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剪梅 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 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公元1101年,李清照嫁与赵明诚,婚后情感甚笃。 因赵出仕宦他们间时有小别,不免勾 起她的许多思念之情,写下不少词篇。这首《一剪梅》是其中的代表作。 词一开篇红藉香“残玉簟秋”荷花业已凋香,显然是清秋季节了。这个“秋”字是女词人 情怀触发的景点,缘景生情的契机。女词人淡淡起笔后, 就微微推出了抒情主人公的形 象.“轻触罗裳独上兰舟”的兰舟是兰木所造的船只;“轻”言其悄悄;“独” 标示孑身 一人。“云中谁寄锦书来”一句点未了她上兰舟的原因。她眺望秋际云天,原来是期待着 丈夫的“锦书来”,所以,紧接着才有“雁字回时”一句。上阕的煞尾处,突然跳出一个 景象描述句:“月满西楼”。这一收煞,不仅呼应了首句“红藉香残”的景象,而且组合 成空间环境:红藉、兰舟、雁字、西楼。 占据这空一角的则是满目幽清的女词人“满” 字所显示的时态变化,又标明了女词人思念之情的深悠。 如果说上阕更多地从境中隐隐显显地透现出相思之意,那么下阕则重于直露情怀.“花自 飘零水自流”借眼前之景来抒发,暗合流水花落的伤感和无奈。一种情思, 两处闲愁表 明这种相思情感属于同一性的范畴,它不是单向的,而是双向的。 正因为两心相印两情 依依, 才会“此情无计可消除”。那么它又是怎样地无法甩出的豹尾。相思之情,“剪 不断,理还乱”, 一旦萌发,难以消遏;它铭心刻骨,象游丝一般粘附着。它可以从外 在情态的“眉头”上消除,却又会不自禁地钻上“心头” 李清照对这种情感作了独特深 细的体察和把握。 在词的结构上女词人从独有的视觉、嗅觉、触觉入手,渐及她独上兰舟的行动。独字埋 下后面的“相思”的意脉,或融情于景,或景中寓情,意象或隐或显,渐渐通入相思之 情在结尾处猛然一甩,如爆亮的灯蕊,给读者以强烈的美感刺激,使之震动、深思、遐 想体验再三。女词人以她独特的方式感知到人类最普遍存在的一种情感,又以她独特的 技巧表达出这一情感,凝为审美的晶体,这首词就产生了深长的艺术魅力。
一剪梅 冷艳幽香冰玉姿。占断孤高,压尽芳菲。 东君先暖向南枝。要使天涯,管领春归。 不受人间莺蝶知。长是年年,雪约霜期。 嫣然一笑百花迟。调鼎行看,结子黄时。 黄公度(1109-1156) 字师宪,莆田(今属福建)人。绍兴八年(1138)进士 第一,签书平海军节度判官。后被秦桧诬陷,罢归。桧死复起,仕至尚书考功员外 郎。其咏梅词有好几首,盖是欣羡梅傲雪凌霜之高洁品性故也。公度作品多运用朴 词造感人之深境,可谓深得“词浅意深”之妙,艺术造诣很高。代表作有《菩萨蛮》 ([一]、[二])、《卜算子》(二)、《浣溪沙》、《一剪梅》、《千秋岁》、 《眼儿媚》、《朝中措》(一)等。其中《菩萨蛮》(一)写离人愁思,“愁绪促 眉端,不随衣带宽”,人因愁而渐瘦,衣带渐宽,而眉头却依旧紧锁,不见有渐宽 的迹象,写得妙趣横生。《卜算子》(二)中“薄宦各东西,往事随风雨”,“愁 共落花多,人逐征鸿去”都是词浅意哀的佳句。类似的佳句在各词作中还能找出不 少,此足见公度素有潘江陆海之高才也。有《知稼翁集》,词集为《知稼翁词》。
[flash=500,350]http://www.pconline.com.cn/pcedu/carton/mtv/10309/flash/030905yijianmei.swf[/flash]
一剪梅 真情象草原广阔, 层层风雨不能阻隔。 总有云开日出时候, 万丈阳光照耀你我。 真情象梅花开过, 冷冷冰雪不能掩没, 就在最冷枝头绽放, 看见春天走向你我。 雪花飘飘北风萧萧, 天地一片苍茫。 一剪寒梅傲立雪中, 只为伊人飘香。 爱我所有,无怨无悔, 此情长留, 长留心间。
傲雪寒梅美不胜收,似浓香扑面而来。
《零落成泥碾做尘只有香如故〉
好美啊!!!
好贴!!!
欢迎光临 葫芦丝专业论坛 (http://bbs.hulusi.com/) | Powered by Discuz! 6.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