;同时舌根向后收缩,将喉咙打开,使整个口腔至喉头部位向周围扩张(喉咙下降),气流被吸入。舌根向前移动的同时,喉壁向内收缩(喉结上升),迫使气流呼出口外。运用舌根前鼓后抽交替和咽喉来回扩张收缩交替两者相结合的力量,牵动整个舌头在口腔内有节奏地急速伸缩,构成口内气流的频繁进出。
呼舌技巧的最大特点是口腔内使用“来回气”(不通过肺部)与鼻呼吸(通过肺部相分离),二者各引其“道”,互不干扰;即用喉头、舌头的联合运动,使气流在口内作极快速的吞吐交替,鼓动簧舌发音。因此,呼舌又有“喉舌”之称。
由于呼舌的气息来源不是直接依靠肺部扩张与收缩供给,而仅仅靠口腔内舌、喉的抽动所获得,所以,比其它口内技巧的气息流量要少得多,音量也比较小。
在气流吞吐的口腔范围内,空间的扩张范围和舌根的前后伸缩距离反差愈大,则吸入或呼出的气息愈多,乐器发出的声音亦愈响。相反,如果口腔空间狭小,舌的伸缩动作不大,则吸入或呼出的气息必然相应地减少,因而发出的声音也就比较微弱。倘若需要加强声音的力度时,便要最大限度地调动有关器官(舌、腮、喉、唇)的活动能量,以便获得更多的气息。呼舌练习应注意:①尽量保持舌的松弛状态,避免僵硬,舌向前后移动时,舌尖不要触及前方的上下门齿和上颚,应将舌根两侧边缘与臼齿面的摩擦减少到最低程度,以便保持舌运动的最大灵活性。②还要防止舌根与软腭贴得太紧,不然将会导致舌头过分紧张,从而影响伸缩的速度,这样发出来的声音既显得笨拙,同时也缺乏弹性。③禁忌鼓腮,以免影响演奏形象。同时还要防止嘴出现漏气现象,避免造成气息的浪费,以便保证有效的气源。
呼舌音运用乐曲中,根据旋律所表达的不同情绪,不同风格,常常配以轻、重、缓、急不同的“打指”,犹如绿叶红花之趣,画龙点睛之妙。
呼舌技巧,由于其音响具有恬静、清幽、甜美、华丽等特点,最适于表现大自然的绚丽景色,刻画乐曲中尽善尽美的意境。呼舌多用于散板或优美抒情的慢速旋律。用在表现诸如彩旗招展,麦浪翻滚、田园宁静、山雾蒙蒙、小溪流淌、鸟羽抖动等富有诗情画意的音乐段落,其表现力就更具独到之处。
补充一点;在葫芦丝上,我们正好可以利用发音原理和笙相似的原理,但只有低音5、6、7比较适应双向气流,《快乐的小卓嘎》一曲就是充分利用这个音区运用了‘呼舌’技巧。
由于呼舌技巧的来回气是通过口腔内部独立完成的,不和肺部互通,所以安全性还是较高的。
仔细学习了呼舌的发声原理和在葫芦丝的吹奏技法!非常好的一篇文章!
谢谢街坊老师的转载和提示!好好学习!认真去训练了!...给街坊老师献上
原帖由 街坊 于 2011-6-25 07:14 发表 补充一点;在葫芦丝上,我们正好可以利用发音原理和笙相似的原理,但只有低音5、6、7比较适应双向气流,《快乐的小卓嘎》一曲就是充分利用这个音区运用了‘呼舌’技巧。由于呼舌技巧的来回气是通过口腔内部独立完成 ...
原帖由 欣平 于 2011-6-30 21:06 发表 在广州请教了吹笙的专业人士,严格地讲,葫芦丝吹不出真正意义上的呼舌,原因就是葫芦丝用吸奏不能发音。看来是马洪老师把大家忽悠了。他运用的其实是碎舌,大家以后用碎舌吹奏就可以了。我那个呼舌就是小花舌的说法 ...
原帖由 街坊 于 2011-7-1 08:11 发表 欣平老师你好!马洪老师没忽悠大家,他在《快乐的小卓嘎》第二乐段末自由段落里的三个延长音5、6、7上用的就是‘呼舌’,如果严格地讲,葫芦丝确实不能在所有全部音域内运用‘呼舌’。但是,在低音5、6、7上完全可以 ...
原帖由 欣平 于 2011-7-3 23:57 发表 看来你还是没懂。马洪老师让我整理这个谱子时, 这几个音,即5 67.马洪给我 的 回复明确指出是 碎舌。后面的反复马洪老师告诉我 是呼舌。你是弄反了。可以问下宽容朋友。
原帖由 街坊 于 2011-7-4 06:56 发表 欣平老师,我听来5、6、7是呼舌啊,而且这几个音是可以用呼舌来吹奏的,后面的反复部分用的碎舌(原手写曲谱上标着呢)而且反复部分的音符高音很多,用呼舌也吹不了,是你听错了吧,哈哈~~·~`
原帖由 街坊 于 2011-7-4 06:56 发表 欣平老师,我听来5、6、7是呼舌啊,而且这几个音是可以用呼舌来吹奏的,后面的反复部分用的碎舌(原手写曲谱上标着呢)而且反复部分的音符高音很多,用呼舌也吹不了,是你听错了吧,哈哈~~·~`
原帖由 欣平 于 2011-7-10 18:24 发表 很简单的 一个事。我开始并没有打错,是马洪给我的 回复错了。他说。567几个音是碎舌。后面反复才是呼舌。所以我 一直坚持马洪老师的 观点。现在看来真是马洪错了。错导了我,也误导了一大批人。我的再谈呼舌 ...
原帖由 竹林古筝 于 2011-7-11 12:45 发表 呵呵,我一直不和欣平老师抬杠,因为我知道他早晚会明白的,现在明白了,他原来对,后来改错了,而且还误导了一些人,转了一圈又回来了,为欣平老师这种敢于坚持和勇于改正的精神叫好。
欢迎光临 葫芦丝专业论坛 (http://bbs.hulusi.com/) | Powered by Discuz! 6.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