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小丁老师的那个"臂颤音"的帖子,感觉很开心.原来也可以这么吹5的颤音.我这里要说的是借助右手来完成5的颤音.也不怕朋友们笑话哈.咱们中老年人毕竟不能和小孩子们比的.他们手指非常柔韧.达到一定的速度要求是绝对不成问题的.
好了话入正题:当我在吹奏中遇到有5的长颤音(比如"故乡的记忆"时).是这么来处理的.右手虚握成正常吹奏时那种状态,而两手需要按孔的手指则全部离开主管.此时起支撑作用的是:唇,左小指.右小指,右姆指和右食指第十关节.最关键的是左手的姆指一定不要离开6音孔太远.尽量控制在半公分以内.然后接下来要做的就和小丁老师所说的一样了."哆嗦".但不是左手.而是右手"哆嗦".在右小指,右姆指,右食指第二关节和唇配合固定住葫芦的前提下,快速的连手加葫芦同步哆嗦!你能哆嗦多快就可以哆嗦多快的哈.声明:也许我这法子不可取.仅个人之见.非学术研究,全当与朋友们分享探讨.这是在想正常快颤但却快不起来的情况下的权宜之计.有能力与实力的朋友还是应当按正规方法去演奏的哈.
此法不敢说殊途同归吧.起码也有了那个应有的效果.我的音频片段:
http://bbs.hulusi.com/attachment.php?aid=48158&k=97a429af17f227e82849ba8fef8a64a6&t=1306470340
[attach]48158[/attach]
这个精盐好!
俺老打不好这个大拇指,老郁闷了~~
又看了一遍:右拇指打孔。。。快乐老师握葫芦丝的手法是右上左下么??
快乐老师真是知音!这个方法我也用过,就是在练《梨花雨》时,开始左手无名指开始颤不快,就忍不住用右手食指帮忙,哈哈,我还自己取了个名字---互相帮助法!
不过也只是玩玩,可千万不能让朱老师知道,因为自己觉得这是在偷懒,而且渐强渐快的效果不好。后来还是无名指自己完成任务了。
“此时起支撑作用的是:唇,左小指.右小指和右食指.”。。。这里的“右食指”是不是改“右拇指”才能抖动呢?或者是右小指和右食指,而右小指是在附管下方托着主管?
俺对照着小试一哈:的确比只用左拇指打孔快了,就是葫芦丝抖动起来有些晃,也得多练习得颤出效果而且看不出晃的痕迹哈?
原帖由 大笨虫 于 2011-5-28 09:31 发表“此时起支撑作用的是:唇,左小指.右小指和右食指.”。。。这里的“右食指”是不是改“右拇指”才能抖动呢?或者是右小指和右食指,而右小指是在附管下方托着主管? 俺对照着小试一哈:的确比只用 ...
本来就是想偷懒少打了个右手姆指.看来是不行了.只有再加上.其实右手的姆指不用说大家也知道应该放在哪的哈.
原帖由 郑悦 于 2011-5-28 08:47 发表快乐老师真是知音!这个方法我也用过,就是在练《梨花雨》时,开始左手无名指开始颤不快,就忍不住用右手食指帮忙,哈哈,我还自己取了个名字---互相帮助法!
![]()
![]()
不过也只是玩玩,可千万不能让朱老 ...
郑悦小朋友请看清标题: 说说我吹5音时的长颤法,只说一个5音哈... 我这里不说其他音,别的音不用照搬.
原帖由 醉爱葫芦丝 于 2011-5-28 10:52 发表颤音都是由~~~~先慢~{弱起密度较松}向快~{渐强密度加快}渐慢~{逐弱密度变松}音效是由弱渐强再渐弱,感觉是由远到近再渐远。用上述哆嗦法怕是难以为之,还是下功夫化精力去认真刻苦一步一个脚印的学习为上。一家之言仅 ...
探讨方法加速而已不作他用.仅此一个5音"有效".当然如果你功力够强速度够快那用左姆指就是"想当然的事的了". 还有就你可以去听一下王老师"故乡的记忆那一句长波音的示范曲效果.是不是" 由~~~~先慢~{弱起密度较松}向快~{渐强密度加快}渐慢~{逐弱密度变松}音效是由弱渐强再渐弱,感觉是由远到近再渐远。"你所说的这样?
原帖由 快乐 于 2011-5-28 13:57 发表探讨方法加速而已不作他用.仅此一个5音"有效".当然如果你功力够强速度够快那用左姆指就是"想当然的事的了".
还有就你可以去听一下王老师"故乡的忘记那一句长波音的示范曲效果.是不是" 由~~~~先 ...
欢迎光临 葫芦丝专业论坛 (http://bbs.hulusi.com/) | Powered by Discuz! 6.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