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感谢何维青老师给咱论坛题词 [打印本页]

作者: 小小青蛙    时间: 2011-5-16 00:39     标题: 感谢何维青老师给咱论坛题词

 

 

感谢何老师!虽然从来没给何老师打过电话,也没有单独聊过天。

但是何老师一直都对小青蛙很好!几乎每次见到小青蛙时都会隆重跟身边的老师们介绍:这知道这是谁吗?这是小青蛙啊!

呵呵,虽然何老师不像于老师那么爱笑(何老师是教授,何老师那天晚上说搞教育的人必须比较严肃,嘿嘿,于是俺就明白了)但是也感觉非常亲切,在潍坊跟师娘及别的老师们一起在何老师房间里聊天时何老师一个劲让我吃点心和水果。

何老师也是葫芦丝界第一位有时叫我真名的人!

何老师真的是太忙太忙了,望他老人家能多保重自己的身体!

说了一大段,这个题词还得再说明一下因为何老师太忙了这可是欠了小青蛙好久的呢、、、嘿嘿~~

 

引用:

 

  

何维青老师

何维青,北京舞蹈学院副教授,中国笛子演奏家、教育家,原北京舞蹈学院民族乐团笛子首席、独奏演员,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民族乐器校外教学学会副会长,葫芦丝,巴乌协会秘书长.

  为振兴民族音乐,何老师四十年如一日,全身心地投入到笛子的普及、提高、发展中。他不记报酬,教学有方,使众多的笛子爱好者学会了规范的演奏、掌握了正确的技巧。现在何老师与王朔刘同考、刘邗酉、孙媛等志同道合的笛子专业教师一起致力于笛子的普及工作,已拥有笛子学生三千余人,其中大多是郊区农民的孩子。

  何老师的教学成绩十分显著。1994年5月,何老师的一千名小学生参加了笛子大合奏,赢得了各界专家的关注与赞赏,也受到了广大群众的好评与欢迎。他的160名女学生(小学生)在1995年参加了第四界世界妇女大会的笛子合奏,同样获得了广泛的好评。他的许多学生荣获国家级及市区级比赛大奖并进入专业的音乐学院深造,更培养了中国广播民族乐团李增光、中央民族乐团曾格格、东方歌舞团何青松、中国歌剧舞剧院民乐团于国庆等国家艺术团体的主要演员。

  何老师曾担任我国历届全国少儿民族器乐比赛评委、北京市少儿民族器乐比赛评委,并多次受到中央

  

何维青老师

文化部和北京市教委的表彰及奖励。

 


作者: 小小青蛙    时间: 2011-5-16 00:40

坐小青蛙牌沙发上贴一张跟何老师07年的合影!


作者: 晓峰独秀    时间: 2011-5-16 01:23

深夜的板凳!向何老师问好!感谢何老师为我们论坛题词!
作者: 俺是山东人    时间: 2011-5-16 06:51

感谢何老师!这次潍坊之行,有幸见到何老师。何老师和蔼可亲、平易近人,像父辈一样慈祥可爱。
作者: 富春江    时间: 2011-5-16 06:59

向何老师致敬!也向小青蛙致敬!祝论坛越来越红火。


作者: 竹林古筝    时间: 2011-5-16 07:17

何老师好有气质,鼎鼎大名又和蔼可亲。
作者: 竹子lgs62z    时间: 2011-5-16 08:06

何老师风度翩翩俺是在去年于天佑老师追思会上见过何老师的,他打起手鼓来那简直是浑身的细胞都在舞动,感染力极强!
作者: 葫芦星水    时间: 2011-5-16 08:56

何老师,您的乐曲《迎春》经典!好听,学习葫芦丝必学作品!
作者: 醉爱葫芦丝    时间: 2011-5-16 10:00

非常感谢何维青老师百忙之中为咱论坛题词,马老师快将何老师墨宝上传啊,迫切期待中!祝何老师身体健康幸福吉祥!!![attach]47652[/attach]


作者: 银色月光    时间: 2011-5-16 10:20

何老师的题词我已经在潍坊看到了,亟待青蛙快发上来一饱大家眼福。 感谢何老师!
作者: 老马    时间: 2011-5-16 15:35

这次在山东见着何潍青老师真是太好了,在吃饭期间,何老师还重重的表扬了论坛这几年的贡献,而且还多次说,高兴哦,感谢何维青老师
作者: 大笨虫    时间: 2011-5-16 17:28

一看就是和蔼可亲的好老师!向何老师致敬~献花~~~
作者: 萱草    时间: 2011-5-16 18:12

青哇妹妹跟何老师还有点像俩父女,呵呵 有缘
作者: 依米花    时间: 2011-5-16 19:17


作者: 梅花香    时间: 2011-5-16 20:59

向何老师致敬!
作者: 班尼彭    时间: 2011-5-16 22:42

别看咱小青蛙这跑跑,那叫叫,冷不丁踹一脚,还真是个大宝、大能人
作者: 秋老虎706    时间: 2011-5-17 10:01

感谢何维青老师给咱论坛题词
作者: 刘本    时间: 2011-5-17 11:55

向何老师致敬!
作者: 葫朋丝友    时间: 2011-5-17 14:45

向何老师致敬!
作者: 灵台清静    时间: 2011-5-17 18:44

我也是去年7月在北京见的何老师,确实是位和蔼可亲,德高望重的好老师。记得当时他一句:“女士优先”就给了我一个在汇报演出上的领奏机会,可把我美坏了 嘿嘿。。。。向何老师致敬!何老师辛苦了!
作者: 阳光快乐    时间: 2011-5-19 05:28

何老师的确和蔼可亲,在潍坊时,不论有多少人围着要签名,都始终保持着微笑,那亲切的态度,有种让人一下子就那放松下来的感觉。 谢谢何老师对咱们论坛的高度评价。
作者: 人在他乡    时间: 2011-5-19 14:39

这次山潍坊一行,就是想拉近与名人的距离,让我感受到名人的风采。名人也是人,但是高于普通的人,人品高,才华高,高的地方很多了。我说不清,近在咫尺,却任然感觉远在天涯。
作者: 人在他乡    时间: 2011-5-19 14:42

《葫芦丝演奏方案》,不失为各级葫芦丝手的演奏宝典。魏老师葫芦丝学员及学业,倾注一腔的深情在里面。
作者: 葫芦星水    时间: 2011-5-19 15:26

执著普及民乐的“艺术将军” ——记北京舞蹈学院笛子演奏家、教育家何维青老师 来源:互联网 1994年5月14日,是何维青老师公益教学事业大检阅的一天。在这个阳光明媚、春暖花开的日子,上千名小学生云集在北京紫竹院公园内,他们人手一只竹笛,或依山石或傍绿水,或登亭台或入幽篁,双眼朝向一座高耸的竹亭。此刻何维青老师就站在这竹亭上。九时整,只见何老师双手一挥,瞬间上千只竹笛齐鸣,学生们嘴唇翕动,纤指翻飞,响遏云天的乐声汇成热情奔放的潮流。他们吹了一曲又一曲,足足持续了两个小时,孩子们娴熟的吹笛技巧,悦耳的笛声,引得游人止步围观。 此次主题为“绿水蓝天”千人竹笛大合奏活动,北京电视台现场直播,作曲家刘炽、笛子演奏大师王铁锤、中国音乐家协会书记厉声、全国妇女儿童中心主任李啟民、北京电视台副台长余春生及文化部领导、北京教委领导等出席了活动。数十家新闻媒体进行了报道。 原来,这些孩子大部分是北京郊区农民的孩子,他们跟随何老师学吹竹笛已有多年了。 何维青现任北京舞蹈学院副教授,中国民族乐器校外教学学会副会长,同时还是中国文化部和北京市历届少儿民族器乐比赛专家评委。他从事专业竹笛教学和演奏已逾47年,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艺术造诣。 钟情艺术潜心追求 据我国考古学家介绍;我国竹笛已有9000年的历史,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乐器之一。 何老师从小酷爱竹笛那优美高亢的声音,就像一粒种子植入他幼小的心田,逐渐发芽生长。他7岁时考入北京市少年之家(即现在的北京市少年宫)的笛子班,后又考入北京古琴研究会学员班,正式师从原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 席、中国民乐刘币查阜西先生,学习古琴和中国古典音乐。查先生慧眼识珠,非常器重乐感极强的他,告诉他“夏练三伏;冬练三九,刻苦学艺,再苦再累也要坚持。”小维青牢记查先生的教诲,无论严寒酷暑,风霜雨雪,他每天都要练上几个小时的乐器。 1960年,何维青以优异的成绩被北京舞蹈学院录取,成为该院民族乐团的首席笛子独奏演员,从此步入专业演奏员、教师的队伍。这是他艺涯中的一个巨大转折,这一年,他刚满17岁。根据工作性质和需要,何老师努力钻研与学习,掌握了多民族、多国家的演奏风格,当时,音乐界称何维青的笛子是风格笛。 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何老师除了经常在各大剧场演出外,还经常深入厂矿、学校和乡村,把中国古老的乐器竹笛、箫、葫芦丝、巴乌等民族管乐介绍给广大人民群众。他还将多首笛曲作为出国演出的传统节目并录音、灌片编成教材,受到国内外各界的好评。 执著敬业普及民乐 在何老师40多年的从艺从教生涯中,最难得的是从他身上体现出的高尚的职业道德情操和无私奉献精神。他为振兴民乐,普及民乐,不辞辛苦不计报酬,付出了大量时间和心血,始终满腔热沈地投身于竹笛的普及、发展和提高的事业中。 随着改 革开放的发展,何老师觉得民族乐器的普及不能只限于城市的孩子们,更应该走向郊区、走向农村,让更多的农村孩子领略和感受民乐。他把业余教学的重点移出了城区,走向郊区,走向农村。 何老师于1986年来到北京市郊区的几所小学,他先后与北京市海淀区四季青乡的北高庄小学、远大小学、亮甲店小学和田村小学等学校合作,将笛子课排入音乐课程。此种方式受到学校、孩子和家长的欢迎和好评,并引起强烈反响,学生从最初的几十人发展到几百人、上千人,从一个班发展到整个学校、多个学校,有的学校几乎是整建制的竹笛班、竹笛校;中国教育:电视台、北京电视台、《中国教育报》、《中国日报》、《音乐周报》等数十家新闻媒体曾先后报道过该项教学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普乐教学效果和社 会效益。 如今,何老师身兼5所艺校的工作,有笛子学生3000多人,他每星期至少都要去面授一次课。年复一年,春夏秋冬,风雨无阻,始终坚持了下来。在他的感召和真诚的邀请下,教学经验非常丰富的笛子演奏家、教育家王朔、孙媛、刘邗酉、刘同考等先后加入了进来,发展成为一个强有力的教学实体。他们长年累月地往返于城乡之间,把音乐的种子撒进广大农村孩子的心田,让这些孩子们在接受文化教育的同时得到民族艺术的熏陶。何老师因此被艺术界誉为民族音乐普及、提高的“艺术将军”。 春华秋实桃李芬芳 如今从艺从教47年的何老师堪称桃李满天下,英才高足尽出:仅在国家级专业文艺团体工作和考入国家级音乐学院的专业人才就有20多人。如中央民族乐团笛子独奏演员、国家一级演员曾昭斌(曾格格),中国广播民族乐团的原首席竹笛独奏演员、国家一级演员李增光,中国东方歌舞团笛子独奏演员何青松,中国评剧院首席笛子演员陈仲元等,还有数不清的业余竹笛爱好者们,活跃在祖国的机关、事业单位、厂矿、乡村之中,他们中间,不乏演奏水平已达到专业演奏员水准之人。如农民的孩子马青林、尹东亮等曾先后获得全国学生艺术节笛子大赛一等奖。1998年马青林、张睿等4名何老师的学生高中毕业,因有笛子特长,分别考上了北京几所名牌大学.并在大学的民族乐团任首席笛子演奏员。马青林的父亲是北京郊区的普通菜农,他拉着何老师的手激动地说:“我家祖祖辈辈没出过大学生,没想到我儿子因为有笛子特长上了这么好的大学,叫我怎么感谢你呀。” “为了祖国民乐的发扬光大,我愿意付出全部。”这就是何老师的肺腑之言。如今,何师已由47年前的一名小青年变成一位两鬓染霜的老人。然而他尽情吹奏着动人的乐曲,那一曲笛音依旧饱蘸着沁人的芳香,飞过高山,飞过白云,飞之进我们的心田……
作者: 云云倩    时间: 2011-5-24 12:27

5月18日,何维青老师在杭州,在谢小英老师的陪同下专程来看望我们,当时我们在排练第二天要在八运会体育庙会特别助残启动仪式上吹葫芦丝的节目,见到何老师大家都很激动,真是个和蔼可亲,德高望重的老师,一见面就紧紧地和我们一个个握手,鼓励我们,好慈祥!谢谢何老师,祝你身体健康!
作者: 雅客    时间: 2011-5-24 22:35

非常感谢何维青老师对论坛的关心厚爱。何维青老师和蔼可亲、平易近人,是我们尊敬的领导和师长!
作者: 爱琴海    时间: 2011-6-5 07:49

去年北京有幸在于老音乐会和研修班培训时听老师讲座,还和老师一起合影留念,老师和蔼可亲、在酷热的一周里为大家安排讲座、住宿等一切工作,还和大家一起欣赏他的照片等等都给学员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多好的一位老人啊!他为我们民乐发展所做的一切大家都为之感动和敬仰!老师啊!你辛苦了!学生祝福你永远健康!全国的葫芦爱好者都希望你永远健康幸福!学生为你献花了
作者: cloudiapeng    时间: 2011-6-9 09:53

小青蛙可真厉害的,成专业户了
作者: 精彩人生    时间: 2011-8-9 07:22

感谢何老师为论坛题词!在潍坊何老师还为我们签名
作者: bxlk2012    时间: 2012-12-1 15:0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欢迎光临 葫芦丝专业论坛 (http://bbs.hulusi.com/) Powered by Discuz! 6.1.0