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从李春华的创作看当今葫芦丝艺术的发展 [打印本页]

作者: 金葫芦刘健    时间: 2011-6-10 11:43     标题: 从李春华的创作看当今葫芦丝艺术的发展

从李春华的创作看当今葫芦丝艺术的发展

摘要李春华,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葫芦丝巴乌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上海音乐学院葫芦丝巴乌考级评委,是我国具有开拓创新性质的少数民族管乐演奏家。在他作品的专著《李春华葫芦丝创作作品》中共收录了其个人创作的九首葫芦丝作品,他立足于民族风格,并在此基础上加入专业作曲的技法。他的葫芦丝作品代表着当今葫芦丝音乐创作的一种方向,因此在葫芦丝音乐发展历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关键词李春华  葫芦丝   作品创作  风格  技巧 

 

 

李春华是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葫芦丝巴乌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上海音乐学院葫芦丝巴乌考级评委,是我国具有开拓创新性质的少数民族管乐演奏家。在他作品的专著《李春华葫芦丝创作作品》中共收录了其个人创作的九首葫芦丝作品,他立足于民族风格,并在此基础上加入专业作曲的技法,其中《丝恋》、《风中的葫芦》等作品已经完全是西方音乐的风格特点,类似有器乐小品的性质,其他的如《打跳欢歌》、《蓝色的香巴拉》、《木鼓神韵》、《断桥残月》、《清清玉湖水》等则是具有地域性的民族风格特点,从这些作品中可以看出李春华对于民族性音乐风格与西方作曲风格有着深层的理解与把握,笔者通过对其作品的研究,从作品的风格、作曲手法、技巧运用等方面对当今葫芦丝音乐的现状及其以后的发展阐述一下个人的观点。

 

从李春华的创作看当今葫芦丝艺术的发展2

一、民族风格多样性的体现

中国器乐曲的创作最大的特点也是与西方创作的不同就是作品的标题性,从作品的标题可以领略到作曲者的意图及审美观点,而中国器乐曲的标题性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地域性或称之为地域特色、地域风格。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多样,民族众多,正是这些自然人文因素造就了音乐风格的地域性,多样性。李春华的葫芦丝作品风格不再拘泥于狭小的地域范围,而是用葫芦丝这一专属于西南少数民族的乐器表现了不同地域的民族风情。

1、《打跳欢歌》

“打跳”是纳西族地区的一种民间歌舞性形式,分为两种,一种是以歌为主的带有叙事性质的舞歌,另一种是带有抒情性质的歌舞并重的形式,李春华在这首作品中将两种形式的歌舞熔于一炉,音乐采自民间歌舞音乐素材,并且运用了打跳中特有的节奏形式:三步一跺脚。即每一小节中有三拍半,充分体现了纳西族的民族风情。

2、《蓝色的香巴拉》

这首乐曲有着浓厚的西 藏音乐风格,藏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主要居住于西 藏自治区,藏族歌舞艺术源远流长,丰富多彩,尤以“囊玛”歌舞最具代表性。在《蓝色的香巴拉》这首作品中运用囊玛歌舞的结构作为全曲的曲式结构,即前奏、慢歌段、快舞段,并以藏族酒歌为音乐素材进行创作,在此曲中也充分运用了舞蹈节奏形式:四拍三踏步,此曲描绘了一幅藏区仙境般的画面。

3、《雪莲花开》

这首乐曲具有新疆音乐风格特点,维吾尔族的音乐按地域分为有三种形式,南疆音乐、东疆音乐、北疆音乐,这三个地区的音乐在调式音阶上,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此首乐曲从调式音阶的构成上充分体现了北疆音乐风格,即以五声、七声音阶为主,在筒音作5的情况下,充分运用了葫芦丝的半音阶,赋予了葫芦丝这一演奏五声性旋律以新的调式音阶风格,同时在这首乐曲中也体现了维吾尔族音乐弱拍起唱、锯齿型旋律的特点。

 

从李春华的创作看当今葫芦丝艺术的发展3

4、《断桥残月》

此首乐曲开辟了葫芦丝演奏江南风格乐曲的先河,作曲家以江苏民歌《孟姜女》为旋律素材作为主题并伸展,引子部分音乐能够感受到竹笛名曲《姑苏行》的影子,作品取景于杭州西湖十景中“断桥残雪”的深刻意境,但作者在这首乐曲中并不注重景色的描绘,更多的是对于心境的一种刻画,此曲是一首以抒情为主,情景交融的优秀作品。

5、《木鼓神韵》

这首乐曲具有浓厚的佤族音乐风格,佤族主要居住于云南省西南部的西盟和沱源两个佤族自治县。木鼓是佤族人民的打击乐器。佤族人民在节庆时常常击鼓随舞,木鼓舞在表演时往往带有激烈或者单一的舞蹈动作,因此在这首作品中能够深刻体会到木鼓舞的表现及其带来的“神韵’.

一、葫芦丝小品——西方音乐风格作品的创作

 

“小品”一词作为一种器乐曲的体裁源于西方的器乐音乐创作,尤其是钢琴音乐创作,如浪漫主 义时期奥地利作曲家舒伯特的“音乐瞬间”,波兰肖邦的“夜曲”,德国门德尔松的“无词歌”等,这种体裁的特点是篇幅较小,且大多数带有标题性,内容多为抒情或叙事。在葫芦丝音乐中,从作品的表面上看,每一首作品的篇幅都不大,且都带有标题,抒情性、叙事性无一不全,笔者将小品一词引入此文中有着特定的含义,并不是所有的作品都可以称作小品,作者所讲的小品是抛去作品表面上所体现的特点,而主要的是从作曲技法上去研究。

 

从李春华的创作看当今葫芦丝艺术的发展4

《丝恋》是一首典型的运用西方作曲手法,具有现代音乐风格的作品,其现代风格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多调性的特点,作品在第一部分从主调的属音弱起,建立在G大调上,并运用模进的手法将旋律的起承转合表现出来。在第一部分的结尾处倾向G大调的的关系小调e小调,从大调转向小调,情感色彩由明亮转为柔和,在调的转换过程中引入新的音乐材料,抒情性更加增强,第二部分结束在e小调上。第三部分是一种音乐材料的变奏性发展,但调性并没有发生改变,而更像是第一部分的调性转换式模进,作品的第四部分属于过渡段,由第三部分的e小调过渡到了第四部分的G大调,第五部分是第一部分的完整再现,回归主题,全曲结束。

另一首作品《风中的葫芦》不像《丝恋》那样在调性上有频繁的转调,自始至终坚持了同一调性,即e小调,此首乐曲多是材料的重复,带有变奏的性质。

 

一、对葫芦丝传统技巧的发展和创新

葫芦丝音乐能够使人神往,关键是在于葫芦丝演奏技巧的体现,葫芦丝的演奏技巧总体上可分为三个方面,也是学习葫芦丝必须掌握的三个基础方面,一是气息上的技巧,包括强弱的控制力,换气的方法,气颤音等,

二是手指上的技巧,主要是打音、滑音、虚指颤音、颤指音、叠音、波音等,舌头上的技巧主要是各类吐音。葫芦丝音乐要表现出多种风格,技巧的运用可谓是至关重要的,技巧的运用使音符充满了生命力,反之,没有技巧的运用,音乐从整体上而言是死板的,缺乏活力的。在李春华的作品中,各种技巧无处不在,毫不夸张的说,作品中的每一个音符都是具有技巧特点的,,因此这些作品大多是带有炫技性的,从葫芦丝音乐的长远发展去看,炫技性特点无非是发展的主流形态,,同时这种炫技性的发展也对演奏者提出了更高的演奏要求,这对葫芦丝的长远发展是具有积极意义的。

 

从李春华的创作看当今葫芦丝艺术的发展5

1、传统技巧的发展

在以往的葫芦丝演奏中,各种技巧都是独立运用的,,而在李春华的作品中可以看到多处是技巧的复合式运用,而且具有频繁使用的特点。(1)复滑音的使用,在运用滑音时抛弃了以往单滑音的孤立使用,而是在不管相差几度的音符之间皆可使用滑音,更多的是连滑音、复滑音。(2)气指音的使用,笔者在此处用这种技巧名称未免有些牵强,有必要做一个深入的阐明,这里的气指的是连音线,指的概念是手指上的各类技巧,即在同一小节甚至在同一拍中既有连音线又有手指上的技巧,因此在连音线和指法的结合中对演奏者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新技巧的运用

1)吐打音,在传统技巧上,吐音和打音是分开使用的,吐音的运用使音符具有硬度的特性,打音使音符具有弹性,在李春华上《打跳欢歌》中,吐音与打音复合式运用,这种吐打音的运用能够增强音符的硬度与弹性。

2)插指颤音

此种技巧在《蓝色的香巴拉》中运用较多,这种技巧打破了传统颤音演奏方法,其方法为快速开闭本音上方二度以上的音孔,其余音孔保持原位不动,有长颤与短颤两种,这种颤音具有马头琴式的颤音效果,多在蒙古音乐和藏族音乐中使用。

 

从李春华的创作看当今葫芦丝艺术的发展6

四、李氏葫芦丝作品在葫芦丝发展历史上的地位

李春华的葫芦丝音乐创作与演奏在葫芦丝音乐的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性质,从他的音乐作品的创作中带有一种当今及以后葫芦丝音乐创作的方向性,也是一种过渡性质的风格,这种过渡是由传统葫芦丝音乐作品创作向现代创作的过渡,虽然他的大部分作品的音乐素材来自民间音乐,但是对音乐材料的使用从作曲手法、结构布局上都体现着新时代的气息,从本质上去讲,他的葫芦丝创作并没有完全摆脱民族音乐风格,但是不在拘泥于某一地域的特点,而是对各种地域性的风格进行探索实验并取得了成功。在音域的使用上,别具匠心的开发了葫芦丝音阶的使用广度,一是为了适应多风格的体现,也体现了多调性甚至无调性的现代作曲手法的要求。

  

 

艺术的发展总是朝着更新、更高具有时代特点的方向发展,葫芦丝艺术的发展也不例外,它能从我国西南边陲走向全国甚至走向世界,是经过多少年、多少代有志之士的努力的结果,要想使它能够更好的发展,我们必须从各方面对其研究开发,因此,发展葫芦所以艺术不仅要扎根于传统的土壤,还要在其深厚的根基上使其生根发芽,所以发展葫芦丝艺术的道路是漫长的,我们必须努力的去发展弘扬这一民族艺术瑰宝。


作者: 葫芦星水    时间: 2011-6-12 11:38

放到一起看,大家比较方便阅读。。。。
作者: 刘本    时间: 2011-6-13 22:11

现在看方便多了,慢慢学习!
作者: 光与影    时间: 2011-6-15 09:02

认真学习和领会 ,向楼主致敬!
作者: 光与影    时间: 2011-6-15 09:09

李春华老师把葫芦丝音乐演绎的淋漓尽致,对各种地域性的风格进行探索实验并取得了成功。在音域的使用上,别具匠心的开发了葫芦丝音阶的使用广度,一是为了适应多风格的体现,也体现了多调性甚至无调性的现代作曲手法的要求。
作者: 成仁取亿    时间: 2011-6-16 22:27

葫芦丝达人--李春华
作者: 阳光快乐    时间: 2011-6-17 04:29

学习欣赏,加深理解。
作者: 竹楼情歌好    时间: 2011-6-17 09:53

拜读了,论述的很精辟!
作者: 乐艺丝韵    时间: 2018-8-30 13:07     标题:

《从李春华的创作看当今葫芦丝艺术的发展》一文,进一步加深了对李春华先生及其音乐艺术实践成就的了解,文章专业性较强,广泛结合实际现状,对于葫芦丝音乐爱好者来说,无疑是可读性较强的文章。感谢作者。好文点赞!
作者: wjq1211    时间: 2019-1-14 19:24

好帖,点赞!
作者: 浮华落地    时间: 2019-5-31 22:50

李的研究是具有前瞻性的,创作能力惊人,有很强大的音乐素养,但今天来看,推广模式。。。。
作者: 赤诚葫芦    时间: 2021-12-23 20:10

李春华作的曲,我认为数“梨花雨”的艺术水平最高,可惜短了点。但这才是发展方向。
作者: 夜泊秦淮    时间: 2021-12-26 15:12

好文点赞!论述的很精辟!




欢迎光临 葫芦丝专业论坛 (http://bbs.hulusi.com/) Powered by Discuz! 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